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最终数字,但交通和旅游的双增长已通过大量局部统计得到佐证。中国的市场潜力令人振奋,与此同时,春节的消费也常被看成社会信心的风向标。
到底该如何描述中国经济的实情,看来还是可以深入探讨和观察的。中国的制造业面临一些困难,但服务业在继续膨胀。中国的就业人数在增加,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又不断面临“用工荒”,这当中显然有一些有分量的因素在统计上被淡化了。
有一些非经济学的因素值得关注。第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少到目前没有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而且消费的顾虑在逐渐减少。
第二,中国大量城乡家庭都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当前的调整发生在有了较充分的温饱保障之后,很多家庭对临时性波动有了较强抵抗和消化力,心态也比较从容。
第三,中国人对中长期未来仍总体上抱乐观态度,虽然各种抱怨不绝于耳,但认为下一代的生活不如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第四,随着反腐败的开展,相信社会的公平将得到较多保障,法治也会得到进一步推进的人越来越普遍,按规则办事、依法享受生活的处世哲学将逐渐受到推崇。
这一切实际营造了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相对应的宏观社会环境,它可能与任何一种“沸点”都保持距离,不那么热烈,也不那么焦躁。潜力的涌现不再是喷发式的,却绵延不绝。它的稳定性更加扎实,而且它似乎是持续发展的大社会所特有的。
只是,中国依然困难重重,对冲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建设一个廉洁而保持发展力的社会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以往自我审视的坐标系很可能不够完整、准确,中国一些内在的重要关系有待发现和研究,找出规律。
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春节和几个大节过好了,一年就过好了。一个国家当然不能简单这样说。但几个大节过得好,对全年也是有描述力的。我们应当从刚刚过去的春节中得到启示: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什么,看偏了一些事情的权重。
中国一些知识精英的信心明显不如春节所反映出的社会信心高,这是该群体“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天性所致,是他们看得更远,还是他们的观察角度过于“精英化”,因而脱离了大众感受?或者兼而有之呢?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进行,这恐怕是全面深化改革最核心的要义之一。而在实现民众当下利益的同时照顾好大家的长远利益,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中国体制的优势。羊年中国有了一个有活力的春节,群众的积极性就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接下来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环球时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