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人电视剧,包大人电视剧包青天
包拯是北宋名臣,其事迹被编成话本、戏曲,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和上演,包拯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包青天。
包青天到底长成啥样?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铁面”既指他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同时又是暗示他的脸够黑——毕竟铁是黑色的嘛,铁面不就是黑面吗?!
历史上的包拯,脸真的很黑吗?
古代选拔官吏注重外表,比如《新唐书》就记载,唐代选官第一项就是看体貌。《新唐书·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
长得帅有时候真可以当饭吃。北宋太祖开宝六年(973)的进士科,有考生不服,控告主考官徇私舞弊乱点状元。宋太祖赵匡胤令状元宋准在殿前复试,看到宋准“形神伟茂,程试敏速”,狠狠地夸奖了一番,表示这个新科状元完全名副其实。宋准因为形象好,不久便受命出使契丹。无独有偶,在几十年后的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夏,包拯充任契丹正旦使,一直到次年春天才回来。
包拯能够担任外交官,可见其相貌当是仪表堂堂。流传后世的画像也印证了这点。
一是私家画像。清朝初年,吏部左侍郎熊文举曾在安徽包氏家族中亲眼见过家传的包拯画像,发现包拯长得“伟美”,和他小时候在村里看包公戏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二是官方画像。古代名臣的官方画像,有流传于后世的,清朝都是放在南薰殿。包氏家族祖传画像和南薰殿官方画像都表明,包大人被后世“黑”了。
包拯爱民如子、执法如山的口碑,让他成为后世的青天形象。青天形象在宋代还较为写实,越往后演绎色彩就越浓。
元杂剧包公戏现存 12 种,主要塑造了包大人刚猛严明、打击豪强的形象, 而对其面相描写极为简略。《小张屠焚儿救母》:那爷爷(包拯)睁双怪眼乌云黑,两鬓银丝雪练白。
到了明朝,通俗文学作品中的包大人开始变丑了。如《鱼篮记》第二十二出,写包公生得丑,父亲憎嫌母弃轻。《珍珠记》第二十一出《诉冤》,写包公自幼生得丑,爹娘兄弟苦欺凌。亏得嫂嫂抚养,长大成人。
丑化的同时,也开始神化,如明朝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包待制出身传》反复强调包大人是文曲星下凡。
丑化兼神化的演绎,契合底层百姓的心理——“磻溪老钓叟,坐为周之师。屠狗与贩缯,突起定倾危。”比我出身更低、长得更丑、年龄更大的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我还是有希望的。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包大人的脸终于开始变黑了。成书于万历朝的《百家公案》,在“断斩王御史之赃”一案中,讲述包拯的长相特征是“黑脸”“黑汉”。
因晚明雕刻印刷业的蓬勃发展,包大人在“黑化”的路上一路狂奔……
到了清朝,包大人全身都变黑了。清嘉庆年间成书的《三侠五义》,是包公经典形象的集大成之作。书中第二回写到被遗弃的幼年包拯:“一个黑漆漆、亮油油、赤条条的小儿”。民间吟唱文学《河西宝卷·杨金花夺印宝卷》称包大人为“黑炭头”,这或许是影视剧《少年包青天》中包大人外号的出处。
丑化和神化是为了契合百姓的心理,那为什么会“黑化”呢?
这或许有三个因素。
一是对狱神皋陶的移植。
皋陶相传是远古舜帝时期的司法官,其执法公正,德主刑辅,使天下无虐刑无冤狱。先秦西汉典籍记载皋陶长得一张马嘴,脸色青绿。
皋陶是刑名之祖,其历史传说影响深远,沉淀成为华夏的集体无意识。明清的百姓在不经意间,或许就将皋陶的相貌和品质移植到包大人身上。
皋陶的脸毕竟是青绿色,所以还要继续优化。于是就有了第二点——五行理论。
秦始皇是第一位采用五行理论来论证王朝合法性的帝王,认为周是火德,秦代周,是为水德。
水主阴,阴刑杀,所以秦朝很讲究律法。五行、五方、五色等彼此相互对应的关系,在西汉逐步系统化。水德与刑法联系密切,这对后人将包大人面相“黑化”有启发。
明代万民英写《论性情相貌》:水属北方,名曰润下,五常主智,其色黑,其味咸,其性聪明,其情良善。认为人的性情(五常)与五行是对应的,水对应的是“智”。
包大人长得黑,说明除了铁面无私外,包大人还绝顶聪明,一眼看穿嫌犯的小伎俩。
三是龙图染黑。
明清小说戏曲作品常称包公为包龙图。龙图阁是北宋真宗时期建立的兼有档案馆和图书馆性质的机构,名字出自上古时期龙马负图出洛河的典故,包大人就是龙图阁大学士。
《梦溪笔谈·乌脚溪》载,与包拯同朝为官的龙图阁大学士梅挚,去漳州上任时,不小心跌进乌脚溪,全身变得像“昆仑奴”一样黑。梅龙图通体变黑后,百毒不侵。
这个故事被明清的艺人移到了包大人身上,一个百毒不侵的包大人,散发了浓浓的主角光环,自然是不怕宵小之徒的暗算。
“黑化”的包大人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和明清百姓朴素的青天心理。
摘自 | 《领导文萃》2024年1月上
稿件来源 | 《北京青年报》
本文作者 | 铲史官
责任编辑 | 食月
微信编辑 | 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