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森:清明祭扫是家事也是国事
分享
    又到清明时节,无论是“纷纷落雨”,还是“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追思亲人、祭奠先烈、怀古追远,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古人的诗句、文赋典籍中,可以看出清明祭奠亲人和英烈,寄托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和希冀,都是将对亲人、英烈的哀思与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清明祭扫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也与民族大众的意愿高度一致。

  任何一个民族的成长和崛起都离不开民众的献身精神,而这种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献身的烈士身上。数典忘祖的民族,最后的命运只能是衰落和消亡。清明祭奠烈士,既是让人们记住中国从苦难到辉煌的艰难历程,也是让人们年年岁岁、世世代代不能忘记,有这么一批人,为了大多数人献出生命。以逝者教育生者,激励生者,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将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使命接续下去。

  褒奖牺牲,弘扬其精神,是世界各国通律。美国颁布《全国追思时刻法案》《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以严格的法律形式规范对牺牲者的悼念活动。且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阵亡将士遗骸并隆重举行国葬。俄罗斯民众普遍认为,在国家纪念日或自己的喜庆日里缅怀为祖国牺牲者是很有意义的。俄罗斯人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向烈士墓、纪念碑敬献鲜花。

  尊崇缅怀烈士是国家意志,也应是民众的自发行为,这是一种国家荣誉,也是最高褒奖。去年全国人大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对烈士的纪念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亲率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国祭,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这种崇高荣誉激励,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全体人民的愿望,是国家荣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人民给了烈士最高的荣誉和褒奖,烈士给予国家和民族最极致最完美的奉献和忠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烈,他们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是守护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精神高地。

  清明节祭扫,是家事,也是国事。当你手捧鲜花敬献烈士墓前,当你在网上为纪念烈士的网站点赞留言,当你参观公祭活动,你表达的不仅仅是对烈士的怀念和崇敬,也是对国家的致敬,对民族精神世界的呵护。

(环球时报 许森)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