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报》刊文指出:我国的有些军事题材文艺作品脂粉气掩盖了硝烟味,血性阳刚变成了娘娘腔,女军人描眉画红,男军人耍酷装帅,追逐“韩流”、“日流”,这些言行“雌化”、心智 “童化”的作品,怎能培养战士的虎狼之气、铁血情怀?
军报描述的这个倾向早已明显,如此担忧也早已有之,之所以在担忧声中一直存在甚至增长,因为有票房为证、做底。纯娱乐的,乃至哈韩哈日倾向明显的作品,之前屡有票房佳绩,这似乎提供了一个论据:在经济社会,市场就是硬指标,票房就是硬指标,政府行为,举国体制,也不能强制观众意愿……这个观点是每当主流作品遇冷,或者影视创作者放弃主流作品创作时,客观而堂皇的解释。
在我们哈韩之时,韩国又发生了什么?由韩国本土导演金汉珉拍摄的电影《鸣梁海战》,打破了美国3D大片《阿凡达》保持的韩国票房纪录、观影人数纪录,每三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人去影院观看过这部影片。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韩国历史上著名的“鸣梁海战”,指挥这场战斗的将领是被韩国人视为民族英雄的李舜臣……而这,已经不是韩国的主流电影第一次有此奇迹了,十年前的《实尾岛》《太极旗飘扬》等都曾如此辉煌,而这些,和韩国曾经创造的经济奇迹不无关系,前者很大程度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
其实,中国的《甲午风云》等电影,直到现在,都可以使观影者热血沸腾,而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制作手法,现在达到或者超越都不难,之所以再无这样的作品出现,和我们一味地以市场、以票房为标准有绝对关系,既然能很轻松地就把钱赚了,为什么还要为触及灵魂而吃苦受罪?这个抱怨已经不是冯小刚在看到他自己的《1942》与《私人订制》之间反差时的个人感受了,更重要的是,这也不是简单的娱乐问题,在这种轻松之下,是主流价值观的失语甚至无力,好像丰盛而昂贵的美食中唯独缺少盐,后者直接导致精神无力。
市场是经济社会的客观指标,但不是精神产品的唯一衡量依据,因为我们的灵魂和肉体,已经明显的不同步,这就要有等待灵魂的耐心和决心,其中就包括对市场的选择性放弃,至少不能一味迎合。因为市场与作品,作品与观众,向来是相互影响和塑造的,如果一方一味地屈从将就,只能使标准由失衡到跌破底线,让灵魂让步于肉体。改变这一点,需要艺术创作中舍得断腕的“壮士”,也需要有保护和扶植“壮士”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是需要自上而下的造就和引领,至少不是到了片子完成再去“剪胸”那么简单。
(环球时报 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