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电视剧;海的尽头是草原电视剧

草原电视剧;海的尽头是草原电视剧

草原电视剧;海的尽头是草原电视剧

上世纪60年代初,一场自然灾害席卷大半个中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江南地区出现大批弃婴。眼看着育婴堂的米粮即将见底,周恩来总理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达成共识,将部分江南地区的弃婴、孤儿带到草原,由内蒙古牧民抚养。善良的草原牧民积极伸出了援手,并且许下“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感人承诺。这批被善良的草原额吉、阿爸悉心抚养长大的汉族孩子便被称作国家孩子。

真诚的情感与无私的奉献,总能打动一代一代人。近期,“三千孤儿去草原”的大爱传奇又一次被搬上荧屏。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国家孩子》,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位居前列。“震撼的电视剧,更震撼于那段确有其事的真实历史。”有网友如此评论。不少起初陪伴父辈观剧的青年观众,由此了解到了这段历史,并为剧中人湿了眼眶。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孩子》中的主人公之一乌兰的角色原型,正是前不久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草原额吉”都贵玛老人。当年,年仅19岁的都贵玛,承担起28名江南孤儿的抚养任务,她是一批无私草原父母的代表。

平凡的民族英雄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是文艺作品取之不竭的题材宝库。

三千孤儿的命运改写,源于草原民族的忠诚担当和中华民族的守望相助

电视剧《国家孩子》以四名从上海启程、由同一趟火车送到草原的孩童为主角展开。以国家孩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不少,《国家孩子》发挥了电视剧长篇幅的载体优势——故事线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细腻展现了国家孩子从最初远离家乡的排斥、迷茫,到融入草原生活的心路历程。带给孩子家庭温暖的,正是草原父母坚韧的爱与无私的奉献。

剧中,草原额吉乌兰与上海孤儿小鱼的故事,感动了不少观众。

因为亲人的突然离世,年幼的小鱼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从此不再开口说话。心病还需心药医,为了让小女孩开口说话,乌兰像母亲一般无微不至地照顾小鱼。渴望亲情的小鱼,也逐渐将乌兰视作自己的母亲,甚至在梦中都练习着“额吉”的发音。

突然有一天,书记为小鱼找到了更为合适的收养家庭。乌兰不舍,却又希望小鱼能获得更好的治疗。就在送走小鱼、乌兰转身离开的瞬间,小女孩第一次哭着喊出了“额吉”。

正是这一声“额吉”,让乌兰再也放不下这个小小的身影,从此,这个未婚的年轻姑娘,放弃了爱情与事业,一心照料并无血缘之亲的孩子。

文艺作品离不开艺术加工,这份真挚的付出却不曾掺假。

乌兰的原型都贵玛,就是用温柔的爱和宽广的胸怀,给了江南孤儿第一个家。当年,19岁的都贵玛被招进了临时保育院,还未结婚生育的她,便要夜以继日地承担起照料28名儿童的任务。孩子经由都贵玛悉心照料习惯草原环境后,再被一个个新家庭接走继续抚养。对这位草原额吉来说,每一次与孩子分离,都是骨肉分离般的痛苦。她说:“我从心里爱他们,也真心感谢他们,让我体会到了做母亲的快乐。”

如果说28名孤儿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都贵玛的温柔善良,那么三千名江南孤儿的命运改写,则源于草原民族的忠诚担当和中华民族的守望相助。

《国家孩子》中,感人的情节不少:刚到草原的小男孩因水土不服病倒,牧民深夜骑马奔波几十里找来大夫,自愿为孩子输血的村民甚至排起长队;为了,牧民自发熟背“领养手册”,有人为了让孩子喝上新鲜牛奶,特地买来了奶牛;负责管理保育院仓库的蒙古族大叔,从没给自家孩子拿过一块糖果……草原父母们知道,国家孩子四个字背后是更大的责任,更宽广的爱。

草原不仅哺育了孩子,更教会他们豁达、感恩与爱

《国家孩子》的故事是从国家孩子长大后,欢欢喜喜踏上回乡寻亲之旅展开的。成年后的归乡寻根与年幼时来到第二故乡的故事穿插进行,形成叙事看点,更凸显出创作者的亲情思索——当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孤儿的孩子决定重回故乡,并非为了责难亲人,而是在找到终身归宿后,能坦然面对来处,积极开启一番自我探寻的旅程。因为,草原不光哺育了孩子,更教会了他们豁达、感恩与爱。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孩子》会在同类作品中另辟蹊径,从受恩惠的孩子的视角展开,不遗余力呈现他们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中,四名江南儿童被不同的家庭收养,开启不同的人生,却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哺回报草原的道路。扎根草原的他们,有的成了富裕的商人,有的成为心系百姓的政府官员,有的则是医者仁心的医疗工作者。被草原父母的爱哺育成人的他们,最终都开启了无愧于养父母,无愧于自我的坦荡人生。

“报答”也是现实中,国家孩子常常提及,并用心血与精力践行的词汇。

为了照料六名国家孩子,草原额吉张凤仙终生未育,给孩子们吃馒头,自己却只啃窝窝头。她悉心培养出的孩子个个有出息,有的走进了大学校园,有的参了军,但他们都选择重回草原,成为草原建设者。

当年被草原夫妇收养的国家孩子通嘎拉嘎说,自己虽然是被收养的,但养父母的悉心呵护从未让她感到情感上的缺失。嫁给蒙古汉子,在当地开支散叶的她,还与其他一些国家孩子一起设立了“爱心基金”,专门用来帮助困难的少数民族孩子与牧民。

图片综合自网络,使用这些网络图片是为了内容被更多读者看到,如有侵权立即删除。作者:张祯希编辑:张祯希责任编辑:邵岭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