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也是学控制论出身,也一度崇拜诺伊曼和图灵这些奠基者,一度迷恋自适应、自学习这类专业词汇,甚至梦想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但在20年前看过好莱坞电影《终结者》系列之后,我却毅然放弃了这一方向。原因也很肤浅:与其将来派机器人穿越时空来消灭自己,不如现在就把(专业领域中的)自己扼杀掉。说来惭愧,这个观点跟当下的人工智能热算是不谋而合。
如果我们把莫扎特的曲目和曲风告诉机器,相信机器不但可以弹奏莫扎特的曲子,甚至可以“谱写”出成千上万首莫扎特曲风的新曲子。但只要我们不把莫扎特的曲风告诉它,机器就连一首也写不出来。确实,3D打印的最新进展已经敲开“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大门,但机器人永远不可能“诞下”一个莫扎特。建立在传感器、算法和执行机构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模拟意识只是逻辑,但人类的创造力却并不仅仅在于此。
想想看,人都有令自己和他人感觉不合逻辑的行为。说一些话或做一些事,不仅别人不知道原因,自己也不明所以,这不是任何算法和逻辑能解释的。意识能左右我们的逻辑思维,却丝毫不能触及我们的欲望和冲动。只有逐渐认识到自我内心世界,认识到人的无意识世界,才会明白人工智能威胁论就像两小儿辩日一样的不知日之所以然。
我知道人工智能正在帮美联社撰写新闻稿件,逐渐替代记者简单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是观察、评论以及分析类的深度报道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我也知道无论在鸿海还是海尔,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替代工人完成繁重枯燥的工作。毋庸置疑,人的一切工具性工作和流程类事物都能逐渐被人工智能接替,但人工智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只是对人类行为进行去工具化的改造,却不可能去掉思考和目的这两端。思考是主体,目的是客体,这两端都深埋在无意识中,无意识的“自我”主体从来都不是意识上的第一人称“我”。人工智能确实正接近意识,但人类的思考绝非意识层面这么肤浅。
人工智能的神话实际是一种算法决定论、逻辑决定论或者意识决定论,它否定了现实之外的历史理性,实际上也就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要迷恋硅谷的所谓权威。我想提醒这场人工智能热潮的参与者和鼓吹者们:科技的确是第一生产力,但它绝不是通往天堂的钥匙。
(环球时报 瞬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