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伊能静的小作文,让所有人闭上了嘴
前不久,恩利参与创作的两件艺术品入围苏富比拍卖,妈妈伊能静激动地发布了一篇小作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很难得,留言区全是好评。
长久以来,伊能静喷薄的表达欲总是伴随着争议,你褒我贬,你贬我褒。
恩利更是颠覆了网友对于星二代的想象,他穿衣尺度大胆,风格另类,常常挑战普通大众的审美禁区。
这回母子俩怎么就双双风评逆转了?
先说恩利。
他入围的苏富比,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知名艺术拍卖行之一,被誉为“世界艺术品收藏风向标”,曾经拍出过很多享誉世界的艺术品。
这次拍卖,同场竞投的是村上隆、草间弥生、达明赫斯特、奈良美智等当代艺术领军人物,恩利入围且最终成功落锤,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
他入围的两幅作品分别是赛博庞克系列#686 ,和“艺术是神的机器”,最后成交价格是302,400港币和378,000港币
也是有了这样重量级的成绩作为前提,伊能静的小作文才显得有理有据,大家才有兴趣去了解一个“非常规”孩子的成长之路。
她说起恩利的优秀,“雅思八分,成绩多数拿A,他鞭策自己比谁都严格。”
恩利成绩优异,18岁被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大学录取,会写作、画画、跳舞、拍短片、写小说、设计服装,都是网上随便翻翻就能看到的信息。
他画的爸爸妈妈
但这些内容比起“伊能静儿子穿女装”的谈资,实在太寡淡了。
化着大浓妆,戴着假发套,v领小黑裙;粉色纱裙配上粉色桃花妆。
各种风情万种的女装扮相,把恩利推到风口浪尖,他们骂他性格古怪、性别失调;是“变态”,心理有问题,各种恶语相向。
最后又揣测原因,一定是父母离婚,亲情缺失才导致他变得“不正常”。
当吃瓜群众对着一张照片编故事的时候,这个刚满20岁的少年已经创立了自己的中性彩妆品牌,出现在在香奈儿的仿妆活动上,对于时尚很有自己的见解。
他也搭建了自己的艺术团队,参与完成了200公分的红皇后雕塑。
红皇后穿着华丽的服装,脸上仿佛小丑却又高贵的妆容,带着一种无畏,正要走向舞台。
伊能静在给儿子的庆祝文里写:
“画画、弹钢琴、拍影片、作词作曲、摄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外在的养分。他总是说:既然生命是个体验,他可以选择活在他人的眼光,也可以完全奔赴梦想。
他一直是一个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会努力争取的孩子。”
伊能静争议很多,但在母亲这个身份上,真的很难挑刺。
当恩利的女装造型引发争议后,他第一时间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你会不会受伤,我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我要不要永远关掉社交网络,不再发任何动态。”
伊能静制止,“你不需要承担,来自于父母职业上带给你的任何东西。我觉得大不了,我就不做这个行业了,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
当恩利的喜好遭遇了来自家人的极力反对,伊能静却坦然鼓励恩利:
“你是自由的。你完全可以做你自己。这不但不会影响到我们,而且你会让更多人知道,自由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别人做自己是非常珍贵的。而父母尊重孩子做自己,也是非常珍贵的。”
这两年流行“精神富养”的说法,比起物质上的娇惯,让一个孩子习得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更长远有益的财富。
而自信,不正是从在微小的生活细节里感受到被父母尊重、珍视开始的吗?
让他成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精神富养啊。
伊能静从未缺席过恩利的成长,她陪着他旅行、看画展,拍各种各样搞怪的照片。
恩利18岁,是伊能静在内心约定好的告别时间。
在孩子未成年前,她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成年后,他需要的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于是生日当天,伊能静陪儿子切完蛋糕后就离开了,离开前还给儿子和朋友备了点酒,然后把整个party留给他。
那次她为儿子写下这样一句话:
“得体的退出,是我对你最大的爱,但你要记得,只要你回头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
伊能静从不干扰恩利的自由,只是不停招手不停替他加油。
尤其可贵的一点,是伊能静在面对恩利喜欢穿女装,和备受外界猜测的性取向问题上。
多说一句。
伦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电车难题”。
一辆电车失控了,控制改道的拉杆就在你的手边。假如你选择不扳拉杆,电车就会撞上被疯子绑在轨道上的五个人;假如你选择扳下拉杆,电车就会改道,五个人会活下来,但另外一条轨道上的一个人会死。
此刻,你该怎么选?
多数人会选择扳下拉杆,毕竟5:1的现实摆在那里,本质上,人都要作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但樊登老师举过一个例子:他们小区业主群里,一位年轻妈妈拿这个故事问她二年级的女儿,小姑娘斩钉截铁回答:不能扳。她的理由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都可能是孤独躺在铁轨上等待处置的那“一个人”。
任何人在某个情景下,都可能会变成少数人。
就比如那些“不像男孩的男孩”,不应该被“大多数人”口诛笔伐处决。
身处小众群体的人,来自亲人的理解和来自外界的尊重,都是他们活下去、走下去的支撑力量。
爱出者爱返,伊能静也在恩利那里获得了难得的支持。
她想去参加《浪姐》时,一直犹豫不决,“家人都反对,要隔离、要离开米粒、要牺牲儿子离开我去国外读书前的相处时光。”
在她打算放弃时,恩利非常坚定地鼓励妈妈,“去吧,对我们来说就只是人生的四个月,可是对妈妈你来说,可能是下辈子新的开始”,“你支持我们做自己,我们也一样希望妈妈不要为当妈妈放弃。”
后来伊能静在节目里的初舞台,特意选择了儿子作词作曲编舞的作品《你说要我爱你》。恩利陪她练习,给她加油,两个人有种不同于平常母子的奋斗情谊。
步惊云在《脱口秀大会》说过一个段子——
“孟母做了这么多,谁记得孟母全名啊,孟母她都不姓孟。
那些优秀耀眼的人,都有一个叫不出名的妈,但我很幸运,起码你们知道了我叫步惊云。”
所谓的得体退出,不仅是成全孩子,也是在成全自己。
当我们不把自己的全部人生押注在孩子身上,自然也不用背上沉甸甸的母职的壳。
尹建莉老师说,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的独立,越早越好。
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儿,既让孩子的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尊重、爱和退出,才能成全健康而温暖的亲子关系。
最后分享一段海桑的诗,来自《写给女儿的诗》: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