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成为网络热点,原因是该县一栋57层的高楼在19天建成。在人们热议建设速度之快时,一场建筑行业的“革命”也引发人们的思考,就是建筑工业化。
据悉,长沙县的57层高楼是采取建筑工业化的建筑方式,大楼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工厂内完成。所以用19天“搭建”来描述长沙“小天城”的速度更为准确。
如今,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人力、建筑成本的增加,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新常态”下,建筑工业化、住宅工业化已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用“搭建”的方式造出来的房子。
何为建筑工业化?有哪些利好?对建筑行业带来哪些变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市住建委总工程师王天宏,听听他的解读。
记者: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热点、焦点,何为建筑工业化?
王天宏:建筑工业化是随西方工业革命出现的概念。1974年,联合国出版的《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定义了“建筑工业化”: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简单来说。建筑工业化,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施工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建筑工业化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设计和施工的系统性。在实现一项工程的每一个阶段,从市场分析到工程交工都必须按计划进行。二是施工过程和施工生产的重复性。构配件生产的重复性只有当构配件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同使用目的和环境才有可能。构配件如果要进行批量生产就必须具有一种规定的形式,即定型化。三是建筑构配件生产的批量化。没有任何一种确定的工业化结构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建筑营造需求,因此,建筑工业化必须提供一系列能够组成各种不同建筑类型的构配件。
记者:建筑工业化与传统建筑模式有那些不同点?
王天宏: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是将设计与建造环节分开,设计环节仅从目标建筑体及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而后将所需建材运送至目的地,进行露天施工,完工交底验收的方式;而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标准化的设计,至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再进行现场装配的过程。
建筑工业化颠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最大特点是体现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将设计施工环节一体化,设计环节成为关键,该环节不仅是设计蓝图至施工图的过程,还需要将构配件标准、建造阶段的配套技术、建造规范等都纳入设计方案中,从而使设计方案作为构配件生产标准及施工装配的指导文件。
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建筑工业化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生产方式,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开始,建筑物的设计就遵循一定的标准,遵循工艺设计及深化设计标准,构配件可以实现工厂化的批量生产,及后续短暂的现场装配过程,建造过程大部分时间是在工厂采用机械化手段、一定技术工人操作完成。
与传统的现场混凝土浇筑、缺乏培训的低素质劳务工人手工作业对比,建筑工业化将极大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据资料显示,发达经济体预制装配建造方式与现场手工方式相比节约工期可达30%以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能耗降低近40%、人力减少一半、脚手架减少约70%,可大幅减少扬尘、噪音。
记者:建筑工业化在新常态下如何带来建筑模式的“革命”?
王天宏:刚刚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在与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提出,中国的绿色机遇在扩大。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央提出绿色化不单是个产业的问题。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持久发展能力,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国家的绿色程度。可以说,在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如何进行产业调整,更好地节能利废,对仍旧停留在传统施工模式的建筑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绕不过去的重点议题。而中国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化是大趋势。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就提到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工业化。“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室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
如今,不少省市出台了相关文件,鼓励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工业化。全国也有很多企业走在了前列,实行建筑工业化,其模块化绿色建筑、内外墙体保温绿色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记者:建筑工业化如何走绿色、节能、环保之路?
王天宏:建筑产业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据了解,建筑产业的投资、消费及带动作用占国家GDP的20%,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领域。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比重达28%,在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属于高耗能建筑,建筑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0%,而欧盟国家的建筑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按照国际经验和中国目前建筑用能水平发展预测,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比例将达到35%左右,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的第一领域。
要彻底扭转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必须转变建造方式,全面推进建筑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在建筑领域,要完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和评价标准,修订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建立绿色建材标准体系。此前,已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是一块巨大的“绿色蛋糕”。
建筑工业化中,各种建筑材料采取工厂化生产,这种材料从生产的全过程都是低碳的、绿色的,不仅如此,它所用的原材料有50%是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弃物,也包括建筑垃圾。做成墙体之后,没有水,没有粉尘,过程是绿色的。而且使用新型材料建筑的房屋,节能可以达到50%以上。可以测算一下,一栋建筑面积15000平米的高层,采用建筑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约常规周转材料约80%,减少建筑垃圾约70%,节约施工用水约50%,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记者:近年来,随州建筑行业发展很快,年产值100多亿元。在要求绿色节能环保的今天,随州如何在建筑工业化中抢占先机?
王天宏: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发展的趋势。随州拥有众多的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商,他们是建筑工业化的先行者和主体。在新常态下,我们将发展建筑产业化作为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此谋求绿色发展。一方面,原有建筑建材行业急需转型升级,以适应绿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产业化势在必行,当地企业如不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未来将难以在市场中生存。
同时,我市也在积极谋划推行建筑工业化化,计划打造建筑产业园,吸引全国知名的建筑工业化企业入驻,引领随州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通过高自动化的建筑工业化,让原先的建筑工人变成了产业工人,现场井然有序,预制墙板、楼梯、阳台等建筑部品按照标准化设计定制加工,省去了抹灰和搅拌水泥等工序,大大加快了建设工程进度,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精密度,从而有效降低了建筑质量通病的产生。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建筑业工业4.0的重要途径,能够满足其“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的要求。
(随州日报 冯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