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看台 | 突然更新社交平台,李云迪也解封了?
12月6日,自去年因嫖娼被拘留而就此淡出公众视线近400天后,钢琴家李云迪更新了社交平台动态,发布了一条钢琴演奏视频,并简单配文“永垂不朽”,网友秒懂。李云迪演奏的钢琴曲是《舒伯特小夜曲》,长者生前曾演奏此曲。这是李云迪以自己的方式在缅怀逝者。
(资料图片)
同时,网友也有另一个好奇:李云迪复出了?
李云迪至少在三家以上的平台以个人账号名义发布了这段演奏视频。整个演奏过程里,李云迪身着深色服装,没有露面。评论区的诸多网友有各种表态,有人回复了一个问号“?”最能代表大众心态。
失德、违法艺人遭到封杀已成惯例。过去这些年,不管是名气颇大的一线演员还是略小众的摇滚歌手,一旦违法,其演艺事业几乎被打入冷宫,只能转到幕后。但有人不认可这种现象。在遭受了应有的法律制裁之后,艺术家难道还要承受被永远封杀的代价?
这种现状能改变吗?就从李云迪这段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钢琴曲开始?
严格说来,这并不算“复出”,李云迪个人的社交媒体并未被封号,他的演奏与商业演出丝毫无关,他只是在表达个人情感,这是他应有的权利。不过《凰家看台》注意到,李云迪在国外已经“复出”了。据澳大利亚悉尼的网友爆料,李云迪的名字出现在2023年音乐会受邀演出的嘉宾名单上,悉尼音乐厅的大屏幕上也出现了李云迪的照片。
可见,相比于李云迪在国内引起的争议,国外演出市场对于这位艺术家的看法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一名钢琴演奏家没有丢失他的舞台,他身上最重要的社会属性依然存活着。
任何地方,国有国法、行有行规,这个前提是存在的。不过李云迪在国内已经受到国法制裁,他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国法,而是行规。比起严肃的国法,行规难道更苛刻吗?行规的出发点又是什么?
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对“犯错艺人”、“劣迹艺人”的明确表态中,有“暂停播出”、“予以一定期限的联合抵制”、“严禁出镜”、“不得邀请”等诸多说法。舆论在解读这些要求与规定时,也表达出“不一棍子打死”的说法,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部分“失德艺人”一个机会。
当然国内的行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某种“民意”交织在一起。尝试复出的“犯错艺人”能够重新站到演出一线的几乎没有,因为行业部门有时候会被来自民间的某种“道德正确”绑架。
比如,因吸毒而遭禁演的民谣歌手宋冬野,在过了禁演期之后,在一场合法演出开始之前遭遇举报,而后演出被取消。他认为法律和行规都已经允许他演出,但有观众不允许他演出,这导致他一怒之下发了一篇公开信控诉“举报”,反而遭遇更大的舆论危机,进一步遭封杀。
其实行业主管部门不该完全被所谓的“民意”牵着鼻子走,他们更应该从高屋建瓴的角度去管理、维护、建设这个行业。更何况,有时候那些激烈的表达并不意味着就是“民意”。演出市场,真正的民意是可以用购票数量来呈现的,网络上的举报信和非议,未必是民意。
基于现实环境和阻力,从操作层面来讲,“失德”艺人要复出,需要制定更谨慎、更合时宜、更聪明的步骤——你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高明的公关步骤。李云迪在12月6日这天发布一段演奏视频,未知其主观动机,但从客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
可以举另一个例子作为参照:全球瞩目的2022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美国演员摩根•弗里曼与卡塔尔半身男孩阿尔·穆夫塔进行了一段名为《召唤》的演出。没错,就是那位几年前被多位女性指控性骚扰并被迫公开道歉的弗里曼。私德问题曾经导致的人设崩塌,海外女权运动的汹涌澎湃,也并没有妨碍摩根•弗里曼出现在如此重要的演出场合。
纵使中外文化背景不同,但对艺术的需求终归还是相同。对于“污点艺人”,还是应该把法律交给法律,把行业交给市场。把道德还给自己。
作者:昊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