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电视剧-水浒传的电视剧有哪些
把98版《水浒传》和11版《水浒传》放在一起看,两剧差距,出来了
上个世纪,央视把四大名著分别拍成了电视剧,部部经典。
这四部的豆瓣评分如下:
87版《红楼梦》9.7分、86版《西游记》9.6分、94版《三国演义》9.5分、98版《水浒传》8.9分。
新世纪以来,四大名著都进行了翻拍。
新版评分如下:
10版新《西游记》5.6分、10版新《红楼梦》6.0分、10版新《三国》7.9分,11版新《水浒传》7.9分。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老版四部剧中,《水浒传》的评分是最低的;新版四部剧中,《水浒传》的评分是最高的。
可见新版《水浒传》还是很受部分观众认可的,但即使是这样,11版《水浒传》与98版《水浒传》依旧有着1分差距。
新旧两版《水浒传》,1分的差距到底在哪?
今天皮哥就从两剧的细节入手,与大家聊一聊——
我们知道,《水浒传》讲的是梁山108位好汉替天行道的故事,其中武松的故事最精彩,120回的小说一共有十回是讲他的,评书界称之为“武十回”。
所以《水浒传》拍得好不好,关键看“武十回”,就知全貌。
而“武十回”中最吸引观众的有三个情节:武松打虎、潘金莲开窗、武松斗杀西门庆。
我们下面就从新老两版《水浒传》在这三个情节上的处理上,聊聊这两部剧——
01、武松打虎
咱们先说武松打虎。
老版武松的扮演者是丁海峰,就是《人民的名义》里赵东来局长的扮演者。
别看他在《人民的名义》里举止文雅,和陆亦可打情骂俏的,当年也是个闻名全国的猛男。
他出演武松的时候不到30岁,身材高大,外形硬朗,充满了阳刚之气,是许多人心中的武松最佳人选,所以剧中潘金莲对他心生爱慕也是能让人信服的。
老版《水浒传》拍的最后一场戏是武松打虎,之所以放到最后一场拍,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特效技术比较差,做不出像2014年《智取威虎山》中那只特效逼真的老虎,只能用真老虎拍摄,危险系数极大。
在开拍前,剧组给丁海峰买了10万元的保险,拍摄时导演和摄影躲在2米外的笼子里,旁边有一棵道具做的假树,丁海峰要直接和真老虎拍对手戏,旁边还有两名饲养员做安全保护。
为了保证安全,剧组找来了两只马戏团的老虎,攻击力相比野生虎威力大减,其中一只虎比较生猛,用来单独拍摄特写,另一只虎比较温顺,用来拍摄和丁海峰肉搏的戏份。
尽管是马戏团的老虎,但一爪子下去普通人也受不了啊,丁海峰要求剧组找两名持枪警察,万一老虎发威可以将它直接击毙,得到的答复是老虎是保护动物,不能击毙。
当时的丁海峰已经毕业几年了,在北京还租住在地下室里,这次机会对他至关重要,他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拍老虎戏还有个难点是如果让老虎事先吃得太饱,老虎就懒洋洋的,拍不出虎威,如果让它饿着,丁海峰就有生命危险。
最后剧组只有让老虎吃了个半饱不饱的情况下拍了这场戏,丁海峰拿拳头痛砸老虎,结果拍摄时老虎突然发威,一爪子将丁海峰摁在地上,饲养员赶紧上前解围,好在丁海峰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
从现在的角度看,这样的拍摄是对演员的生命安全极不负责的,但这也体现了当时的剧组真的是拿生命在拍摄《水浒传》,最终我们在电视机前欣赏到了纯正的“武松打虎”。
让我们再看看新版的“武松打虎”。
先看看陈龙饰演的武松。
演员的形象上,陈龙身高一米八,也有一定气场,但对比丁海峰,陈龙还是显得儒雅了些,皮肤看上去溜光水滑,少了那种草莽英雄的感觉。
所以他饰演的武松总会给人一种违和感,如果形容一下,像极了大四学生借了一套大一号的西服装成大人模样去参加面试。
这海盗款的穿着,仿佛是在cos杰克船长。
你能和打虎英雄武松联系在一起吗?
再说到那场打虎戏。
新版的老虎用了一只道具老虎,“武松打虎”就是陈龙和一只玩具老虎滚草地,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都不容易入戏。
我们并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拍戏时必须和真老虎打,但就算和假老虎打,剧组的道具也要做得逼真一点吧。
02、潘金莲开窗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潘金莲开窗”。
新版《水浒传》在这一段做得还不错,甘婷婷饰演的潘金莲称得上秀色可餐。
杜淳饰演的西门庆也是将“斯文败类”写在了脸上。
不过和老版的比,还是有差距。
老版的潘金莲扮演者是王思懿,相比甘婷婷,她的美更具辨识度,而且从截图也能看出她更能诠释出潘金莲楚楚可怜的那一面。
当年潘金莲太美,皮哥差点倒戈支持潘金莲勇敢去追逐真爱了。
王思懿也因为这个角色上了当年的央视,在小品《同桌的你》中,潘长江还调侃她:“阿芳你越长越像潘金莲。”
可见王思懿这个形象有多深入人心。
而扮演西门庆的演员李强也是“斯文败类专业户”。
他在经典影片《背靠背脸对脸》就成功饰演过乱搞男女关系的伪君子,西门庆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他的形象量身定制的。
另外在潘金莲开窗的这个细节上,两部剧处理也不同。
甘婷婷版的潘金莲,导演在构图上是着力点在潘金莲的“呼之欲出”,因此甘婷婷版的开窗角度要较大,能明显感知甘婷婷施加在窗户力度,此时的潘金莲对外是主动的。
而王思懿版,导演着力点在选择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开窗角度小,且窗户反作用力始终沉重地压在王思懿推窗的手上,此时王思懿对外是被动的,也衬托出潘金莲未踏禁忌前,妇道人家的羞。
对比与原著与当时时代,王思懿版明显更合乎情理。
所以,新版“潘金莲开窗”固然精彩,但老版则称得上经典。
03、武松斗杀西门庆
最后我们来看看“武松斗杀西门庆”的桥段。
老版的狮子楼上,武松像拎小鸡一样把西门庆拎起来,手起刀落结果了这个败类的性命,看着让人酣畅淋漓。
而新版的狮子楼上,攒满了怒气值的武松提着大刀去杀刚喝完花酒的西门庆,瘦小的武松竟然和高大的西门庆打了个五五开,要不是武松有刀,可能直接被西门庆给捶死了。
这一段看着真憋屈,要知道武松在梁山好汉里也是武力值排前五名的存在,被醉酒的西门庆打得这么狼狈,西门庆还调戏什么潘金莲啊,直接上梁山当大哥吧,导演此时的处理太过大胆了。
分析完三个小片段,我们就能明显看出,新旧两版《水浒传》其实差距很大,相信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豆瓣评分的差距却仅有1分呢?
这就要说到《水浒传》这本小说了。
我们知道四大名著中,《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主角,林黛玉、诸葛亮、孙悟空这些都是绝对的正面人物。
可是《水浒传》不一样,108个好汉其实是反语,在原著第一回就交代了这其实是降临人间的108个妖魔,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其实干的是越货的勾当。
宋江、吴用、李逵这些人本质上都是阴险小人,施耐庵这样写的目的是想说,这108个人已经够坏了,可是他们身处的时代比他们更坏,坏蛋成了好汉,这该是个多么腌臜的时代啊。
在拍摄这部剧时,央视剧组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美化处理。
这导致两个结果。
其一是很多情节和人物被删掉,水泊梁山108将,可老版只有43集,像“没羽箭”张清这样重要的角色直接删除完了,导致整部剧的连贯性受到影响,使得它的口碑不如其他三部经典。
其二就是宋江这个主角的塑造遇到了难题。
李雪健当初演这个角色时考虑到它是全国播出的大剧,努力想塑造一个憨厚老实的宋江。
在后期制作时,配音老师赵述仁又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配音,给角色注入了更多真诚,使得这一人物几乎完全变为了正面形象,不少观众也将自己代入其中,幻想成为这样的英雄好汉。
还记得当年看这部剧时,前期梁山发展壮大,看得我们心花怒放,越听《好汉歌》越斗志昂扬。
结果到了后期,宋江整天想着诏安,害得很多兄弟白白送死,其中一幕颇为讽刺,宋江给前来诏安的朝廷官员跪下,屁股撅得老高。
我们全家当年看到这一幕直接气炸了,老版的最后几集都没有看完。
据说当年有人看到这里,直接气得砸了电视,还找央视投诉要求赔电视,可见当年这部剧引发了多少民怨。
不是李雪健演得不好,恰恰是他演的太好了,观众接受不了这种残酷的真实。
后来李雪健在采访时提到,自己多年来一直不愿意提出演宋江这件事,这是他心中的一个阴影。
于是“大量删减情节”和“主角全面改编”导致老版《水浒传》风评比较低,其实这部剧完全是一部9分以上的剧,和其他三部经典比起来它毫不逊色。
而新版的《水浒传》就讨巧在这里,它满足了观众的喜好,将宋江进行了洗白。
新版宋江的扮演者是张涵予。
张涵予当年凭借硬汉角色而出名,而宋江是城府极深的小黑胖子,两者的差距巨大,按理说张涵予不应该演宋江,他演个晁盖还差不多。
可是剧组在选演员时很多都是根据名气选的,压根儿没有考虑是不是贴合剧中的人物。
最终张涵予诠释了一个有情有义的黑帮大哥,虽然和小说里的宋江相差甚远,可是观众就爱看这种正面人物,所以这版剧的评价相对较高了。
当然除了对人物洗白讨好观众,这部剧其他方面做得确实不错。
老版的《水浒传》比较写实,演员的服装很质朴,打斗比较简洁,场景也比较简单,演员的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
新版的《水浒传》服装华丽充满设计感,打斗也有来有回更加精彩(副作用是出现了武松西门庆五五开的bug),场景也更加华丽了,这些因素都加分不少。
而针对老版大量删改的缺点,新版也用86集的篇幅几乎还原了小说全部精彩的内容,这也是它赢得观众喜欢的优点。
此外,新版《三国》、《红楼梦》都因为魔改遭到吐槽,而新版《水浒传》在拍摄时中规中矩,虽然没有创造出什么经典场面,但是也没搞出一些雷点,这也是它受到好评的一个原因。
对比完新旧两版《水浒传》后,我们就能发现从电视剧的质感和拍摄的用心程度上看,老版要高出原版一大截;但是从剧情的完整性和画面服装等角度看,新版也是要明显优于老版的。
对《水浒传》的故事熟稔于心想单纯欣赏演员表演的一定要看老版,而对《水浒传》的故事不太熟悉的小白想通过电视剧了解小说整体脉络的,不妨看一看新版。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二十大经典角色
作者:小雨的影视时光
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堪称一代经典,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剧里头演员的选角:导演组正是本着尊重原著,尽力还原书里面人物风貌的原则,去兢兢业业的拍摄而成。
本文就是要来盘点一下这部电视剧,诞生出了哪几个经典荧幕形象:
晁盖 演员:张治中
晁盖这条好汉,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憨实大哥的形象,他没有宋江那样的心计与野心,比如说智取生辰纲,晁盖最大的理由就是这生辰纲本就是不义之财,他取得心安理得。在蒙翻了杨志等人之后,他也是留了活口,即使这样会有被认出来的风险。
在剧里头,张治中的扮相,则堪称完美诠释了晁盖的草莽英雄好汉形象。
宋江 演员:李雪健
在历史上所有古典小说角色中,宋江的扮演难度无疑是最大的,因为这人物实在太复杂了,比曹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李雪健版的宋江,我作为二十年的水浒传原著爱好者,一句话评价:
这是至今为止最接近于原著形象的一版宋江了。
雄心、毒辣、虚伪、真诚、甚至于猥琐,李雪健近乎手术刀般精准地把宋江的复杂刻画了出来。
卢俊义 演员:王卫国
这位演员的面相真是少有的轩昂,贵气十足——他的脸,是玉麒麟这三个字的最佳诠释。
吴用 演员:宁晓志
这版的吴用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长得太老气了。其优点则是演出了吴用的阴毒,演技上我认为还是到位的:吴用这个村野秀才,和诸葛亮的格局完全是不能比的。从整部的所作所为上判定,他就是那种躲在背后专出毒计的谋士,从这点来看,宁晓志版吴用把原著人物的灵魂,基本勾勒出来了:形不像而神似。
林冲 演员:周野芒
形象上看,周野芒和原著的林冲还是有区别的:演员长得偏文气了。但是有一点:原著的林冲,性格上确实是相对比较内敛含蓄的,只有在爆发时,才会显示出豹子头的属性。在风雪山神庙中,周野芒的表现,很有爆发力。合格。
花荣 演员:修庆
花荣最大的关键词是什么?英气!修庆的面相,正有这么一股英气。
鲁智深 演员:臧金生
这版的鲁智深,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臧金生这个演员好在哪里?首先扮相上几乎可以说接近满分:原著中鲁智深是有股铁憨憨的气质没错,但最大的特质依然是:厉中带慧。对于世间恶人,是很严肃乃至于有股杀气的,此即厉。最后的人物结局是圆寂,此即慧。至于厉中带慧的人长什么样?看臧金生的扮相就全明白了。
武松 演员:丁海峰
武松的威武好汉气质,丁海峰诠释得堪称优异。另外,武松这角色是有成长性的:当他经历了各种近乎绝望的遭遇,最后当了行者,成为一介杀神,那时的武松,气质上已经杀气十足,甚至有一种阴戾感,丁海峰把它们都诠释到位了。要说不足的话:不够高。
杨志 演员:翟乃社
这版的杨志,我格外的喜爱。杨志最大的色彩是什么?沉重。作为杨家将的后代,杨志终其一生,都被光耀家族的使命感所压着,却迟迟不得光宗耀祖。翟乃社的气质以及表演,属于定义级这一层次。什么是定义级?一想到杨志这个人物,浮现的就是翟乃社的这张脸,实在太杨志了。
李逵 演员:赵小锐
李逵是什么星?天杀星。这个杀字,是这一角色的灵魂,不管李逵有多憨,乃至于有一股喜剧色彩,杀气都是其根本。赵小锐版李逵,扮相和演技均在线,唯一的缺点就是身形小了些。
阮小七 演员:李冬果
梁山水军六员天罡星,阮小七这一角色刻画得最出挑,关键词就是一个字:活——央视版水浒,李冬果同样演活了阮小七。
燕青 演员:王光辉
天巧星的机灵劲儿出来了。机灵,讨喜也。王光辉在里头的戏份真不少,和李逵,和李师师都有不少戏,演技上没有问题,就是外形再精美一点就更好了。原著的燕青,迷人到可怕的程度:能够只见了几面就让李师师垂青,何等美男!
扈三娘 演员:郑爽
演员没问题。只是这里想严肃说一下:扈三娘嫁给王英这一事件,不管你怎么改编,都依然是极为残忍的事情,央版给王英和扈三娘加了很多言情戏,打情骂俏的,我认为很没有必要。
孙二娘 演员:梁丽
也是个经典了。演得活灵活现的。PS: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梁丽版孙二娘的那胳膊,比新版武松还要粗,哈哈。
时迁 演员:孟耿成
又一定义级的角色,也是央版水浒的一大亮点。怎么说呢,这一版的时迁,真的就跟从书里面蹦出来似的。
高俅 演员:魏宗万
演得坏透了,也就是演得好透了。形神兼备,魏老师威武!
王婆 演员:李明启
对于李明启老师的演技,我只有四个字评价:给您跪了!不用多说,绝对是定义级。
潘巧云演员:牛莉
潘巧云是个什么性格的女子,这一段描写看完一目了然:
潘巧云张着手,说道:“和尚家倒会缠人,我老大耳刮子打你!”和尚嘻嘻的笑着说道:“任从娘子打,只怕娘子闪了手。”那妇人便搂起和尚道:“我终不成真个打你。”
就是这么一个傲娇的母老虎型小丫头,跟牛莉的银幕风格简直相配得不要不要的:老水浒的选角真是妙极了。
潘金莲 演员:王思懿
和新版相比,王思懿版潘金莲要更好,理由:长相上更有古意,新版的现代感过重。同时,王思懿也把潘金莲骨子里的那种欲、怨、媚都给还原出来了,这很厉害。还有,真是好看。
李师师 演员:何晴
她就是这篇文章的压轴。我年少时迷过她,因为太美了好吗!管他什么原著不原著的,就爱何晴,就迷何晴,就痴何晴!
再来一张\(^o^)/
24年过去了,为什么98版《水浒传》依然经典,幕后大解析
1994年,央视开始筹拍《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中最晚搬上荧幕的一部,压力巨大。
因为此前三部名著,无一例外都是毁誉参半。《西游记》太短;《三国演义》换角频繁,影响观感;《红楼梦》更是遭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所以这一部,央视是摩拳擦掌,决定一雪前耻。
首先钦定了张绍林为总导演,张绍林是《三国演义》的分组导演之一,大场面经验丰富,而且是个福将,出道至今,几乎每一部剧都荣获大奖,央视估计也想沾点喜气。
不过张绍林却并不高兴,按当时导演圈的说法,“改编名著等于挖人祖坟”,铁定会骂声一片。
最后思来想去,他把目标定成了“不挨骂”,尽可能用电视语言展现经典,让每个人喜闻乐见。
既然想不挨骂,那么剧本就要出彩,没想到刚开始就遇到了重大困难。
民间《水浒传》有3个版本,分别是70回,100回和120回。
区别在于有没有“招安”。
编剧团队吵得不可开交,艺术顾问田连元(评书家)建议拍70回,主讲兄弟情义,到梁山聚义就结束了,结局皆大欢喜,应该没人骂。
有人则要求拍120回,完全按原著展示,有点像后来的《新水浒》,要骂也是骂原著,和他们没关系。
张绍林认真考虑了很久,觉得都不妥。
《水浒传》的核心就是农民起义最终被招安,如果不拍后半段,相当于阉割版,就像《西游记》最后没有取到经书,完全没有意义。
完全仿照原著也不现实,第一经费不足,第二原著主线不明、头重脚轻,用电视剧展现冲动感不大,看起来很沉闷。
例如前40回以人物传记为主,特别精彩,可是之后就是各种战争场面,人数塑造极其粗糙,观感很差。
最终他力排众议,决定大刀阔斧改编,确定5大主演为主线,删除冗余片段,极度浓缩,让整个剧情变得明快且顺畅。
为了保住剧本质量,张绍林把两位编剧“软禁”到了秦皇岛几个月,直到全部审核通过才放出来,编剧之一的杨争光因为压力太大,从那之后就养成了睡前必须吃药助眠的习惯,可谓牺牲巨大。
不过众口难调,因为这段招安的戏,后来湖南有个观众把自家电视给砸了,央视一看这还了得,赶紧送了台新电视,顺便打了波广告。
不得不说,要论蹭热度,都是央视玩剩下的。
剧本搞定之后,张绍林又犯难,武戏怎么拍?
《水浒传》讲的是草莽英雄,其中不乏武打场面,武戏拍不好,最终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当初《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就因为武戏粗糙,引起了大量批评,要想不挨骂,武戏绝对不能掉队。
可是当时内地影视业不发达,武打戏普遍偏弱,张绍林和副导演张纪中商量后,决定请袁和平出马。
袁和平又称“袁八爷”,在业内评价很高,被誉为“天下第一武指”,不少香港动作片都是他的杰作,例如成龙的《醉拳》,李连杰的《黄飞鸿》等。
能请到袁和平,张纪中功劳很大。
几个月,张纪中出了一次车祸,“胯骨,髋臼,整个碎了三块,股骨头也碎了一块”,在医院做了7个小时手术才脱离危险,好不容易恢复后,他拄着双拐去请袁和平。
当时,袁和平在杭州拍戏,他去了两次,第一次没见到人,第二次直接被拒绝了。因为袁和平从没拍过电视剧,觉得周期太长了,耽误其他电影。
张纪中没有放弃,又去了第三次。
他打听到袁和平晚上有吃宵夜的习惯,就守在卧室门口等着,结果袁和平一开门,就看到了他拄着双拐的可怜模样。张纪中则一脸诚恳地说到,“古有刘玄德三顾茅庐,今有张纪中三下江南,您就答应了吧”。
袁和平看到这副场面,哪还能拒绝,当即同意了请求。
之后他果然信守承诺,带着袁家班在剧组踏踏实实干了15个月,剧中所有的武戏都是由他拍摄,各种动作及替身,也是由他设计和安排。
袁和平应该是最被忽视的幕后英雄,不仅创造了精彩绝伦的武打戏,而且也帮忙培养了一大批动作武师,这些人现在都成了内地武术指导的中坚力量。
剧本和武戏都确定后,张绍林再无后顾之后,他赶紧派出4个副导演,开始全国选角。
当时的风气不同现在,选角从不看名气,也不重咖位,甚至是不是专业演员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形象。
例如阮小五,其实是健美冠军,从没拍过戏,可是导演偏偏看中了他的阳刚气息,还有一副好身材,当即拍板签了合同。
还有军师吴用,本来是军区话剧团演员,名不见经传,可导演觉得他外形朴质儒雅,一下就提到了梁山第三把交椅的位置。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挑几个重点说:
宋江(李雪健饰)
李雪健应该是第一个确定的演员,当时杨争光编剧时,就是以他为蓝本。可是接到邀请时,李雪健却断然拒绝了。
首先他觉得人物太脸谱化,没有创作空间;其次宋江太坏,把兄弟们都带沟里去了,不喜欢。
张绍林赶紧给他分析剧本,宋江其实很复杂,可以“大忠似奸”,也能“大奸似忠”,最厉害的是同时演出两者。
李雪健一听有点意思,再细看剧本果然很有挑战性,为了把角色演好,他做了很多细微的调整,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例如他接圣旨那段,故意把屁股翘得老高,奴性十足,让人看得火冒三丈。后来张涵予版就没这么深刻。
还有浔阳楼提反诗那段,他其实不会毛笔字,特意请教大师,提前练了半个多月,最开始用水在黑板上写,后来在墙上写,显得极其真实。
事实证明,李雪健确实把宋江演得深入人心。甚至上映后,不少老乡放话要打他,太给家乡丢脸了,弄得他好长时间都不敢回家。
相对于宋江的钦点,鲁智深的竞争相当激烈,不少人抢破脑袋。
臧金生毕业于北电,科班出身,之前一直演悍匪,演技和气质都没问题,弱势在于体重不足。
当时他才170多斤,可是鲁智深是个体型魁梧的胖大和尚,要求达到260斤。为了拿到角色,臧金生立下军令状,2个月体重不达标,自己走人,无怨无悔。
之后,臧金生就开始了疯狂增肥,每天只喝奶粉和啤酒,每餐一大盆饭菜,还要吃20个鸡蛋,最后吃到看见鸡蛋就觉得浑身鸡屎味。
不仅要胖,还要壮,因为鲁智深是练家子,并不是好吃懒做的胖和尚,所以吃完之后,又要赶紧健身,弄得他痛苦不堪。
最终,臧金生的体重蹭蹭往上涨,每天涨一斤。体重是达标了,可惜因增肥太快,引发内分泌紊乱,换上了甲状腺肿瘤,即使做手术才康复。
梁丽一开始要演潘金莲,当初就被导演拒绝了,第一是不够美,第二是不够高。潘金莲必须1米7以上,因为要和武大郎形成强烈反差。
梁丽只好退一步,演孙二娘够格吧?没想到导演又拒绝了,按照原著,孙二娘比较粗壮,他们要找个举重运动员。
梁丽只好回家,可是越想越不对,她给导演打电话,非自己不可,因为孙二娘是开黑店的,肯定要有几分姿色,不然怎么勾人。导演想想也是,就确定了她。
不得不说,梁丽确实很恰当,兼具了妩媚与泼辣的气质,完全演出了外魅内正。
武松(丁海峰饰)
武松的选角,绝对是最传奇的一个。
当时张绍林提出条件:“男人看了要嫉妒,女人看了要喜欢”。结果选角导演跑断腿,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为什么这么苛刻,因为武松太重要了,五大主演之一,43集的《水浒传》他就占了4集。
眼看其他演员陆续就位,重头戏武松始终找不到人,急得张绍林在走廊走个不停,恰好有个房间正在放电视,张绍林偶然看到丁海峰,当场就动了心。
当时,丁海峰刚刚大学毕业,拍过几部戏都不如意,正考虑要不要转行。接到《水浒传》邀约后,他打算最后再试一把,不行就转行算了。
结果到了剧组,张绍林看了几眼就让他去健身,练了快一个月也没找他,而且不断还有穿着武松衣服的人试戏,弄得他特别焦急。
最后他实在受不了,求导演给句痛快话,这才确定下来。
事实证明,丁海峰把武松演活了,也彻底改变了自己命运,《水浒传》之后,丁海峰一跃成了著名演员,不过也彻底固化了戏路,一直在硬汉圈里打转。
李逵(赵小锐饰)
李逵是后期极其精彩的一个人物,说到李逵肯定会想到赵小锐。
其实本来预定他演阮小七,因为他和臧金生一样,都是体型偏瘦,身材不太符合,可赵小锐对李逵实在太喜欢,非他不可,否则就走人。
导演只好答应他的要求,不过体重必须到200斤。
之后他就和臧金生一起增肥健身,两人每天光着膀子在走廊举哑铃,他还刻意瞪眼练眼神,把刚进组的王思懿吓得不行,几天不敢独自出门,这都在哪找的土匪演员?
武大郎(宋文华饰)
宋文华应该最出乎意料,也是最幸福的演员。
谁能想到,他竟然是剧组里功夫最高的一个,毕业于北京工人武术队,擅长多种兵器,还拿过几次武术比赛的冠军。
宋文华最初想演矮脚虎王英,可是导演看他一脸憨态,演不出,当场就拒绝了,转而建议他演武大郎。
宋文华一开始不愿意,没想到却成了最幸福的人。
导演要求他每天必须和王思懿手牵着手,因为要快速培养感情,而且也不用健身,陪着王思懿蒸馒头就行,弄得全剧组大眼瞪小眼,羡慕的不行。
林冲(周野芒饰)
林冲的选角,绝对是个创举,能看出导演对细节的处理。
原著中的林冲“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也有“小张飞”的说法,不过导演组认为,林冲的内心戏细腻,应该是个儒将,所以要选斯文人饰演。
最初预定的是李强,可是他看了梁家辉版林冲,觉得实在无法突破,最终选择了饰演西门庆。
后来就落到了周野芒头上,周野芒是上海人,也是剧组唯一一个南方人,本来一直演英俊小生。
进组那天,他剃光头戴墨镜,穿着一身精致白西装,与一众糙老爷们格格不入,大家纷纷怀疑,这种细皮嫩肉的“上海小开”也能演林冲?
周野芒也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一不会武功,二不是北方人,完全不搭呀,能演吗?
没想到换上戏服,格外引人注目,所有的怀疑全都烟消云散。事实证明,周野芒的林冲确实无人能力,演出了角色的多面性,将勇猛、憋屈、隐忍和懦弱展现的淋漓尽致。
扈三娘(大郑爽饰)
扈三娘是剧中女性角色中最英武的一个,选角时就定下基调,第一要有武术功底,第二要有姿色,经过层层选拔,最后选择了大郑爽。
当时,大郑爽风头正足,靠着电视剧《武则天》红遍大江南北,容貌不用多说,关键是她毕业于戏曲学院,练过多年京剧刀马旦,而且也演过京剧班《扈家庄》,可谓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在拍摄的过程中,大郑爽却差点被换角开除。
当时大郑爽片约不断,经常出去拍戏,有时候就难以兼顾这边,弄得张纪中大发雷霆,召开批斗会,决定要换角,甚至替换演员都进组了。臧金生是演员队队长,也和大郑爽合作过,赶紧个她发信息,连夜干回来,然后指点她赔礼道歉,这才没有换角。
之后大郑爽就听话了很多,凡事亲力亲为,有一次拍马戏还差点出意外受伤,留下了难得的经典。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有趣的选角故事,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感谢导演、幕后,还有这些演员的坚持和复出,才创造了这一难得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