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环评制度改革显示环保力度正在加大
分享
     在昨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陈吉宁表示,驱散雾霾,还老百姓一片蓝天,是可以做到的,但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为此,环保部今年将采取修法、减排、科学系统治霾和加大信息公开等诸多措施。为落实好新修订的环保法,环保部则将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针对环评方面的问题,陈吉宁对媒体承诺,今年环保部自己下属的8个环评机构事业单位将率先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机构也将陆续全部脱离,预期不脱离将取消环评资质。

  在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具备环评资质的机构出具的环评书正在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工程的决策者和建设方希望借助环评书来说服那些抱有疑虑的人们,另一方面,公众则期盼从环评书中看到工程真实的影响。而在那些争议很大、民意反弹激烈的工程项目中,环评书的意义更是举足轻重,因为在反对者那里,科学、客观、公正的环评书几乎就是阻击污染工程上马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既是重大工程的基础,又肩负着公众的期望,环评书的价值堪称一纸千金,环评机构的责任可谓重如泰山。然而中国自建立环评制度以来,其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乱象。媒体早有披露,一些地方以涉密为由拒绝公开环评报告,而环保部也曾经通报,在对全国501家环评机构“资质、人员、质量”情况进行抽查中,发现部分机构存在环评质量审核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环评单位都因参与环评造假而被处罚。除了造假和拒不公开信息,环评报告编制粗糙论述粗疏更是比比皆是。

  环评中的这些乱象因何而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环评尚未充分市场化,环评机构与权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料显示,目前除了极少数私营企业具备环评资质,绝大多数环评机构都是事业单位,隶属于地方环保系统或科研院所,其中以地方环保系统下属的环科院所从事环评工作居多。这样一种格局意味着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着利益的同一性,如此一来,如何保证环评应有的独立和公正?

  明了这层背景,就能理解陈吉宁部长本次承诺的重大意义。如果环保部自己能够率先垂范,将下属的8个环评机构事业单位从环保部脱离,斩断本部门与环评机构可能存在的利益勾连,其他环评机构还有什么理由非得与权力拉拉扯扯不可?

  陈吉宁部长承诺的价值还在于,在可以市场化的领域杜绝权力的染指代表着改革的方向。前不久,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方案里明确公安机关将与机动车检验机构、驾校等经济实体脱钩,现在环保部长又宣布环评机构事业单位将从环保部脱离,这表明如何将改革推向深入不仅存在共识,而且行动已经开始。众所周知,这种脱钩、脱离,实际等于对自己的利益动刀,做出抉择并不容易,仅从这个角度,一切致力于推进改革的人都应该获得公众热烈的掌声。

  让环评与权力脱钩,使环评机构和环评专家真正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这是中国环评制度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也可能是最难迈出的一步。如果这一步进展顺利,相信其他改革也会水到渠成。比如按照其他国家的经验,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和同行评议环节不可或缺,一个项目的环境评价,既要有相关专家的参与,也要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众参与,每个项目都要召开至少一个以上的听证会,以达到利益的平衡,同时环评报告书除商业涉密处外必须全面对社会公开,以方便公众及业内人士监督。

  在充分市场化的前提下打破封闭走向开放,恢复环评制度应具的公信力大有希望。也只有存活在此种制度之下,环评于公共生活的意义才会真正凸显。

(南方都市报 佚名)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