走出误区,破解难题,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地方官员需要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提升依靠协商和制度决策的能力。
政从“正”来,官员的公信度、执行力和权威性取决于是否反映民心所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顺应民心所向,唯有协商,交换意见、商讨切磋,如《周易》所言:“商兑未宁,介疾有喜”,即协商还没有达成共识,矛盾就已趋弥合。协商办事,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政治智慧,也是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独特优势和强大魅力支柱之一。
中国共产党过去靠协商,“延安打败了西安”,建立了新中国;今天靠协商,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中国智慧、中国情怀的“中国式协商”,在每一个时期,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因此,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协商得越多越深入越好,越能体现一个领导人的办事能力和领导水平。
协商办事决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而是建构在程序合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的基础之上。办事不仅要协商,还要讲规矩,讲制度,讲法律,理性有度,合法有章,在改革处于深水区、攻坚期的关键时刻,要突破险滩、啃下“硬骨头”,就不可避免地要动一些人的“奶酪”,要“伤筋动骨”,这时就越要靠制度来保障,靠法制来约束。如果说“协商”是“柔”,是“软办法”,制度和法律就是“刚”,是“硬约束”。解决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破解难题,涉过险滩,就要“刚柔并举”,“软硬兼施”。
有事好商量,办事靠法制,这是各级领导者处理复杂问题、解决疑难杂症的两把钥匙。近年来很多地方屡屡发生“钉子户”以死抗拒强迁等恶性事件,大多是由于一些地方官员缺乏依靠协商和制度办事的能力,工作简单、作风粗暴等造成的。
改革不是“任性”,“任性”一定存在私利,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纪国法是规矩。改革攻坚不可能风和日丽、太平无事;破解难题、推进改革,就需要“做事”。而要“做事”又不“出事”,只有提高协商和按制度、依法办事的能力,才算练就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疑难杂症的“金刚不败”之身,就能够找到最大公约数,做到遇事不慌、遇事不怕、做事不乱。心里不迷茫,就能够做成事、做成大事!否则的话,不但难做成事,还容易“出事”。
(环球时报 唐任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