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广水 > 正文
土地整治换新颜 城乡统筹谱新篇
时间:2014-11-12
作者:董雄波
来源:随州日报

  初冬时节,站在广水登高望远,沃野平畴上,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土地整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来到一片农田中,村民老李新种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忙碌着采收的老李高兴地说:“与以前的梯田地相比,现在地也平整了,都能浇上水了,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而带来的这些变化,得益于广水市近年来大力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如今,在广水市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引领下,一户户村民搬进崭新的康居楼,农村居住环境变了;一片片麦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耕地增多田野里更绿了……

  自2005年以来,广水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在杨寨、太平、陈巷、吴店、马坪、李店、骆店、城郊等乡镇陆续实施。该市共争取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23个,面积30万亩,资金近9亿元;低丘岗地改造项目3个,面积450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02个,面积3180亩。从而保证了该市连续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也使一大批废弃荒地、山坡变成了高效、高产基本农田,数十万农民从中受益。高产农田建设连续多年作为广水市政府年度十件实事之一,得以圆满完成,广水市国土资源局连年被广水市政府授予立项争资先进单位。

  A 规划高起点开启发展潜力空间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而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是真正为广大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深受老百姓欢迎和拥护。

  广水市位于鄂东北,属低山丘陵地区,人均耕地面积0.07公顷,低于全省水平。据2000年的调查显示,该市土地利用面积219829.8公顷,土地利用率为83.1%,土地垦殖率为24.8%,表明广水市土地利用率高,反映的情况是未利用地少,后备资源不足,且未利用土地开发难度大。

  2004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高产农田的决策后,广水市委、市政府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来抓,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务,建立三套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齐抓的良好格局。

  政府主导统领,发展思路清晰。广水市成立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对高产农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国土、财政、水利、农业、林业、计划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牌在国土资源局,并建立健全了《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高产农田建设办公室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组建工作专班。为了增强项目设计、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国土、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抽调得力人手组建了资料编撰和项目申报组。设立评审机构。邀请市农田水利专家、土壤专家、环保专家组成项目评审团,协助项目的评估和申报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在全市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实施的良好局面,为高产农田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投入和统一实施的“四统一”工作法,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土地整治中的职责和分工,做到任务明晰,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干部及群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形成农村土地整治的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后,广水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开展土地整理规划工作,制订了该市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广水市农村、农业用地全面调查摸底分类;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结构,新增耕地潜力,耕作环境及条件,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等,形成了 《广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并对近20个片块 (项目)开展了进一步的详细工作,即 《广水市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备选片》的文字及图册。

  针对广水市地形现状,聘请专业队伍,对全市的低丘岗地进行了调查摸底,编制了《广水市低丘岗地改造规划》(2008—2014年)。在此机制中,包括低丘岗地改造在内,其项目区中的一些冲田和村庄也一并改造,并以此机制申报广水市的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回避高产基本农田项目中对片块面积的限制。

  B 农民广参与以民为本注重实效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惠民生工程,为把土地整理项目这件好事办实,广水市始终坚持“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维护农户的知情权,必须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坚持保证群众利益不减少原则。土地整治后农民承包地应与整治前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同或有所提高。坚持土地适度集中原则,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不搞强行推进。不做表面文章,不图参观效应,采取了群众参与式设计的方法,把基本农田修在群众最满意的地方。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