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用特色主义代替模式主义
分享
     中国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刻,对于各种“模式”或者“理论”的使用常常成为争论焦点。许多人认为,有“先进的模式”和“普遍的真理”,何须什么“特色”?。

  其实,任何“模式”都不应落入具象化。“中国特色”本来就不是中国的特色。充分认识本国特色,选择适用于本国特色的理论,建立有本国特色的模式,不仅是中国目前追求的道路,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一致选择。

  二战后的德国曾经政治全然颓败,国土满目疮痍,经济濒临崩溃。德国选择将自由原则与国家干预原则有效结合,大力发展工业,并建立了全球最发达的职业与技能教育体系,也保存了最完善的学徒制和在职培训制度。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市场化,但通过社会福利政策的均衡措施加以补充。这种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曾被称为“第三条道路”,发展特色有别于英美等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符合德国国情并行之有效。

  而“美国模式”也挺好。二战后美国经历了黄金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主张撤回政府干涉并减少税率和撤销管制。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破裂,冷战结束,亚洲金融风暴,美国“新经济模式”如火如荼。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通过数轮货币宽松,呈现良好复苏。迄今为止,华尔街“马照跑舞照跳”;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仍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充分证明美国模式“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事实上,尽管一些国家的制度相对完善和成熟,但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一种模式或理论的建立往往具有保证其发展成熟的土壤。这种土壤和条件可称之为“特色”,缺少了“特色”,所谓模式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学习“美国模式”的拉美已危机好几轮,而日本仍然在思索。因为美国“模式”的背后,有个“牙好,胃口就好”的美国特色。美国能吃,可是别国消化不了。

  所有理论都必须在适应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实践和筛选获得印证,并加以选择和应用。不能仅因某些理论知名度高就对其倍加推崇;也不能因为某些理论在某时某地获得过成功,就忽略其成功的原因和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繁盛和交流畅通,理论的进化和淘汰速度在加快,“模式”也在不断改良。里根经济学在21世纪金融海啸爆发后在世界范围内遭到质疑。德国“模式”也不适宜大量复制。刚刚去世的李光耀以小国领袖引起世界瞩目,正是因为他不落窠臼,永远适时而动,发展出“新加坡特色”。

  放眼望去,每个成功的国家模式背后都必有强大的国家特色作支撑,每个强大的国家模式都是在坚持找寻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上建立的。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期,这不仅意味着经济的转型升级,还意味着中国模式的真正建立需要更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和体系架构。以实用主义代替效仿主义,特色主义代替模式主义,中国特色才是发展真理。

(环球时报 万喆)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