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也在走讲故事的道路,这比罗列一大堆数字更为有效。比如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该怎么讲故事呢?我在肯尼亚就讲,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里有一个“郑和村”,现在仍然保留着中国习性,他们要喝热茶。我们在那儿准备做什么?第一修高铁,把周围的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六个国家连接起来。我们还修了高速公路,长150公里,漂亮得很。本来那里没路,是中国企业家建起来的。这样宣传“一带一路”比讲大形势要好。
我们在讲故事时,一定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中国的兴旺和发展就是大家的发展。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合作、互利共赢,希望大家来搭便车。中国有句俗话,叫“千金买地,万金买邻”。有人担心是不是我们国家大形势变了,要把发展中国家放在前面,周边国家放在后面?不是,我们同时也要重视周边国家,我们要融入环境。
另外,我们不要把一些军事术语用到对外工作上去。比如我们对内说上海自贸区就像工兵探雷一样,要有牺牲,有可能探到被误炸了。但对外我不太同意一些媒体和地方政府所说的,我们要打造中国经济的桥头堡,这样说不好。还有人说我们要做进入俄罗斯的排头兵,或者我们要把希腊作为进入欧洲的跳板,这些说法都不好。因为在双方沟通不足、了解不深的时候,这样说容易造成误解。
总之,我们在讲中国的故事时,要讲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要讲中国的和谐、包容和合作姿态。
(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