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专业;传统文化专业大学排名
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文化人”,我们从小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学习传统文化后会产生心灵共鸣,这就是传统文化教化人心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缺失,加之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疏离,导致部分人失去人生目标,陷入迷茫与困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高校教师,结合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我认为应将传统文化适当融入高校专业教学。
学校层面:将传统文化学习制度化,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大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学科都不例外。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仁爱、中庸、谦和、真诚”为人生观,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观,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为世界观,集儒释道于一体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高校引领大学生修身养性、建立心灵品质、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精神食粮。高校要想把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就需要统筹考虑,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把传统文化列入大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开设国学文化课程,由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教师进行系统讲授。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应像其他课程一样将国学课程列入期末必考科目中,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二是加强校内外国学研究的交流。一方面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国学大师来校为师生开办讲座,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校园形成国学热,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加强校际传统文化社团等的交流,或开展学习竞赛,在整个高校圈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们真正爱上传统文化,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自豪,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对一些有大爱、大孝以及励志故事,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大力宣传,树为典范,号召全体师生向他(她)学习。
教师层面: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教育部规定我国目前大学的课程设置现状是:思想政治课程的课时占逾9%的比例,其余的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各院系在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上“分工明确”——通常仅有教授思想道德修养等有限课程的教师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其他各院系的老师则各自讲授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较少在教学中提及品德修养方面的内容。而且上述课程均未把传统文化内容列入其中,这种各司其职的状况实际上与教师“教书育人”的宗旨是相悖的。韩愈《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道德观念,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所有教师都应有教育学生修身养德的责任。品德教育的基础本源就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首先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兼顾教书和育人。如在会计教学中,在讲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原则“当存在不确定因素时,尽量多估计费用和损失,少估计收入和利润,给企业的经营管理留有余地时”,就可以引入“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的做人原则,即做人也要留有余地,当取得成绩时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否则膨胀自大,就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
学生层面: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社会上出现一些人做事无底线、无良知,对天地万物缺乏敬畏之心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在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如:对父母缺乏感恩,一味追求超出家庭经济实力的消费;疏于对自己的管理,平时迟到甚至旷课,考试时作弊、等。因此,若要真正使传统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未来规划进行指导,仅仅开设国学课程是不够的,如果学生没有能把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这种国学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此,要让传统文化指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成为他们的行为规范,就要鼓励大学生在课堂之外也注意自觉阅读和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用心理解,和古圣先贤对话,从而受到人生启迪。如提醒大学生读过《周易》后,就要以其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导自己的行动,要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情操,勤于学习,努力工作,为报效国家与造福人类而不懈奋斗;又如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老子》64章中“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教诲后,提醒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要不急不躁,脚踏实地地付出,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因此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多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滋润,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基因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作者:朱玉芳,系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创新研究”〔2016G0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