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电视剧—《穹顶之下》免费观看
HIGH美剧:科幻系列之《穹顶之下》
《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是CBS出品的科幻悬疑电视剧,于2013年6月24日首播。该剧讲述了缅因州的一个小镇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像苍穹一样笼罩,里面的居民也陷入了媒体的炒作中。很快小镇居民之间就开始爆发冲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镇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秘密。
其实,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穹顶之下》是斯蒂芬·金在2009年11月推出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是年度美国图书的“畅销王”。《穹顶之下》小说在内容上十分厚重,斯蒂芬·金野心勃勃地直面“9·11”之后的美国社会,试图呈现广义上的道德、信仰、环保意识与危机下的贪婪人性、腐败及集权政治的对抗等主题,是一部典型的斯蒂芬·金式作品。同时,斯蒂芬·金一直把穹顶看作是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地球的象征,因此他跟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强调,不管他们的故事跟小说有多少不同之处,他们都必须保留这些重要的主题。
作为惊悚恐怖大师,史提芬金最擅长的就是将人们从习惯中剥离,然后将其放入极端环境下拷问人性的可能性。《穹顶之下》一开始就将环境限定在一个极其有限的空间,人物数量样本的减少,注定这样一场人性和社会试验必须以更加激烈的矛盾爆发呈现,才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从容不迫的结尾。
而《穹顶之下》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寓意的惊悚科幻故事。切斯特磨坊小镇突然在某天被从天而降的透明穹顶笼罩,被未知力量所隔绝的居民在经历了困惑、恐惧之后,在物资日益紧张的生活中渐渐陷入混乱和绝望。
整部电视剧最惊心动魄的场面,无疑是穹顶降临那一刻所带来的震撼,割裂的大地、劈断的树木和房屋、坠毁的飞机和尸体,甚至是被一劈两半的奶牛,以及所有因为穹顶带来的奇特视觉瞬间,让人记忆深刻。
而在危机面前表现出来的人性,也在剧中赤裸裸的表现出来。表面上看,所有人都是美国精神的信奉者,但是当自然资源日趋稀缺,各种矛盾日益加剧,人的私欲开始膨胀,心怀不轨之徒对权力和物资展开了强烈的争夺;于是社会秩序面临解体,原本薄弱的司法体系也溃不成军。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私权与公义之间摇摆,结果是所谓的“民主”却打开了前往“专制”的通道。在这个穹顶之下,最强大的是那种庞大而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它”用自己不可捉摸的意志控制着成年人社会的发展进程;但能够影响“它”的则是小镇上的一群孩子,而从社会家庭等角度看,孩子们又处于最弱势的位置,似乎又给故事里带来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
今天上午,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终于登出了,名字叫《穹顶之下》。
昨夜00:13,我正在收拾行李,收到了柴静的消息,她淡淡地说:“应该明天上午发。晚安。”
我想,柴静这一夜应该没有安睡。
她说,可能像你说的,不在雾霾天发出,片子不会引起大家的关心。也可能播出后会有很多想到不到事情,但是它有它的命运了。
我也没有安睡。这个保守了一年的秘密终于要公开了,而柴静和我都不知道秘密公开之后会发生什么。
作为南方周末的环境记者,2011年秋以来,我一直在写大气污染的深度报道,并笑称要做“最大气的记者”。2014年5月,在环保部的一次会议上我遇到了柴静,互留了联系方式后,她时常和我探讨一些大气污染的问题,要一些专家的联系方式。
我没有对别人说起柴静在关注雾霾的话题。这是记者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我并不感到惊讶。后来听说她当了妈妈后,对于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关注。这正是我们南周绿色板块关注的领域,我很欣慰。只是觉得她太认真了,大气污染的各个领域都要涉及,做了一年,竟也没有看到报道。
而直到2015年1月,我被邀请去给她的演讲提意见时,我才明白为何柴静要花一年时间,为何要采访那么多人。
“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对她没有任何期望,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
我惊住了。
我做了那么多的大气污染健康效应的报道,我知道空气污染可以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甚至过早死亡,但已有的研究在我眼中似乎都只是数字,雾霾天我自己也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而柴静的女儿,这个在2013年1月那场侵袭25个省市的大雾霾中被怀上的小生命,居然一出生就被诊断为肿瘤。那些空气污染致病的概率似乎一下子变成了100%,我才明白为何柴静如此认真的去寻找雾霾元凶,正如她所说,这是一个母亲与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
那次模拟演讲结束后,柴静问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说,应该是柴静女儿一出生就得了肿瘤,她怀疑和雾霾有关。
柴静叹了口气,她说这也正是自己担心的。她的家人其实很支持讲出孩子的故事。但是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柴静觉得,从一个受害者角度出发,可能有违客观性。
我说,正因为你是一位受害的母亲,才会有寻找答案的动力,去了解雾霾的健康危害,了解雾霾的原因和治理。我们不强调空气污染和女儿的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空气污染的确会导致健康风险,虽然这种风险还有太多的未知,而这种未知更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呼吁,去阻止。
所以,在柴静的片子中,最触动我的场景便是她的小女儿,扎着俩小辫,伏在窗前,看着雾霾笼罩的世界。
临走前,柴静说,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放女儿的故事。这个犹豫一定会持续到片子录制之前。
白色丝质衬衫,浅色牛仔裤,平底皮鞋。柴静以一个母亲普通的装扮,完美的完成了演讲。
无数台摄像机,黑色大屏幕,全程无人发微博、朋友圈,我坐在小剧场的地上,和数百人,静静的、秘密的观看了这场演讲。
演讲依然以女儿的故事开始,我内心居然一下子释然了。
柴静张嘴就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这一句对于PM2.5的定义体现了极强的专业性。而一束光打下来,她双手捧着这些看不见的颗粒,又像一场感性的诉说。
她真是太会讲故事了,全程不超过三个磕碰。而这可是相当专业的故事,虽然是第二次听,出于职业习惯,我居然还是记满了三页笔记,并标记出几个小错误供后期修改。她记下了那么多的数字,还要用形象的比喻描述出来。我深知这种难度,因为我在用文字描述的时候都极其困难,而她要讲出来,甚至做出动画表达出来。
片子分为三个章节,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这是典型的专业报告结构,可是现场的观众似乎在寻求这种专业。我旁边的小伙子在演讲开始前问我机动车到底对于PM2.5贡献多少,当柴静说到这里时,他紧缩眉头,频频点头。而像邢台市的“为我市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而喝彩!”的横幅出现时,现场一阵笑声。当APEC蓝下的故宫角楼出现时,那种稍纵即逝的美好使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偷偷的举起手机拍照。
摄回去的路上,我和几个小姑娘同行,大家激动的表达观后感。一个女生说,等片子出来后,我都已经想好怎么宣传了:如果你不想花时间看这几年雾霾的报道,花两个小时看这个视频就够了。
我说,你意思是我这三年多的报道都白写了啊。
其实我的心里更为激动,大学里学习环境科学,毕业后从事环境报道,尤其是从事大气污染报道,我看到了这种转变。这种转变不只是重腕治霾的“气十条”,不只是全球皆知的“APEC蓝”,而是犹如那些弥漫在全国各地的细小的污染颗粒,对于空气污染的关注也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
正如2011年潘石屹转发美国大使馆监测PM2.5数据,接受外媒采访居然还“受到了批评”。而今,贾樟柯拍《人在霾途》,柴静讲述自己的故事,甚至连过年回到家,家人都劝我离开那个“成天雾霾”的北京。
此刻,我在南京的火车站等候回京的列车,天气阴冷,好在PM2.5只有十几,空气质量优。手机已被柴静的视频刷屏,一位在环保部门工作的同学发来消息称赞这个视频:“大家表示做得很到位”。
那就好。看吧,不在雾霾天发出也会有好效果的。
我想,柴静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吧。
南方周末记者汪韬
视频地址:http://v.qq.com/cover/s/spz8wid90mp1chj.html?vid=e0016cyl6lu
想了解更多的科技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eypass,或搜索“易绚视景”,与你分享国内外新鲜的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影视动画资讯,你可以收获的绝对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