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工匠(电视剧大工匠完整版在线观看合集)

首页 > 娱乐 > 热门分享 > 正文

电视剧大工匠(电视剧大工匠完整版在线观看合集)

潜伏北京老字号的大工匠,绝活绝艺独步江湖

那些老字号凭什么能够独步江湖,始终口碑不坠?

凭借的就是老字号里始终潜伏着一批大工匠。

这批大工匠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加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地续写着老字号的传奇 。

不久前,由北京市商务局、市人才工作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老字号协会组织认定的首批2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正式揭晓。老字号工匠各自有怎样的“绝活绝技”?他们在学习与传承绝艺的过程中各自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午报记者近日分多路进入到了6家老字号,对其传承人进行了贴身探访——

“火眼金睛”护航 中药材质量60余载

电视剧大工匠(电视剧大工匠完整版在线观看合集)

芦广荣 同仁堂中药材传统鉴别技术代表人物

“带徒弟首先要先带人,师带徒不仅是教技术,更是传品德。”被业内誉为“火眼金睛”的同仁堂药材鉴别大师芦广荣,已为中药材质量保驾护航60余年,至今共先后带过15位徒弟,她认为,“医有医德,药有药德”,工作中丝毫马虎不得。

芦广荣1958年进入同仁堂,1960年拜师后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刚工作时从简单的挑药开始,领导见芦广荣工作认真负责,就让她学习细贵药材的鉴别。“来了货师傅就给讲,自己就用心记着。”芦广荣回忆,去鹿场收鹿茸时,就向鹿场的工作人员请教,仔细询问这是长了多长时间的鹿茸。“30到35天会长成‘二杠’,60到65天会长成‘三叉’。后来与鹿场的工作人员经常联系,耳闻目睹,自己再多摸索,逐渐地,鹿茸是几茬茸,包括多长了两三天就都知道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芦广荣一直工作在细贵药材检验的第一线,被称为同仁堂名贵中药材的把关第一人。牛黄、麝香、鹿茸等细料因价值昂贵,历来掺假严重。经她检验,杜绝的伪劣药品价值每年达1000万元左右,有效防止了伪劣药品进入生产环节。而再逼真的假品也无法蒙混过关的鉴别技艺,是芦广荣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习得的。“虎骨和豹骨价钱差很多,师傅教的时候说过‘大虎、小豹不好分’。”当时芦广荣多次去和动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探讨,“下了班我回忆一下当天的工作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继续研究学习。”

芦广荣把细贵药材鉴别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光明磊落的做人原则都教授给了徒弟们。芦广荣给徒弟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讲“徳”,“我告诉徒弟们要认货不认人。我们谁不吃药?出了问题对不起老百姓。”芦广荣同样认为,教徒弟要有耐心,在向徒弟们讲解药材的特征与性状时,她会把自己摸索出的经验编成便于记忆的口诀进行传授。“比如根据人参的几大特征,我总结成‘圆芦圆膀枣核丁,皮细纹紧有兜纹,皮条须子有韧性,珍珠疙瘩塞铆钉。’这样去教,徒弟们学得更快、记得更清晰。”芦广荣还会提前一天告诉徒弟们下一课要讲的内容,让徒弟们先回去准备。

“每周考一次、每月一总结、验货随时考”,是芦广荣的讲课方法,来了药材需要鉴别时,就让学生们看看货怎么样,先依次说说看,说得不到家的,她再纠正,并让他们记得总结。如今,她的徒弟们都成为了同仁堂药材鉴别、生产领域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成为了重要岗位的管理者。不少徒弟被评为市、区级非遗传承人。每每徒弟们来请教时,芦广荣都会对他们说:“我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们成就越高,更说明我教得好。”今年10月,北京市首批20名老字号工匠揭晓,做为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同仁堂中药材传统鉴别技术代表人物的芦广荣,成为同仁堂系统内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本报记者 唐诗

用40年的时间 烤好一只鸭子

白永明 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深秋时节,一个浓雾初开的早晨,记者来到位于前门东路的便宜坊集团鲜鱼口店,探秘全国劳动模范、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焖炉技艺传承研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焖炉烤鸭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白永明。

从1978年师从当时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第5代传承人唐春姿学艺开始,白永明在便宜坊已工作了40年,度过了自己最好的时光。白永明回忆道,刚进店的他勤奋认真,得到了前辈的认可。两年后,他接过了烤鸭店的担子。“论资排辈还有师兄师姐在前边,但师傅信任我,我就必须把工艺做好。”白永明说。在焖炉旁,记者看到炉前铁架上,挂着一排肚里灌了汤待烤的鸭坯。白永明娴熟地拿起挑鸭杆,打开炉门,把一只只鸭坯挑进焖炉,挂在炉内。烤制的温度与时间,由烤鸭师凭经验来判断。烤制过程中,他还几次打开炉门,将鸭坯转身,让其受热均匀。估摸着时间已到,他又拿起挑鸭杆,将烤熟的鸭子一只只挑出。这刚出炉的烤鸭漂亮可爱、香味扑鼻,让人很有食欲。但这也是个苦差事,尤其是盛夏,烤鸭师傅挑战焖炉200℃的高温,一会儿就得大汗淋漓了。

焖炉烤鸭的工序十分复杂。“如果不知道前一道工序,就不会做好下一道。”白永明一直坚信着这样的道理,“例如烫坯,55℃的水温可以让鸭皮下的蛋白质凝固,卖相更好。现在进货都是白条鸭,不需要制坯,但是如果不了解这道前工序,那鸭子烤出来也许就不会太好。”说起传承,今年61岁的他已经带出七八十名徒弟,其中正式向他拜师的徒弟有13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白永明教徒弟的办法是口传心授,很多核心工艺只能在师徒之间口耳相传。还有很多技艺有保密级别,只能通过一些操作规程将这些技艺表现出来。除了技艺的传承,烤鸭的工具也要与时俱进。便宜坊使用的是焖炉烤鸭,烤鸭不直接和明火接触,炉子里有很多“秘密”。白师傅举例说,便宜坊的每一块炉门老砖都是秘制的,温度高时它能够吸收热量,温度低时则可释放热量。而现在用的烤鸭炉,是白永明研发改进的,炉身前方凸出向外鼓,便于从炉门观察炉内鸭坯烤制程度,没有盲区。每座焖炉大致1平方米大小,6座焖炉连成一体。每炉一次可烤制10只鸭坯。“我们改良后的烤炉,可以做到燃气二次燃烧,有效控制了鸭子在烤制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白永明说。

白永明的心愿是做好三件事——创办属于便宜坊的养鸭基地,从源头上对鸭子的质量进行把控;培养一支专业队伍;保护现有技艺,防止侵权行为,传承创造新技法。他说:“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但作为传承人,有责任做好这些工作,让焖炉烤鸭的辉煌延续下去,让全世界的食客都能品尝到老北京的这一口美味。”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制笔大工匠 挖掘传统不负光阴

王后显 戴月轩第五代传承人

“全国真正掌握配锋技术的不超过三个人,同时熟稔南北派完整制笔技艺流程的就我一人。”能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戴月轩第五代传承人王后显的底气来自于多年以来对制笔技艺的不懈钻研。他不仅会制笔,谈起笔文化时更是滔滔不绝,那一刻,他的眼中仿佛有光。

湖笔制作老字号戴月轩坐落于琉璃厂文化街上,前店后厂,创立伊始就为书画大家制笔,徐世昌、赵朴初等名人皆慕名前来,并为其题写匾额。新中国成立后,销售范围逐渐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2007年,戴月轩湖笔制作工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虽已历经百年,这家老字号依然长盛不衰,靠的就是一代代工匠对制笔技艺的传承有道。从一名小学徒逐步成长为业界大家,王后显继承了这种精神,他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笔中文化,创新应用领域。

1998年,他从外地来北京学艺,辗转投到戴月轩门下。制笔是一门手艺活,笔头制作(行话“水盆”)要学3年,干作学6个月到1年,捆笔头等零碎活还要学3个月,普通学徒需要3年才能出徒。他学习南派和北派技艺并加以融会贯通,足足用了8年时间。经过多年沉淀,他攻克了制笔技艺的最高峰——配锋技术,达到湖笔制作的最高境界,能做到这点,据说全国不超过三个人。

王后显喜欢与来店购笔的书画家交流,听取他们对毛笔的建议,而不是由店员转述,这样可以直接掌握顾客的反映,继而改善技艺,制作时尽量满足书写过程中的多变性,再投向市场进行检验。这样的制作流程保持了销售的持续热度。

王后显对制笔的创新点子是从古人身上找来的,他说自己只是把典籍上的理论变成了实践。比如写欧体字的人多,市场上却没有一管欧阳询善用的毛笔。他在习字时注意到这点,于是遍查古籍资料,不断调整笔头原料的配比,终于用北尾狼毫做出了最贴近欧阳询书写习惯的毛笔,如今他生产的欧体笔已成为店中的主打产品之一。

在制笔工艺上他也有所改进。“化学原料伤笔,采用加温方式处理笔头时,我们用的是物理方法。”经过反复实践,他发现上锅蒸毛的效果不如铺砖烤烧的好,但砖烧到多少度?烧多长时间?何时添水?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凭的完全是经验。他总结了七字诀窍:眼看手摸心里想,依靠手感来调节温度,让笔头更加润泽,书写时与纸的摩擦力达到最佳效果。

近年来,王后显陆续恢复了配锋羊毫、宿羊毫、鸡狼毫笔、苘麻笔等品种,推出精品毛笔、套装礼盒等新产品,还作为主要制作者成功复制了多套皇家藏笔。他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四宝会及非遗作品展并屡获大奖,“无上妙品”“书画映心”纯狼毫套装毛笔于2015年入选了北京市商务委、北京老字号协会开展的“寻找北京老字号原汁原味代表性产品名录”。

湖笔技艺的传承讲究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维持手工制作的传统。整个笔坊有7名学徒工,其中王后显带了4个徒弟,他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分段定向培养。

年龄大、没有童子功,35岁的郭双双来戴月轩求学时的资质并不符合制笔界对徒弟的要求,但她却坚持用整整一年时间去提出请求,终于打动王后显,被收入王后显的门下。“她的身上有一股韧劲,非常能吃苦,还有对制笔的浓厚兴趣,这些足以弥补她的不足。”

看到郭双双对制笔的痴迷,王后显仿佛看到又一个自己,所以他倾情传授技艺,及时指点迷津,“你做事不要着急,不明白随时问,别怕做坏了,有师傅给你担着。”三年过去,如今的她已成为师傅最得意的弟子。

内向寡言的郭双双不会说漂亮话,只将对师傅的感激倾注于手艺中。“师傅对我们毫无保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希望出徒后我能留在这里,跟着他好好干。”

唯有匠心,不负光阴。“挖掘传统,即是创新,我希望更多人能静下心来,了解湖笔背后的历史文化。”为此而相守一生,他,心甘,无悔。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传承技艺 越担当越成长

吴华侠 都一处第八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她是北京老字号都一处烧麦馆招进来的第一个外地学徒,令很多人不解的是,一个来京打工的丫头凭什么能成为北京老字号第八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当传承人,传承的是技艺,是工匠精神,更是一份担当。”说这话的人叫吴华侠,侠义的侠,今年才36岁。

提到这个河南打工妹与都一处结缘,还要从她小时候的向往说起。“我最先来北京,是在顺义的一家培训基地学面点,因为学得还不错,老师给我介绍了个在天安门附近的差事,虽说也是学徒,但一听是在天安门附近,连干什么都没问,就答应了。”吴华侠说,她从小就向往天安门,能去那儿附近工作,简直是梦想照进现实。

到了地方才知道是一家老字号餐馆,跟师傅学做烧麦。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由于都一处对出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新手刚开始并没有上手做烧麦的机会,要从扫地、刷屉这些杂活儿做起。“师傅说,干好这些才是学好手艺的基础。”从不发憷干活儿的吴华侠一干就是一年,样样杂活都干了个遍。

终于可以跟师傅学手艺了,可都一处的烧麦是纯手工制品,不达标绝对上不了桌。当时为了学好擀皮这一基本功,吴华侠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反复地和面、揪剂、擀皮,不断地练习。本来上午十点上班,八点来钟她就已经换上工服开工了。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说她是装样子。但时间长了大家伙才明白,原来她真的是勤奋,装样子没必要天天装。

“我发现我这个人适合跟物打交道,不适合跟人打交道,一样东西拿在我手里,我会想方设法让它更完美。”自嘲情商低的吴华侠凭着这股韧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擀皮速度。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小时最多擀十斤皮,而她给自己定的标准是一个小时擀四十多斤。她很快成为大家公认的擀皮快手。

更令人佩服的是,大家都知道,都一处的核心技术就是擀烧麦皮,标准是每个烧卖皮不少于24个褶。吴华侠却可以擀出103个褶!想象一下,一张面皮擀出百余个褶, 经吴华侠的妙手,每一张烧麦面皮拢起来都像一朵花瓣层叠匀称的花朵,娇艳欲滴。

两年多苦学技艺出徒后,赶上师傅退休,吴华侠接手烧麦组日常管理的职责,师傅的退休让她一下子没了主心骨,而也正是那一刻,她开始学着独当一面,也是从那时开始,吴华侠开始了对烧麦新产品的追求。“以前都是师傅的想法和创新,现在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来创新。”吴华侠说。2008年,25岁的吴华侠被确定为都一处烧麦技艺第八代传承人,回忆当初是怎么当上传承人的,吴华侠说她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选她,可能是因为每月1次的技术练兵,一年12次有11次她都得第一名。经历这十年的传承人担当,吴华侠一直牢记老前辈说过的这句话:“有德有才者破格录用,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

北京的老字号绝技,非要传给外地人,难道北京本地没人才了吗?这是吴华侠听到最多的质疑。“我相信信念的强大,我干什么事情脑子里就想着一定要干好,我要让看不上我的人刮目相看,让看上我的人引以为豪。”吴华侠说,也正是这股倔劲儿,这份担当,越来越多的人为她这个传承人竖起了大拇指。但未来的路还很长,“越担当,越成长!只有不懈地传承好手艺,传承好认真严谨的精神,才能让老字号基业长青。”吴华侠表现得很淡定。

本报记者 孙艳

年过古稀退而不休 坚持传承技艺

满运来 月盛斋第六代传承人

今年73岁的满运来是月盛斋第六代传承人。他在传承酱烧牛羊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改进配方、改良工艺、创新产品,使月盛斋的产品越来越受市场认可和老百姓的欢迎。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他退而不休,每周三到周五都会去生产基地现场指导,传授技艺。2008年,他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酱烧羊肉传承人,2009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户部街马记老号月盛斋于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在北京牛街创建,是一家专门经营酱牛羊肉的老字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了让老字号后继有人,月盛斋培养了新一代接班人,满运来正式拜第五代传承人马林、马玉为师。回想当年的情景,满运来不仅自豪,更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当好接班人。

满运来告诉记者,在制作中,配料放的要精准,跟中药抓料似的,都要过秤,月盛斋的工艺精准可见一斑。在两位师傅口传心授下,满运来刻苦认真,潜心钻研业务,学会了牛羊肉的剔骨和选材,还学会了制作北京烧鸡、炸松肉、白水羊头、牛肉松以及香叶鸭等熟制品。

特有的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配方讲究,工艺复杂,还借鉴了药食同源的传统中医学理论。这个流传至今的秘方,经历过数次改进后,酱羊肉不仅味道更加鲜美,而且具有了调理脾胃、补脾肾、益气血的食疗功效。最终,历经上百年实践摸索,改进的秘方传到了满运来手中。

在酱烧牛羊肉制作上,满运来严格遵守着古法的要求,同时他认为,传承不意味着死守,创新也不是全盘地颠覆。在工艺上,满运来提出了“物尽其用”和“去繁就简”的理念,主张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是制作出好产品的最根本保证。

1987年,满运来作为新产品研发小组主要负责人,提出产品要由“傻大黑粗”向“由粗变细、由大变小、由小变精”转变。就这样,多味牛肉粒、红焖羊蝎子、红焖牛肉等新品种诞生了,并且很快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老百姓的欢迎。目前,月盛斋已经拥有150余种产品。2007年和2008年,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分别入选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运来被评为“手工技艺——酱烧羊肉”的传承人。

作为第六代传承人,除了让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更好地展现以外,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是满运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他总是留心观察身边的年轻人,寻找适合的传艺人选。2016年中秋前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传承仪式举行,满运来与第七代传承人马强、李广瑞现场签订《传承协议》。一如当年师傅教自己那样,满运来认认真真授艺,从工艺流程到实际操作,系统地向两位徒弟传授酱烧牛羊肉技艺。协议书中确定了传承的责任和目标,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确定每年培养合格技艺人才的指标。

走进位于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的月盛斋加工车间,刚打开煮制间的门,肉香就扑鼻而来,11口能放300公斤生肉的不锈钢大锅里,正煮着牛羊肉。满运来拿着钩子从锅里捞出一块牛肉,给马强、李广瑞两位徒弟讲解着怎样辨别火候,就凭着经验,用钩子一钩就知道肉煮的程度是否软烂,再闻香、辨色,判断肉是否该出锅了。对于徒弟们在学习中出现的困惑,满运来毫无保留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盛斋在生产基地设立了非遗工作室,两代传承人在这里解读配方、钻研工艺,对产品精雕细琢,在确保非遗技艺产品口感口味不变的情况下,正在对原有产品进行深度挖掘提升。

本报记者 周美玉 文/摄

笔下龙袍凤蟒 肩上文化传承

孙颖 北京剧装厂总工艺师

从19岁进厂到今年62岁,孙颖在剧装厂整整工作了43年,她曾经为京剧名家张君秋、袁世海、李世济等设计过“行头”,也曾带领团队给影视剧《大宅门》设计过全套的服装工艺图,还为张艺谋导演的歌剧图兰朵设计过演出服的工艺刺绣图案。

京剧里唯美的服装、头饰,行话叫“行头”。在大多数观众眼里,行头虽然制作精良但是差异不大,难道这还需要设计?“差不多?差距大了去了。”孙颖一边用老式暖壶给记者倒水,一边说。“比如,梅派的贵妃醉酒女蟒,有一圈镶深蓝底色上绣云鹤的边儿。那是因为梅兰芳先生是男旦,以男性的身高和体型演绎女性的婀娜多姿,服装上要有‘缩’的视觉效果。于是我师傅在设计这套女蟒时,增加了单镶深色边的层次。这与当时其他演员服装不同,现在形成了梅派女蟒的经典式样。”孙颖一边翻着设计图稿名录,一边向记者介绍。孙颖说,与之类似的还有裘盛戎先生在演绎包拯时所穿的蟒。裘盛戎先生是常人的身量,要想在舞台上表达包大人的威严、魁梧,需要在服装上动一些心思,于是设计者设计了“福字行龙蟒”。“你看,这套蟒上,两肩与下摆都有用金线绣的繁琐的龙形、福字、寿字等花纹,这都是为了‘提气’,让人看起来更尊贵、更威武。”在孙颖眼中,就算是演绎同一个角色,演员对服装也各有特殊要求“服装就是角儿另一张脸。”孙颖常说。

1976年,孙颖从工艺美术技校织绣专业毕业,跟尹元贞、王敏政等行业大家学习传统戏装图案设计。“一个武将穿的‘靠’有48片,除了对称的部分,得一片一片的画。我们有三个年轻人一起学。老师们都挺严格。我们仨经常私下交流,这个问‘你今儿画的怎么样?’那个说‘不怎么样,给扔回来了’。一个剧装图案改五六遍是常事儿。”孙颖说,她画着画着,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师傅们的脸色也越来越好。有一次,老师带着她去看袁世海先生排戏,剧院里正在晾戏服。袁先生正好需要一套新行头,老师推荐了孙颖来设计。经过反复琢磨,孙颖拿出了像样的初稿,得到了老师和袁先生的认可。1979年至1982年,孙颖为张君秋、袁世海、李世济、刘秀荣、赵燕俠、刘雪涛等京剧名家设计剧装图案60余件。1982年,孙颖考上大学的工艺绘画系。深造毕业之后,她回到了剧装厂,成为成熟的剧装设计师。

1997年,孙颖带着团队为张艺谋导演的歌剧图兰朵设计舞台服装上的工艺图案。这是在舞美服装设计师的造型图上进行二度创作,她为了表现图兰朵公主的高贵,选用了唐代的纹样,用荷花和卷草纹等丰满的纹饰来装点贵族服饰图案;在设计影视剧《大宅门》的服装工艺时,孙颖团队针对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命运,参考史料来完成工艺图案装饰设计;在设计制作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游行方队的56个民族游行表演服时,孙颖团队更是突破了常规的民族服装色彩过于单一、刺绣等制作成本过高、宽衣大袖不好起舞等阻碍,设计出以不同的质感体现色彩层次、用更丰富的服装颜色、更轻便的款式,来实现庆典的欢快气氛。

除了服装之外,孙颖还带着团队为故宫博物院、恭王府、国家博物馆、避暑山庄、首都博物馆等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复制绣品文物,仅负责监制国家一二级绣品就有200余件。“给故宫复制文物时,只能在故宫里集中看一两次,而且时间很短,有时候还不让拍照,我们靠着历史资料和对实物的记忆,一点点琢磨研究图案设计、色彩工艺、面料材质、刺绣针法等等。”孙颖说。

2009年6月,孙颖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颖在剧装厂的博物馆里,指着一件皇帝常服说:“这件皇帝常服是我根据历史资料还原设计,再由厂里的工匠技师们制作出来的。成本高、周期长。这可不是能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式样。”孙颖说。作为老国企,北京剧装厂一直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技艺的责任,同时在市场环境下也在学会突围。“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干这一行,放下功利心,将手艺和国粹文化传承下去。”孙颖表示,她对剧装的未来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李婧

编辑:田映楠

95后“小鲁班”徐颜:从体优生到龙江大工匠

电视剧大工匠(电视剧大工匠完整版在线观看合集)

徐颜

不用钉子和胶水,就能把普通的木头打造成鲁班凳、将军案、手摇泡泡机、会走路的小猪佩琦……最近,63岁的山东木匠阿木爷爷成了新晋海外网红,视频播放量高达2亿,他在视频中展现了自己纯熟的木工手艺,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榫卯技术。各国网友纷纷留言:“这是什么中国功夫?”“爷爷还缺孙子吗?”

其实,在黑龙江也有一位95后匠人徐颜,人称“小鲁班”,年纪轻轻被评为“龙江大工匠”,也是首位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木工组优胜奖的中国选手,曾上过央视新闻。

“换了跑道”:

从运动场到木工房

每天至少练习6个小时

24岁的徐颜,是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教师,23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正在广州,为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当裁判。

徐颜原本不属于木工房,而是运动场。徐颜出生在我省安达市,从初三开始练健美操,并以体育特长生考入安达市田家炳高中。高中练习3年体育后,他原本以为自己能考上体育大学,没想到,2014年因文化课分数线突然上升,他没能考上心仪的学校。

正当徐颜对未来感到迷茫之时,陪伴他多年的教练当起了“参谋”。徐颜回忆道:“当时,教练的一个亲戚是学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他觉得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挺好,就建议我报考了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换跑道”之后,徐颜比预想中适应得更快。也许因为曾是体优生的缘故,他能吃苦也有耐性。刚上第一节课时,师父教大家磨手工刨的刨刀,连续磨了两个星期,直到手指磨出泡。徐颜记得,最初大家的干劲儿都很足,但是过了几天,同学们陆续没有耐心去磨了,有的干脆不干了,但他还是继续坚持练习。

徐颜从手工刨、手工锯等操作基本功学起,每天至少泡在木工房里6个小时,他痴迷于榫卯技术,喜欢做鲁班锁。从3根、6根,一直做到24根锁。“我很享受制作的过程,特别有成就感。”徐颜笑道,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确是做木匠的“那块料”。虽然高中时学文科,但他空间想象能力很强,而且爱钻研。大学期间十几门课程,他的平均成绩为93.3分,在500多名同学中名列前茅。

一路开挂:

顶住压力成功突围

代表中国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2016年3月,成绩优秀的徐颜迎来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被派往河北邢台,到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参加集训。然而,徐颜却犹豫不决,甚至一度想要放弃。

当时,他的父亲在建筑工地,从10米高的架子上摔下来,受了重伤,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了母亲身上。徐颜快要实习了,他盼着早点儿赚钱,帮母亲减轻负担。在学校的再三劝说下,徐颜十分为难,他打电话回家,母亲得知原委后,鼓励他:“儿子,你去吧,没事儿,家里有我呢!”徐颜眼眶一阵湿热,收拾好行囊,带着一腔孤勇奔赴邢台。

在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徐颜接受了19个月高强度的系统训练。他从基础开始练习,学制图、识图、练手工,过着“早七晚九”的生活,有时候甚至忙碌到凌晨。他把生活的重压和烦恼,全都释放到了刨刀和斧锯上,专注地雕琢着一件件木艺作品。

“人生很奇妙,有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其实彼此关联。”在体育场挥汗如雨的那些艰苦日子,不仅让徐颜拥有了超强的心理素质和体力,也让他学会了忍耐和坚持,仿佛是在为日后成功而做的漫长准备。徐颜很快从众多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他一路开挂,2016年5月通过了省选拔赛,8月获全国选拔赛第一名,进入国家队集训后,他又顶住压力,接连从10进5、5进3、3进2和2进1考核中成功突围,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赛的入场券。

2017年10月,世界技能大赛在阿布扎比举行。该赛事对识图、画线、锯、刨、砂光等要求非常高,徐颜历时4天共22小时,克服了环境、气候、场地等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顺利完成了赛题的识图、放样,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完美地制作出了2.7米高、1.4米长、1.4米宽的欧式凉亭,夺得了木工项目比赛优胜奖,成为了中国角逐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获优胜奖的第一人。

教育反思:

传统木技后继乏人

阿木爷爷为啥能在国外圈粉?

鲁班凳、将军案、苹果锁……古代中国建筑和家具中常用到的榫卯工艺,能将凹凸不同的两块木头,对接到“天衣无缝”。看到视频里,阿木爷爷亲手制作的这些小物件火遍世界后,徐颜欣慰地感叹:“中国传统木工手艺终于被认可了!”然而,阿木爷爷火了以后,也有媒体指出,一直以来,传统手艺的传承与推广,主要停留在民间自娱自乐、自拉自唱上,传承手段相对单一。长此以往,后继乏人等原因会让这些“民间精品”陷入濒危状态。

作为一名老师,徐颜对此感触更深,“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木匠活儿既脏又累,远不如坐办公室来得清闲和体面,所以愿意踏踏实实学习的人不多。”就连徐颜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时,也曾遭遇过不少亲友的质疑,“多累啊,学那玩意干啥?”

“为啥阿木爷爷能在国外这么火?在国内,人们看到他的视频,未必会这么激动,可能只会说‘咳,这不就是老木匠嘛’。”徐颜反思道,这其实跟人们的偏见有关。国外很注重培养人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影视剧里,很多家庭都有专门装工具的储藏室,父亲会带着孩子在院子里亲手做小木屋。一方面是工匠稀缺人才难求,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徐颜坦言,走南闯北的这几年,他明显感受到了一种在职业认同方面的南北差异,“我感觉我身边的人更重视孩子的文化课,而不是学好一门手艺,而有的孩子比起做题,动手能力其实更强,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工匠的潜质。”

何为工匠精神?在徐颜看来,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把一件事儿做到极致。随着木材家具加工工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纯手工越来越少,有些木雕手艺甚至失传了。徐颜告诉记者,他想要留住这些古老的智慧和文化,未来,希望自己能继续钻研木雕技艺,“让那些死去的木头重新活起来”。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