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到中东,人们往往会立刻联想到富裕的石油资源、灿烂和独具异域风情的伊斯兰文化、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制度,还有颇具浪漫色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等。而如今提到中东,人们脑海里冒出来的词汇恐怕更多的是“伊斯兰国”、叙利亚内战、伊拉克的炮火、巴以冲突和也门战局等等。从“诗与蜜之地”到“战与火之域”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盘根错节的部族、教派、地区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外部势力的干预以及极端势力的趁乱而兴等诸多因素的集中发酵。
和非洲政治中存在挥之不去的“部族”因素一样,中东政治中则有“教派”因素。千百年来,伊斯兰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教派之间已经上演过太多的爱恨情仇。而且,当地区大国及极端组织均把教派和教义当作“武器”或“工具”,为自身利益和争夺地区主导权而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结盟与站队组合时,外部势力基于自身能源、安全、外交或意识形态等不同动机的涉入,则使该地区的各种矛盾与对立更如一团乱麻般交织纠结,有时甚至“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常见推理逻辑都失去了判断的功力。
就当前的也门乱局而言,长期以来,中东地区的两大强国沙特与伊朗之间本就存在明显及结构性的民族、教派、社会制度和地缘政治矛盾与冲突。当地区局势稳定时,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因其处于“休眠”状态而不易被外人察觉。但当地区局势出现动荡和外部危机爆发时,潜藏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就会被迅速“催醒”和“激活”。在“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中东地区政治变动和权力重新洗牌过程中,这两大强国在牢牢控制本国局势的前提下都希望在这场世纪中东大变局中扩展本国及本教派的影响力。如今,什叶派当政的伊朗已与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构成了所谓“什叶派新月带”,而逊尼派当政的沙特后面则集结了埃及以及卡塔尔、阿联酋等海合会君主制国家。
人们感叹在过去十年里,世界发展日新月异,而缺少稳定大环境的中东却似乎成为失意者。加之,感觉被美国疏远的沙特和以色列开始“秀肌肉”,“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等极端势力也“乱中取栗”,乘机扩充地盘和影响,曾经的安全主导力量美国则影响力下降并想把力量移往亚太。因此,当前中东乱局要想在短期内理出个头绪,可谓难上加难。
(环球时报 贺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