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双城记-电视剧双城记演员表介绍

首页 > 娱乐 > 八卦 > 正文

电视剧双城记-电视剧双城记演员表介绍

【双城记62】第一次坐8:18的新城快线,人有点多,但我却迟到了

今天星期五,没有7:06黄冈西到武汉东的「新城快线」,本来打算开车去上班,想了一想,往返一趟太费钱了,还是坐「新城快线」省钱一点。

第一次坐8:18黄冈西-武汉东的「新城快线」,还挺兴奋的。以前早上出门时,路上没有什么车辆,而今早在公交车站等车时,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接踵而过,比6:30的道路热闹多了。感觉这个时候,城市才真正睡醒了。

电视剧双城记-电视剧双城记演员表介绍

在黄冈西站「新城快线」候车厅等车时,三边的座位都快坐满了。有些乘客喜欢以最快的速度进站,早早就在检票口排起队来,准备检票上车了。

今天等车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当车站里播报的铃声响起时,好多乘客立马起身,很自觉地排队起来。一开始我还以为会播报“检票进站”了,但实际却播报的是“耐心等候”。看来火车站里“检票进站”的语音播报,已经深深刻进候车人的骨子里了,形成了反射弧。一个铃声就能形成应急刺激,主动起来排队。

今天赶车时,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精气神很好,第一次来坐「新城快线」去武汉探亲,以前都是家人送、或者打车出行。今天却很执着地要乘坐一下「新城快线」,想体验一下新的列车。

在车上时,旁边的一位老人,在自己孩子的陪伴下,预约了武汉医院的医生去看病。自从开通了「新城快线」后,不少看病的病人,都会选择这辆列车,毕竟会比城际、动车便宜8元,能省一点是一点。

下车时,看到了一群年轻的面孔,很青春、有活力。看来,不少学生都会乘坐「新城快线」去武汉旅游了。

「新城快线」到武汉东站时已经8:46了,中途在铁轨上停留了一会,应该是给其他列车让道。

下车后一路快走到地铁站,转2号线,上车已经8:46了,最后到公司都9点多了,妥妥地迟到了。列车要是能早点发车就好了,还能卡点上班。

8:18这趟「新城快线」,不太不适合上班,很适合出游、探亲、看病。

以“天津”之名——中法百年“双城记”

视频加载中...

这是一个跨越欧亚大陆的双城故事,中国天津和法国阿尔贝的友谊历经百年,又携经贸之手,唱响跨越千里的“双城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对法国阿尔贝造成重大损害,毁掉了阿尔贝很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天津同其它城市一道,为阿尔贝的重建提供了援助。

电视剧双城记-电视剧双城记演员表介绍

1918年,天津各界代表和各国驻津领事商定在津成立欧战协济会,对协约国募捐筹款。阿尔贝得到来自天津的捐款并用于修建了一所医院和一个儿童食堂。为表达对天津人民的感激之情,1920年,医院前的街道被命名为天津街,使其成为中法友谊的象征。

作为欧洲飞机制造研发公司空中客车在亚洲唯一总装线所在地的天津,近年来不断迎接空客、施耐德电气等法企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法国外资正在持续加码这个港口城市。而中法的“友谊之花”也在更多的中国城市开花结果。

2024年,中法将迎来建交60周年,在今年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来华出席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特别代表、前总理拉法兰表示,期待以明年重要议程为契机,打造深化法中友谊的一年。

监制:冯俊扬 吴黎明 严明

统筹:闫珺岩 杨骏 唐霁 李鲲

记者:王晖 张宇琪 陈毓珊 邢建桥 孙鑫晶

编辑:王沛 王丰丰 鲁豫 杜逾舸 淡然

新华社国际部 天津分社 巴黎分社联合制作

香港故事|剧作家何冀平的京港“双城记”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香港5月12日电 题:剧作家何冀平的京港“双城记”

新华社记者 陆敏

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40多位港澳作家组团近日“回家”。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剧作家何冀平接过主办方赠送的证书,上面印着这样一句话:“您以优秀作品,点亮万家灯火;我们以文学名义,向您致敬”。

35年前,她在声名鹊起时离开北京南下香港。有媒体关注地发问:“一个离开自己乡土文化的作家,还能写什么?”她也曾迷茫地问过自己。今天,她纵横话剧、影视、戏曲多领域,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金牌编剧。

记者在香港见到何冀平,眼前的她知性大气,还有几分港风的精致。一开口,京腔纯正,粤语流利。她说:“到香港35年,我多了一个故乡。京港两地的文化滋养了我。”

电视剧双城记-电视剧双城记演员表介绍

北京人艺奠定艺术创作的“格儿”

何冀平人生的第一部戏是在陕北的打麦场上演的。

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下乡知青们自己编排节目,17岁的北京知青何冀平写了个独幕喜剧《运肥记》。夜晚的打麦场是舞台,一根铁丝吊着十几盏油灯就是照明。演到紧要处,一阵大风把油灯扑灭。老乡们赶紧跑回家,把过年才舍得用的马灯拿出来,马灯有罩子,不怕风。

那一排马灯,照亮了乡亲们看得津津有味的笑脸,也照亮了少女何冀平懵懂的创作梦。

此后,无论当工人还是上大学,她始终笔耕不辍,毕业分配进了艺术家云集的北京人艺,成为一名职业编剧。

1988年,37岁的何冀平创作的话剧《天下第一楼》在北京人艺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该剧以北京全聚德烤鸭店为原型,描摹民国初年的京城众生相,道尽乱世沧桑。此后,北京人艺演出该剧超过500场,与《茶馆》《雷雨》一起成为经典剧目。

当时北京人艺的院长是曹禺,她所在的剧本组组长是于是之。他们对后辈何冀平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何冀平记得,于是之看剧本时会把自己关进屋子里,不接电话不见人,看两遍后才在剧本抬头的空白处,用铅笔写下意见,“意思就是你随时可以擦掉”。

当时正在住院的曹禺看了《天下第一楼》剧本后,专门从医院出来,请她和导演到家里去,从下午一直聊到天黑,后来还连看了5遍排练。她说:“在他们心里,艺术永远是第一位的。”

今年春天,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展览室,何冀平站在曹禺的书桌前“走不动了”,往事历历在目,“就在这张书桌上,他为《天下第一楼》题写了剧名”。

虽然只在北京人艺待了7年,但老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她的一生。她说:“所以我不管写什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绝不会低俗,‘格儿’得一直在那摆着。”

香江岁月练就“十八般武艺”

1989年,为了与家人团聚,何冀平告别北京南下香港。在这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的新环境,一切要从头开始。她供职于一家电影公司,曾一连写了6个剧本大纲,都没获采纳。

1991年,北京人艺到香港演出《天下第一楼》,香港导演徐克看完戏连夜找到何冀平,邀请她参与创作电影《新龙门客栈》。彼时的何冀平连粤语也听不明白。她用小录音机录下导演的话,回家请先生翻译。

《新龙门客栈》一炮而红,何冀平也因此走进了快节奏、商业化的香港影视圈,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先后创作出《新白娘子传奇》《龙门飞甲》《明月几时有》等影视佳作。

1997年,何冀平应邀加入香港话剧团,重归舞台。她创作的第一部话剧《德龄与慈禧》叫好又叫座,奠定了她在香港剧坛的地位。这也是第一部走进国家大剧院的香港剧作。

太后慈禧与留学归来的少女德龄,一中一西、一老一少,用话剧的形式展现她们交往的这段清史,是何冀平多年前就有的想法。“在香港亲身感受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后,我才算真正找到了落笔点。这是香港戏、香港风格,这种视野和创作的开拓,可以说是香港文化赋予我的。”

尽管跨界高产,何冀平最爱的还是话剧。“当我的创作重归舞台,内心的感受无法形容。有人担忧戏剧会消亡,我说不会。因为舞台艺术是人与人情感的直接交流,这种现场感染力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她说。

京港文化滋养形成独特创作视角

曹禺说过,好戏不是掌声,不是笑声,是观众带着思考走出剧场。这话对何冀平影响至深,也成为她在艺术创作上的自觉追求。

“作品就是作者在和世界对话,你得有立场有观点,要告诉这个世界一些东西。”何冀平说,创作者要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化品格,作品的格局才会开阔。

“北京有气度,宽宏大度;香港讲精神,务实拼搏。北京为我打下了传统文化的扎实根基,香港给了我国际视野。”她说,“在两种文化滋养下,形成了我创作上独特的视角和语境。”

一路走来,何冀平亲历了两地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香港背靠祖国,国家强,香港才能强,文化更离不开母土。”她说,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必将为两地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德龄与慈禧》推出了内地版,她带着香港创作团队,与内地剧团合作,用普通话演出。她将《天下第一楼》改编成粤语版,去年由香港话剧团复排的粤语版《天下第一楼》在香港连演10场,反响热烈。

“京味儿的精髓不是语言,而是人的风范,人性才是内核。”何冀平说,《天下第一楼》到欧美日韩演出照样受欢迎。“用粤语演绎京味是一次很好的两地互动尝试。”该剧将于今年年内走进内地,展开巡演。

何冀平透露,她已完成电影《克什米尔公主号》和《明月几时有》电视剧版的创作,目前在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写越剧《苏东坡》,与作曲家王立平合作的音乐剧《红楼梦》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未来我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舞台剧上。”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