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陈云 电视剧陈云婷

电视剧陈云 电视剧陈云婷

1993年,老首长陈云给中央写信,要求停播《陈云出川》,这是为何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陈云出川》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该影视剧以陈云为原型,讲述他在遵义会议后秘密出川的惊险故事。

这部作品一经上映后,引起了观众们的广泛好感,其收视率长期位居前三。

然而,正当大家期待接下来的剧情时,只播放到13集的《陈云出川》就此停播。

电视剧陈云 电视剧陈云婷

陈云

很多人想不通,陈云同志为国兢兢业业,奉献终身,谁敢停播有关他的影视作品?

实际上,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停播,是陈云同志亲自写信给中央领导人,央视才紧急暂停的!为何陈云要停掉这部剧?其中有何隐情?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剧的停播和一个曾和陈云同志共患难十多天的、名叫席懋昭的同志有关。

正是席懋昭和陈云那十多天的相处,使得当时陈云回忆起来,感慨万分...

重庆解放后,我党立马要求成立“11·27”死难烈士筹委会,对牺牲的每个人进行烈士评定工作。

经过一番审查后,评审委员会在331个死难者中确定236人为烈士,而其他95人未定。

时间来到1981年,当年一些未被定为死难者的亲属、领导、战友等纷纷来信请求要中央复查,中央组织部立马发出了复查工作,并指出:

“搞清这个问题,不仅是对死难者及其家属负责,也是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负责!”

四川省委接到指令后,立马对“中美合作所”中被迫害的未定烈士人员进行复查。

当时,一个从西康押运渣滓洞监狱的死难者席懋昭,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

渣滓洞

1983年年初,仪陇县委工作人员在核查席懋昭时,发现他本人所写的自传,其中有关于护送陈云出川的线索。

因时间久远,席懋昭的仍然没能确定下来,而护送“陈云出川”一事如果为真,那么,席懋昭的身份将重新被证明。

随后,仪陇县委亲自给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陈云同志写了一封书信,讲明了此事。

陈云同志接到仪陇县委的信件后,开始陷入了回忆中...

在他的印象里,当年长征时确实有一个同志护送过他,可时隔多年自己已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只依稀记得对方为灵关殿小学校长,爱人为该学校教员。

得到这一线索后,四川省委很快就查证:席懋昭曾在灵关村担任小学校长,其爱人在该学校担任教员。

随后,四川省委又为陈云寄去一张席懋昭的照片。

看着熟悉而陌生的面孔,陈云这才确定,当年护送他“出川”的同志中,确实有一人名为席懋昭。

陈云

紧接着,陈云写了一封七百字的亲笔信,充分肯定了席懋昭同志对革命的贡献,并强调,应该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收到陈云同志的证明信后,四川省委高度重视,于是,1984年追认席懋昭为革命烈士,并追记大功一次。

那么,席懋昭到底是何身份呢?

据记载,席懋昭是四川仪陇人,1912年出生,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15岁时考上仪陇中学,接受新式教育,在这里他思想进步,多次组织爱国学生运动。

1929年,席懋昭被反动当局抓捕,但途中他机灵逃脱,之后又来到成都天府中学求学...

然而,同年10月,因党组织内出现女叛徒,不少同志被迫害,席懋昭和党的联系就此中断。

1935年时,席懋昭决定投靠兄长席伦,在对方的安排下,他来到灵关殿小学担任校长。正是在这所学校中,他结识地下党员董守端,两人志同道合,一同宣传革命思想...

1935年6月,红军先遣部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并进入灵关。没多久,红军主力到达灵关场,并朝着夹金山走去。

然而,就在中央纵队即将从灵关去往夹金山时,陈云同志却在此时神秘消失,不少人甚至认为陈云同志牺牲。

其实,陈云接到了中央“泸定桥会议”的指示后,需要前往上海恢复白区党组织,并想办法同共产国际联系,汇报遵义会议的具体情况,以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在长征之时,反动派几乎破坏了白区所有的组织,而作为同共产国际联系的上海局也遭严重破坏,几乎暂停工作。

而陈云是江苏青浦人(今上海青浦),对上海风土人情均比较熟悉,且青年时期积极参加上海的工人运动。再加上他在白区工作时间长,地下工作经验丰富,因而组织上决定让陈云临危受命,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然而,从灵关到达上海多达数千里路程,再加上一路上均处在敌人的围剿中,想要突破敌人封锁线并不容易,如何保障陈云的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因陈云人生地不熟,且一口上海口音,如果没有人护送,恐怕很快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组织上经过一番考虑,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只加入红军六天的战士席懋昭身上。

原来,1935年5月下旬,席懋昭得知红军朝着天全县赶来,立马和党员魏守端拉起了一支游击队,他们拿着长矛、,同反动当局的民团作斗争,以迎接红军入城。

6月6日晚,席懋昭率游击队同红军先遣部队接头,并带路让红军躲过军的重兵把守,一路抵达灵关,也正是这一天,席懋昭正式加入红军。

这一年席懋昭虽然才二十三岁,但他已经是有着两年党龄且地下工作经验丰富、应变力强、立场坚定的老同志了。

六天之后,陈云同席懋昭以及另一位地下党员陈梁在一个简陋的屋子里碰面,他们三个人商讨去往上海的最佳路线:从灵关前往荥经县、雅安,抵达成都后再去往重庆,通过水路赶往上海。

尽管这个路线会绕上很多路,但能够避开大部队。

席懋昭以小学校长身份为掩护,而陈云决定以小学教员身份作伪装;另一名地下党员陈梁则伪装为商人。

恰巧,此时红军抓到了天全县教育局局长熊某,为了让陈云等人顺利出川,红军故意将这位俘虏放走,为的就是方便陈云等人演上一出戏。

这一天,天下着毛毛细雨,乡间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陈云等人刚好“撞见”一路狼狈逃窜的熊某,此时的熊某已浑身泥泞、神情慌张。

席懋昭见状,连忙走上前去,主动搭话:

“局座,你是怎么成这副模样了?”

熊某摇摇头道:

“还不是‘’把我抓住了,我运气好才逃出来。”

顿了顿,熊某疑惑道:

“你不是灵关小学的校长吗?怎么也在这里?你身边的两个人是谁?”

“前几天不是被‘霉老二’围住了吗?今天才逃出来,准备去往雅安躲风头。”

席懋昭无奈道。

席懋昭指指陈云、陈梁接着说:

这两位是我的远房亲戚,他们是做药材生意的,前几天刚到灵关就遇到‘霉老二’,生意也做不成了,只能赶紧回家。”

熊某听闻信以为真,顿时对陈云等人有了好感,于是几人一路翻山越岭、一起逃跑。

当时,每个小道都被民团设置哨卡,熊某是荥经县的大地主,且又是天全县教育局局长,因而每到哨卡,只要他亮出身份,民团查都不查就放行。

很快,他们顺利抵达荥经县城,因一路上聊得“投机”,也算是患难见真情,因而熊某热情招待他们,陈云等人还在熊局长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继续赶路。

就这样,席懋昭利用对周边地形的了解和熟悉,带着陈云走小路、山路,应付敌人的一道道岗哨盘查,辗转十多天才抵达成都城外。

此时的成都十分危险,蒋介石亲自坐镇,到处都是哨卡,戒备森严,稍有一些异常,特务、警察就会满城出动,路过的行人都要接受盘查,身份可疑的人都会被当成人。

满城的白色恐怖,让陈云等人心理压力很大,不过席懋昭在成都上过学,对成都的街道很是熟悉。于是,他带着陈云穿过大街小巷,避开闹市区、躲避巡逻的特务巡警,这才顺利进城。

接下来,陈云要去拜见刘伯承的好友、美丰银行董事胡公著先生,暂时和席懋昭两人分开。

很快,陈云就同胡公著见面,并拿着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的亲笔信,胡公著见了后,试探道:“你姓什么?”

陈云不卑不亢道:“我姓廖!”

暗号对上了后,胡公著将他接到室内,嘱咐道:“这两天成都风声紧,不能久留,你要抓紧离开这里。”

陈云点点头:“的确,大街小巷全是,稍有不慎就要掉脑袋,我就在这住上一晚,明天就出发。”

考虑银行是特殊场所,可能有蒋介石的便衣特务,为了不让人怀疑身份,陈云故意表现出大方的作态,出手阔绰,如给银行人员小费等。

就这样,整个银行的人都相信他是个大富商,甚至主动跑来献殷勤。

次日一大早,陈云托人前往春熙路31号的一家报刊内,刊登了《廖家骏启事》,内容为:

“家骏抵达成都时,路上遗失一个牙质图章,特此登报,声明作废。”

其实,这个启事是陈云和周恩来提前约定的暗号,他刊登启事的消息是为了向中央说明,自己已抵达成都、即将前往重庆。

随后,陈云和胡公著告别,并同席懋昭两人在约定地方见面,三个人随即乘坐汽车去往重庆。

到达重庆后,陈云又拿着刘伯承的信,按照上面的地址来到刘伯承弟弟刘叔禹的药铺。

谁知,药铺伙计却称老板不在,反复询问后,陈云决定去往刘伯承曾经的住所、刘叔禹的现住地。

其实,刘叔禹就在药铺后面,但他早就交代伙计,谁来了也不见,直接说不在即可。

当刘叔禹听闻陈云要去他家里寻找,想到哥哥刘伯承此前书信中所交代的事情,连忙朝着家里赶去,并同陈云等人见面。

在刘叔禹的安排下,他们三人在重庆住了下来。

刚安顿好,席懋昭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朝天门,买了一张数日才能去往上海的船票。

几天后的早上,陈云一行人来到码头,因考虑席懋昭是四川人,一口四川话容易暴露身份,陈云决定只身前往上海。

就这样,陈云同席懋昭依依不舍地告别。

随着轮船汽笛声长鸣,陈云开始了新的征程,并顺利抵达上海。

不过来到上海后,陈云发现上海白色恐怖愈发升级,已无法恢复白区的工作,他只能于1935年9月赶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长征、遵义会议等重大事情。

然而,和陈云告别后的席懋昭,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当他回到刘叔禹的药铺,准备收拾行李回去时,发现自己和妻子已是的“通缉要犯”,他这才意识到危险。

好不容易回到雅安,他碰上了灵关镇的村民陈大伯,对方称:“红军离开后,有人把你告了,现在你妻子贺伯琼被抓,员魏守端被打死,你还是赶紧躲一躲,不然难逃一死啊!”

席懋昭决定去往老家仪陇县躲避,谁知路上还是被抓,并和妻子席懋昭被关押在一个监狱。直到1937年国共两党关系缓和,他们这才成功出狱。

1937年9月,席懋昭顺利抵达延安,并整理了“陈云出川”以及监狱风波等全部细节,证明自己的清白。

同年11月,陈云抵达延安,在人群中他见到了当年护送自己的青年席懋昭。

见面后,陈、席两人双手紧握在一起,之后又多次见面交谈...

得知席懋昭的种种遭遇后,陈云对他不畏艰险、对党赤胆忠心的精神所动容,陈云因此还特意送了对方一双棉鞋和一听罐头,鼓励席懋昭继续努力。

两人尽管在一起共患难十多天,却结成了知己...

抗战期间,席懋昭被组织派往家乡四川从事地下工作,他在四川他积极打击豪绅和伪政权。

1942年10月,席懋昭因从事进步活动被捕入狱,1943年时被保释出狱,转移到泸定等地继续进行地下活动。

解放前,席懋昭被组织上派往芦山工作,但遭到了叛徒出卖,被敌特逮捕,不久后又秘密押至渣滓洞监狱。

然而,重庆解放前夕,特务制造了“11·27大屠杀”,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人员屠杀,三百多人倒在血泊中,席懋昭就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席康桥”于1948年9月出生,可席懋昭直到死前也没能和妻儿见面。

1950年,胡宗南率兵对西康人和进步人士追捕,席懋昭的妻子席珍只好带着儿子四处躲避,艰难度日,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直到1950年3月22日,泸定县解放,席珍母子才被救出。

此时,席珍已数年未能和丈夫见面,她委托人打听丈夫消息,等来的却是重庆军政委员会的一张证明:“席懋昭牺牲于渣滓洞!”

接到这张证明后,席珍痛哭流泪,但很快她就有了疑问,为国牺牲的席懋昭为何没有评为烈士?

其实,席懋昭的革命生涯中多从事秘密工作,采用的是单线联系,具体情况只有上下级了解。

重庆解放后,没人可证明他过去的革命工作,而政府对其并不了解,且当时形势紧迫,来不及详细调查。

再加上席懋昭的兄长席伦为军官,受其影响,席懋昭的身份问题一直没能解决。

不过此后多年里,席珍一直没放弃为丈夫正名,多次,希望能恢复席懋昭的烈士身份。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多次为子女讲述“出川”时的经历,对席懋昭一路上的护送感激不尽。

他也多次询问四川的同志,有没有席懋昭的下落,但一直没结果...

直到1983年4月,他这才得知席懋昭牺牲一事,且也知晓席懋昭的英雄事迹被埋没35年,他多次向四川省委、仪陇县委致电,督促抓紧落实对席懋昭英烈的复查工作。

1984年初,席珍前往北京时,想顺道看望陈云,但陈云正生病住院,她只能失望离开。

事后陈云知晓此事,随即致电席珍:“你有什么困难、要求,可以说出来!”

席珍摇摇头:“我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历史没有忘记席懋昭就可以了!”

后来,经四川组织部的复查,以及席懋昭本人所写的自传、陈云亲笔证明,四川人民政府正式将席懋昭追认为革命烈士,追记大功一次。

时间很快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省委组织部一个干部在整理席懋昭的相关资料时,意外找到“席懋昭护送陈云出川”的详细资料。

因“陈云出川”惊险而紧迫,故事性比较强,他决定将其改编为剧本。

写好后,该干部又将剧本拿给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

当制片厂工作人员收到《陈云出川》的剧本后,他们一致认为该剧本非常有意义,可传达陈云同志为党赴汤蹈火的崇高精神。

随后,制片方工作人员来到陈云家中,征求陈云儿女的意见。

陈家人起初并没有允诺,他们表示:“陈云同志一向淡泊名利,不赞同别人对他的宣传,此前《四保临江》剧本就被陈云拒绝!”

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陈云出川》这个故事鲜为人知,将其拍摄出来可为观众普及这一历史知识,同时也可弘扬革命精神,这是好事,你们意下如何?”

经过一番思考,以及工作人员的劝说,陈云家属同意拍摄这部剧,但他们并没有将此事告知陈云同志。

因为当时陈云已是八十八岁高龄,身体状况很差,患有严重的白内障、青光眼,唯一的活动就是收听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时事。

陈云家人不愿意打扰他休养,因而没和陈云提及此事。

得到陈云家属、秘书的准许后,峨眉电影厂就迅速开始了拍摄工作。杀青后,该剧很快就通过了广电总局审核,由央视播出。

《陈云出川》电视剧登上荧屏后,因其故事精彩、情节引人入胜,讲述了出川过程中的惊险和戏剧性,也展现红军战士的伟岸形象,因而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不过,陈云秘书、家属不愿意陈云操心,且此事也不违反原则,均选择隐瞒此事。

但有一天,陈云和新来的年轻小护士闲聊时,指着抽屉柜上的旧皮箱问:“你知道吗?这皮箱年龄比你大多了!”

小护士打量了一番,笑着说:“这是您出川时使用的皮箱吗?那确实大我很多岁啊!”

陈云听了后很是疑惑,连忙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我出川用的?哪里得到的消息?”

小护士连忙回答道:“《陈云出川》里,陈老你不就背着这样的旧皮箱嘛!”

陈云更加疑惑,问道:“什么《陈云出川》,这是什么?”

就这样,小护士将这部电视剧说给了陈云同志听,并称赞剧情太精彩了。

陈云这才知道峨眉电影厂以他的经历拍摄了《陈云出川》,他听了后有些不高兴,连忙将秘书叫过来,说:

“《陈云出川》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背着我拍了这么个东西?要知道我一直不主张搞这些,长征时期太多战友牺牲了,我的故事又算什么?”

随后,陈云又让秘书将剧本读给他听,听完后他随即摇摇头、眉头紧锁,称不能播放这么一部片子。

秘书急道:“这是依照你的真实经历拍摄的,干嘛要停播呢?”

陈云说道:“这部电视剧夸大了我的功劳,我自认为没有这些功劳,自己的成就是人民和党给的!”

随后,陈云立刻写了一封信给中央领导人,希望能够停播《陈云出川》。

在陈云老同志的请求下,当时的领导人当即指示下架这部电视剧,就这样《陈云出川》仅播出13集就停播。

尽管陈云不愿意播放《陈云出川》,可他对待老同志、共患难的战友从来没忘记。在他逝世前,曾多次告诫子女,一定别忘记四川的席家后人。

陈云长子陈元也是这么做的,他多次打电话给席珍,关心她的身体健康。2003年,陈元前往四川出差时,得知席家后人生病,亲自前去探望,并托人送去五千元。

作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核心领导,陈云同志却从来不高调,其本人在公众面前的知名度也不是太高,这一切都和他深藏功与名的精神有关。

他曾开玩笑道:“我一生只收两个人的礼,一个是主席,一个是总理,他们送给我的‘礼’都是棘手的事情。”

而这位身居高位的领导人,一辈子粗茶淡饭,在物质上从来没有追求。他有一身内衣,从解放战争一直穿到逝世,衣服上到处是补丁。

1994年,饱受病痛折磨的陈云,得知国家要建造希望工程,立马捐去五千元。

然而,1995年4月10日,和病魔斗争321天的陈云,永远离开了我们,终年九十岁。

但他留下来的积蓄不足四万元,可见他真正做到了人的无私奉献!

90年代,已经退休的陈云给中央写信:我请求立刻停播这部电视剧

1989年,邓小平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一段话:“我们中国现在要建立起第三伐的领导集体......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弼时同志去世后,又加了陈云同志.....”

也就是说,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实际就是毛刘周朱任以及陈云。

陈云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一个核心成员,同时,他也是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一个核心人员,陈云的特殊,就是他是唯一一位在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都是核心成员。

电视剧陈云 电视剧陈云婷

可是到现在为止,许多人对于陈云都鲜为人知,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两件事或许能够说明此事,第一件事,上世纪80.90年代,有关部门编了一本摄影画册《陈云》,按照当时的情况,这个画册要送给陈云看,陈云看后,就将这个画册压在了自己那里,没有同意发行,也没有说不发行,就一直压着。

另一件事则是,陈云曾亲自叫停央视停止播出关于自己的一部电视剧《陈云出川》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先遣部队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进入宝兴县灵关场,随后,中央红军翻越了夹金山,就在这个时候,时任中央军委纵队政委的陈云接到了中央的命令,中央通知他立刻停止长征,返回四川前往上海,然后再去苏联。

陈云去上海的任务是恢复组织,去苏联的任务是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的情况。

陈云是上海人,不会说四川话,而且对四川也不熟悉,当时是白色恐怖时期,这样最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为了使得陈云能够安全的到达上海,党组织决定派人护送陈云出川。

护送陈云的人叫席懋昭,时任灵关小学校长兼教导主任。

席懋昭是四川仪陇人,和朱德是同乡,1912年出生,20岁时,他加入了共青团,随后转为,此后,他历任成都北区区委组织干事,成华区委宣传干部等职。

1933年,席懋昭被派到邛崃、荥经等地从事地下活动,因叛徒出卖,席懋昭和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单枪匹马继续革命,直到1935年,他和党组织有了联系,不久,他来到灵关小学任校长。

红军到达灵关前,席懋昭发动群众为红军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35年6月12日,席懋昭带着陈云,以及另外一位地下党员陈梁出发,他们三人化装成教师和商人,其路线暂定为绕道荥经,再折回雅安,直奔成都,而后再到重庆。

三人刚离开灵关殿小学不久,就遇到了天全县教育局长熊某,原来,这是中央为了让陈云他们更好的能够出川,因而刻意将这位俘虏,故意放出。

陈云将此事告诉了席懋昭,席懋昭心里得知,迎了上去:“局座,怎么落得这个样子?”

随后,他向这个局长介绍,陈梁是他的远房亲戚,而陈云,则是一位做药材的商人。

这位熊局长信以为真,然后四个人同时上路,在这位熊局长的“帮助”下,三人有惊无险的来到了荥经县城。

他们不敢停留,第二天,三人再次启程前往雅安,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成都。

在成都,陈云为了减小目标,就单独前往联络点——美丰银行,找到了接头人胡公著,胡公著是刘伯承的好友,对于陈云的到来,他是早就知道的。

一天后,陈云与席懋昭,陈梁在商议好的地点会合,他们三人乘长途汽车前往重庆,刚到重庆,陈云就直奔一家药铺,找到老板,这个老板是刘伯承的弟弟。

他们在刘伯承弟弟的安排下,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几天后,陈云与席懋昭,陈梁告别,只身一人前往上海,6月,陈云来到上海,见到了潘汉年,他们整顿了上海的地下党组织。

随后,陈云搭船前往苏联海参崴,再到莫斯科见斯大林。

陈云到了莫斯科后,将中国换了领袖的事告诉了斯大林以及共产国际,共产国际表示赞赏,斯大林也肯定了中国的遵义会议。

席懋昭送陈云后,在去追赶红军的路上,被敌人抓捕,投进了监狱,后来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成功被释放,1937年,他前往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

1937年,陈云从苏联回到了延安,在欢迎他的人群中,他看到了席懋昭,非常高兴,第二天,他就请席懋昭详谈,知道了席懋昭送他离开后的情况,席懋昭离开时,陈云还送给他一双呢子拉链棉鞋和一听罐头。

席懋昭后来从党校毕业,回到了四川,他历任仪陇特支书记,观音乡乡长等职,他以这个身份继续做地下工作,1943年,由于当地土豪的告密,席懋昭被政府通缉,1948年,他被特务逮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1949年11月,特务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进行大屠杀,300多位员牺牲在了革命胜利的前夕,席懋昭就在其中。

重庆解放后,由于诸多原因,席懋昭并未被列入烈士的名单中。

1981年,中央组织部发出抓紧复查未定烈士人员的通知,四川省委开始查核席懋昭的政治情况,1983年初,工作人员发现一份席懋昭写的自传,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护送陈云出川的情况。

这个消息立刻传了出来。

陈云非常关心,他委托秘书复信四川省委组织部:一九三五年春,红军长征过大渡河后,中央决定我回上海恢复党的组织。当时我化装成小学教员,组织上派了一位担任天全县灵关殿小学校长的地下党员护送我.....因此可以断定,席懋昭同志就是当年护送我从灵关殿到成都、重庆的那位同志.......我认为,应当肯定席懋昭同志为革命烈士,并记下他在完成护送我出川这一党的重要任务中的功绩。

陈云的证明,使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1984年,党组织正式的追认席懋昭为革命烈士。

这一年初,席懋昭的妻子前往北京,陈云当时因病住院,事后,当他得知此事,立刻给席懋昭的妻子打电话:“大家都是老同志,你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说出来”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说了一句“只要历史没有忘记席懋昭就行了……”

90年代时,四川省委组织部一名干部在工作中了解到陈云出川的这么一段历史,后来他就写了一个剧本,后来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视剧《陈云出川》

此剧本经秘书和陈云家属商量,同意拍摄,未曾报陈云同意。

后来电视剧一经播出,就成为了热播剧,当时已经将近90岁的陈云不看电视,不知道《陈云出川》的播出,偶然有一天,身边的护士谈到此事,说:“昨天在电视里看到《陈云出川》,很精采!”

陈云很紧张:“什么《陈云出川》”

护士说了一下,随后,陈云又详细了解了这部电视剧,他找到秘书,认为不应该播这么一部电视剧,他立刻给中央写信,请求立刻停止播放这部电视剧。

正如1945年七大时陈云说的那样:假如你在党的领导下做一点工作,做得还不错,对这个功劳怎样看法?我说这里有三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

陈云一生低调,不愿意宣传自己,正是由于他的谦逊,使得关于他的报道、回忆文章,在他生前几乎都没有怎么宣传过。

有一次,邓小平对陈云开玩笑说:“大家封了我“总设计师”的头衔,我看这里也有你的功劳,你算是副总设计师吧。”

陈云说:“我们都是设计员,你才是总设计师”,由此可见陈云的低调和谦逊。

陈云不让宣传自己,但是他一直都记着席懋昭护送自己是有功的,1995年他临终前,还一直叮嘱家人,不要忘了四川的席家兄弟。

80多岁的陈云给中央写信,停播《陈云出川》这部剧,究竟为何?

1935年5月3日到9日,中国工农红时七天,仅仅依靠七条木舟,成功渡过江。此后,红军成功摆脱了压进深山峡谷的十万军队。

电视剧陈云 电视剧陈云婷

然而,在突围包围圈后,从云南转向四川挺进的新征程中,作为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陈云突然在行军队伍中不见了踪迹。

当时,部队里甚至传出了陈云同志已经牺牲的谣言。实际上,陈云是受了中央秘密指派,离开了四川、前往上海,展开组织恢复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名叫《陈云出川》的电视剧。该片制作精良,详细讲述了陈云出川过程中的故事。

但是在播出到十三集时,突然被下架停播。

陈云出川途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这些故事被拍成电视剧之后被央视停播了呢?今天就来详细聊聊,陈云秘密出川和电视剧《陈云出川》被停播幕后的故事。

在红军中央纵队从灵关出发,列队向夹金山前进的过程中,陈云突然接到中央的消息:停止长征,秘密离开四川、前往上海。

这则消息是来自“泸定桥会议”的决定。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成功夺取泸定桥后的当天夜里,中央召开了“泸定桥会议”。但这次会议在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上均没有记载。

在开始长征后,蒋介石除了对红军主力进行疯狂地围追堵截,还无所不用其极地在白区破坏组织。在当时,作为中央和共产国际主要联络站的上海组织,已遭受了蒋介石势力的严重破坏。需要及时重建在白区的组织,并且向共产国际汇报目前长征和遵义会议的相关情况。

那么谁来完成这项任务呢?一方面,执行人应该极为熟悉上海的环境;另一方面,此人需要有多年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经历。

陈云出生于江苏青浦(现在属上海青浦),对上海的风俗习惯十分熟悉;早年在上海积极参加过工人运动。

而且,陈云过去在白区展开工作中,陈云已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情报经验。

1933年,他来到中央苏区,不久后就担任了中央局白区工作部部长一职。在工作期间,对组织在白区的发展,陈云实现了颇有成绩的领导。

经过会议再三讨论,党组织选定了陈云完成这项机密工作。

为了保障陈云的人身安全,中央又安排了四川籍地下党员席懋昭护送他离开。

席懋昭,在两年前正式加入中国,在成都北区区委任过公职。一方面,他是本地人,熟悉四川的地势和人情;另一方面,他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

1935年6月,陈云从四川省天全县灵关镇启程。陈云和席懋昭在一所简陋的屋子里正式碰面。

席懋昭表面的身份是小学校长,陈云当天就易装成了小学老师的打扮。

经过商量,两个人决定,先从荥经县走到雅安,到达成都之后,再赴重庆。这样虽然绕路很多,但是能大概率避开军队。

从灵关镇到荥经,陈云和席懋昭淋着蒙蒙小雨、穿过山间泥泞小路。一路翻山越岭,多次成功避开了的追击军队。

在荥经,陈云又易装成江浙商人。他本身籍贯就在江浙地带,讲一口流利的方言;也对商人的活动很熟悉,懂各种行话;再加上多年地下工作的经验,乔装很成功。

席懋昭等其他人扮成随老板采购的伙计,发挥当地人的优势。几天后,他们顺利通过了雅安。

再从雅安继续前往成都的路程中,陈云和席懋昭昼夜不停地赶路。

在路途中,受到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审查盘问。

他们沉着冷静,都一一成功应对。在四五天之后,终于抵达了成都。

成都的情况更为严峻。当时,蒋介石正在成都。

大街小巷巡逻的特务和警察比平常多了两倍,整个成都陷入白色恐怖。

一辆又一辆的警车在大街上肆意横行,城中的百姓几乎被逐一排查,过城门的人群更是被搜身检查。

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几排的警察、特务都被派出到达现场。可以说,在这种环境下,若是稍稍留神泄露了身份,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时候,席懋昭的作用就体现了。

他曾来成都上过学,对成都的小街小巷都很熟悉。在成都,他聪颖地跟势力盘旋,保护陈云安全进入成都。

凭着刘伯承的亲笔信,陈云得以在刘伯承好友、银行家胡公著的家里暂时歇脚。

接着,陈云在成都《新新新闻》上刊登了一则遗失启事,“家骏此次来省,路上遗失牙质图章一个,文为廖家骏印,特此登报,声明作废。”遗失启事中廖家骏就是陈云本人。

陈云发布这则启事是在遵守出发前跟周恩来的约定,向中央传递以成功到达成都的讯息。

次日,陈云一行人便离开了成都,马不停蹄地前往重庆。

成功到达重庆后,又带着刘伯承的亲笔信,几经辗转找到了刘伯承的弟弟。一行人在刘家安心休息了几天,在这期间陈云买好了通往上海的船票。

前往上海当天,席懋昭护送陈云离开四川的使命就要圆满完成了。他坚持要将陈云送到码头,看着他离开。在重庆码头,两人依依不舍地告了别。

伴随着轮船汽笛的一声长鸣,陈云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江雾中。

成功抵达上海后,却发现上海白色恐怖升级,已经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单从上海报纸的叛变声明,陈云就看到了七十多个熟悉的同志。

地下党组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陈云根本无法展开恢复工作。1935年9月,在接收到中央指派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电示后,陈云转赴莫斯科。

在会议上,向共产国际报告了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

在护送陈云顺利离开四川省之后,席懋昭走了十几天,径直回到了雅安。

在回家路上,被同乡老伯告知,有人向揭发席懋昭是。席懋昭现在已经家破人亡,回家等同于自投罗网。

席懋昭决定回老家仪陇县避一避,没想到在返乡途中还是被敌人抓捕了。

1937年3月,直到国共两党形成统一战线,席懋昭才被释放。

在监狱里,整整被关押了一年零八个月之久。

重获自由之后,席懋昭积极地试图跟党组织取得联系,一直没有成功。看到《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陕北之行》后,他才得知此时中央红军已经到达了延安。

于是,席懋昭和另一名党员一同上路,转赴延安。

1937年10月,两人成功与党组织取得联络。

席懋昭根据回忆整理了送陈云出川的全部材料和陈述监狱风波的具体细节,向党组织证明自己的身份。

确认了席懋昭政治纯洁性后,将席懋昭送到中央党校第十三班进行培养,并且恢复了他的四川籍党员身份。

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省委组织部的一位公务人员在整理人事材料时,注意到了席懋昭护送陈云出川的描述材料,很感兴趣

再加上整个材料很有故事性,这个干部就以这个材料为原型,改编成了剧本。

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在1958年12月成立,在中国西南地区是最著名的电影制作公司。

在改革开放之后,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题材主要围绕宣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正面响应改革、改革带来的负面思想问题等。

收到四川省委干部写的《陈云出川》剧本,制片厂认为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很有意义。

陈云出川的故事本身就罕为人知,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而且,通过向观众讲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故事,可以传递中农红军的精神力量,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崇高品德也会有重要作用。

经过商量,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取得陈云家属和秘书的同意之后,就着手拍摄工作。在拍摄结束后,片子顺利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审核。电视剧《陈云出川》在中央电视台上映了。

但是这件事情,陈云本人并不知晓。

1993年,陈云即将迈入耄耋之年。他视力下降很快,不但患有青光眼还有白内障。

一般而言,他不收看电视节目,而是保持原来的习惯—通过收音机收听新闻,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有半个小时的中央新闻。

也就是说,如果身边的人不告诉陈云电视节目的有关内容的话,他不可能知道电视剧《陈云出川》这件事。

陈云的家人和秘书不想他为难,因为也不牵涉原则问题,就一直没有跟他提这件事情。

直到,一位新来照料陈云的女护士心直口快,向陈云泄露了这个秘密。

她随口跟陈云聊到,昨天晚上一家人看了《陈云出川》,剧情非常精彩!

陈云听后,一头雾水,忙问道,“什么《陈云出川》?”护士又跟他解释了由他的真实故事改编成了电视剧这件事情。

陈云很震惊,把秘书叫来跟前,询问详细的情况。秘书把剧本拿给他之后,陈云认真看了一遍又一遍,思来想去都认为上映这样歌颂自己的电视剧不妥当。

陈云亲自写信给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停播电视剧《陈云出川》。在总书记的指示下,中央电视台下架了这部仅播出了十三集的电视剧。

无独有偶。

同时期,一部名叫《荣氏兄弟》的电视剧也遭遇了这样停播风波。

荣毅仁作为荣氏后代,坚决抵制用电视剧创作的形式称颂荣氏家族。当时,中国大陆热播着台湾的电视连续剧《八月桂花香》。

江浙一带的观众愤愤不平:胡雪岩平生热衷财权交易,分明是趋炎附势的小人,通过电视剧这种大众传媒反而名声盖过了兢兢业业的荣德生。

一来,《八月桂花香》已表明这种商人题材有市场;二来,荣氏家族的故事更有传颂的意义。江浙两地的电影制片厂纷纷拍摄了电视剧《荣氏家族》和《荣氏兄弟》。

1993年,荣毅仁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在制片厂联系到他时,他作出严厉的拒绝:首先,不看剧本;再次,没有经济赞助;最后,拒绝任何方式的支持。

如果地方电视台执意要拍摄荣氏家族相关题材的话,那就由地方电视台的领导全权负责,后果自担。

在这样雷霆指示下,所有以荣氏兄弟为主题的电视剧一时全部主动下架,尚在创作的电影脚本也不了了之。

已经通过广电总局审核的《荣氏兄弟》也主动申请,从首播日程表中移除。

陈云为什么一定要停播电视剧《陈云出川》呢?

他曾经写过的一个条幅能够给出答案:“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

陈云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交付给了中国的建设。

他为新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生活中为人十分低调,淡泊名利。一直以来,他都避免抛头露面。

对于无关紧要的场面活动,如果允许不出席,他都尽量不出席不参加。对于赞美他的通讯稿,只要被他看到基本都会被拦截下来。

1945年,在七大会议上,陈云提问,假如一个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做出了一些不错的工作,那么这个功劳应该归谁?

陈云认为这个问题包含三个因素:首先是人民的力量,再次是党的领导,最后才能轮到个人。这三者的次序完全不能颠倒!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由于五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在生病休养,七届五中全会决议让陈云代理书记职务。

对于宣传和待遇方面,陈云坚决要求自己不能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个书记是同等级别。

工资定级时,财政部门给五大书记定的是一级标准,陈云申请把自己改成二级。

对于苏联政府给中央五大书记每人赠送的一辆小轿车,陈云坚持自己的轿车应该被退回。

党的八大之后,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出版的《红旗飘飘》丛书需要给每个中央领导人登一则小传,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同意了,只有陈云始终没有同意。

不过,在处理有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时,他总是毫不退怯,积极挺身而出。

即使遭遇了低谷期,他也能处变不惊,沉着镇定。

1982年,工作人员在编辑陈云文稿时,他专门嘱咐道,所有的功劳是集体的,不是他一个人的。

他要求在后记中标明,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的主持工作中,集体成员辛苦调查研究、讨论分析后上报党中央批准,才作出了所有的重大决策。

陈云要求停播《陈云出川》电视剧,不希望文艺工作过于宣传自己。不过,他自己牢牢地记得这次经历。特别是对席懋昭一路护送自己的安全,陈云非常感激。

他只是选择了更为低调的方法来纪念和表达感激。

席懋昭革命烈士证明书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在军队制造的残酷大屠杀中,席懋昭不幸牺牲。

1983年4月,陈云得知席懋昭牺牲的消息时,席懋昭的英烈事迹已经被埋没了三十五年之久。陈云多次向四川和席懋昭老家的仪陇县致电,督促委员会对席懋昭英烈事迹的复查情况。

终于在一年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席懋昭追认为革命斗争的烈士,并且追记大功一次。在中国现代革命的史册中,席懋昭的功绩得以被光明正大地记载下来。

直到陈云逝世,他常常叮嘱自己的儿女,“不要忘了四川的席家兄弟!”

席懋昭去世后,他的妻子席珍一直在四川省泸定县工作,先后任职过县妇联主席、县法院院长、县政协常委。陈云的长子陈元经常打电话问候她的健康。

2003年,陈元去四川出差,听说席家后人生病的消息,特意到仪陇县去探望,后来还托人捎去五千元人民币生活费。

陈云和席懋昭在革命中建立的深厚友谊,在陈云的多次告诫中,延续到了下一代。

参考资料:

《电视剧<荣氏兄弟>和<陈云出川>内幕》顾育豹

《陈云为何在长征路上神秘“失踪”》余玮

《席懋昭护送陈云出川》李崇刚

《陈云拒绝宣传个人》吴志菲

峨眉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创作三题》宣宁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