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两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整洁卫生。连日来,记者踏访部分村镇,看到的是清新整洁的村容,干净有序的镇貌。每到一处,虽有些许点状垃圾,但整体环境让人感觉心情舒畅。
从2012年12月开始,我市开展了“洁美家园”大行动,打响了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的攻坚战。去年,我市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与洁美家园扭在一起抓,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镇区环境面貌整体提高
新型城镇化,集镇成为人们的聚居地。人口增多,镇区(城区)环境就备受诟病。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以来,各地不断加大主城区(镇区)的主次干道、园林绿化、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乡镇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
随州高新区淅河镇是一个人口大镇。以往,镇区脏乱差是“出了名的”,垃圾箱的垃圾满了没有车拉。去年,该镇投入了100多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运用先进的垃圾压缩处理,将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以往,每天要拉10多车的垃圾,并且走一路洒一路。现在,一天只用拉五六车,还没有废水、抛洒,镇区的环境好多了。”负责淅河镇一个垃圾压缩站工作的余师傅说。
更让镇区环境受益的是市场化运作的引入。去年5月底,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景区管理局正式与武汉美龙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 《长岗镇环卫作业市场化合同》,环卫清扫面积8万平方米,河道保洁面积约2.8万平方米。
通过运作,长岗镇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后,保洁公司新配备电动清扫车1辆、机动垃圾清运车1辆、中型电动保洁车2辆,小型电动保洁车6辆,新投放配套专用垃圾桶100个,镇区保洁机械作业率达80%以上。环卫保洁覆盖面得到扩大,镇区清扫面积增加到8万平方米,相比市场化运作之前增长了近一倍。
如今,淅河镇、唐县镇、洪山镇、洛阳镇等已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招聘环卫保洁队伍,改善镇区环境。
示范带动的“蝴蝶效应”
全市有近900个村(居委会),同做一盘菜,自然众口难调。经过反复的酝酿,我市决定采取点线结合、示范带动的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路边、水边、城市和集镇周边以及景区沿线,逐步推开。
去年,我市把洁美家园工作重点放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21个镇、244个村。通过它们的环境改善,带动周边乡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示范的“蝴蝶效应”。
“臭了10多年的小河,终于要治理了,改造成园林式景观河,这是我们马坪人的大喜事啊!”近日,广水市马坪镇居民李胜勇兴高采烈地说。
洁美家园大行动启动后,马坪镇政府筹资4000万元对小河进行治理和开发,对小河进行生态园林化治理,清淤、护坡,建污水管网、绿化带、人行道、凉亭、亲水台、水上防护桥等;沿岸房屋将进行仿古包装,让一河两岸成为靓丽风景。如今,小河成为马坪人不得不说的开心事。
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随县吉祥寺村、广水桃源村、曾都龚店村等一大批环境宜居的乡村涌现出来,成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个明珠。去年,随县新街凤凰寨村、广水马坪胡家岩村、曾都洛阳永兴村等10个村庄获得省级 “宜居村庄”称号。
城乡保洁机制逐步完善
行走在各村镇,记者都会看到有保洁人员对道路进行保洁。市洁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大部分村镇基本建立了“户集、村收、镇处理”或“户集、组收、村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一户一桶、一湾一池、一村一场、一镇一站”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体系,各村均聘请了2—3名保洁人员。
在城市垃圾处理场基础上,根据县域面积,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服务半径,随县、广水市各建3-4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场;曾都区建1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场,主要承担对超过城市垃圾处理场经济运距的农村垃圾处理;对城市垃圾处理场和区域性垃圾处理场服务不到的乡镇,因地制宜地建设镇、村垃圾填埋场。
市委常委、副市长袁善谋提出,经过几年努力,洁美家园大行动实现了有人扫、有设备、有资金保障、垃圾可处理的成果,今年要实现所有村镇垃圾处理全覆盖。
根据行动计划,到今年6月,全市所有行政村 (自然湾)将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建立村组保洁机制,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建立完善,乡镇建有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或配置有压缩式垃圾中转车。
(随州日报 冯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