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会:中国将把“中等收入陷阱”甩在身后
分享
     最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以及“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越来越为人所知,担忧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声音又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了。

  其实,“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种约略概括,既非必然发生,也非不可逾越。它与特定国家的特定历史文化有关,与国民性格有关,更与领导能力有关。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缺乏共识的经济社会猜想。

  首先,光就“中等收入”到底以多少美元或什么区间加以界定,就存在多种说法。通常,人们是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进行讨论。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如果一国居民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15000美元以下,即可判定该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如果稳定高于15000美元,则可视该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从而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这就意味着,即便同是“中等收入”国家,也可能属于大为不同的多个等级,而且以15000美元作为进入发达国家的明确界点,也显武断。

  其次,从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来观察,是否会掉入“陷阱”,社会制度和执政党的方针路线等也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点,也决定了我们不能对所有中等收入国家都一概而论。

  作为一种重大现象,“中等收入陷阱”是否真的是一个上升中的国家必然经历且难以突破的魔咒呢?不见得。世界经济史没有提供这样的铁证,也就是说不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么,它为什么又被很多人不断提起呢?

  “中等收入陷阱”相当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富即安”。对于个人而言,小富即安本身没什么错,无非就是不再追求大富大贵的梦想而已。对于国家而言则不然,它的确暗含着一种强大的警示效应,自觉不自觉地压在国家决策层的心头。经济学家尤其关注不良经济政策特别是长期发展战略带来的后果,总是不安地打望这样的陷阱是否已经横亘在未来道路上。当然,他们不完全是杞人忧天。

  问题在于,声称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完全错误地估计了中国的发展阶段,看不到人员、物资、资金、技术革新等层面快速且大幅度的改善,认为未来中国势必走上经济停滞的道路。中国的潜力才刚刚释放。放眼未来5到10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经过数字化改造的中国高端和重型制造业,必将携雷霆万钧之势,称雄世界市场。中国的汽车和飞机也将成为市场新宠,那将是一个从毛巾、袜子、衬衫到飞机、空间站的全行业、全体系、全光谱生产强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中国将逐渐攀上拥有更多利润空间的高端,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也将由此实现跃进。

  中国还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不仅是最大的商品市场,还是最大的人才、资金、技术、文化、创新和思想市场,包容、吸纳和使用全球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并开辟出崭新的生产和社会模式。

  随着“四个全面”理论的深入贯彻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广泛推进,当前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将得到不断克服,中国的经济活力将惠及全球,政治影响力将不可同日而语,等到我们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之际,以人均收入衡量的富裕程度赶上今天的发达国家可谓大有希望,清晰可期。

(环球时报 赵昌会)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