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历史;汉服的文化和历史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化和历史;汉服的文化和历史

一、增强文化自觉:文化立国的历史寻索

文化强国建设深深根植于文化自觉。中国历来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化自觉是每一位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最鲜明的文化标识。

早在90多年前,有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游历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他带着中国人的心灵和艺术之眼去看待西方社会,这个人就是蒋彝。蒋彝是在20世纪用双语写作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的非常杰出的三位作家(另外两位是林语堂和熊式一)之一。

蒋彝以“哑行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并用英文写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文章、专著。1937年,他创作了《德韵特湖畔牧牛》,这幅图画得非常灵动。1938年,他创作的《大本钟下的雨伞》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方式描绘了西方都市。蒋彝,实际上也是一个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的行走者,他看到了西方和东方共通的美。

文化是人们形成习惯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集体人格的表现形态。英国伯明翰学派、中国学者梁漱溟对文化的理解比较接近,都认为文化是人的全部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人类的进步从根本意义上表现为文化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则表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形态的进步。可以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践产物。实际上,文化是一个集体范围之内的认同,因此它形成的是一种高度的自觉。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在1997年提出的,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也是为了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自知之明,也是一种高度的自我觉醒。

欧洲工业革命之后,中西文化碰撞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分化阶段。在西方对中国制度文化的冲击下,产生了三种不同观点:一是文化保守主义,坚守固有价值;二是文化激进主义,主张全盘西化;三是文化折衷主义,也就是中体西用。第二,融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几个特征:一是对西方文化的适应性汲取与对本土文化的深度反思;二是不同力量在角逐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三是极端保守主义对现代化更富于包容性;四是极端激进主义认识到文化传统的合理价值;五是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初步展开和文化共识的孕育。第三,转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避免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对外来文化的适应性改造,避免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中国文化的本位意识逐渐清晰;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建立起文化自信;很多学者从论证中国何以不能到思考中国何以可能,也就是中国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实现现代化。第四,同化阶段。文化主体性意识和文化主体性自信逐渐强大,并以强大的适应、变通、改造、会通与创造能力,使现代化话语体系整体上汇合于中华文明之洪流。

近代以来的中国文明观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从战争到甲午战争是以被动方式进行的。经过了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开始思考文化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从器物的学习、制度的学习,转向了文化的学习。1933年,《申报月刊》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对中国现代化的内涵、本质、实现方式,以及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964年,党中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法,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体两翼”的基本话语体系,中国文明逐渐打上了“中国特色”的专属意涵。1979年,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6年以来,英国“脱欧”和“美国优先”等因素使得西方主导的现代化的全球主义蒙上阴影。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更加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迈向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现代文明求索道路。这种文化自觉的探索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中国观,也体现了中国探索现代化的新路径的主体自觉性。从此,现代性与中国性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中社会文明发展的主导原则和价值定位。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时代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什么是美好生活

对于美好生活,我们可以从好的生活和美的生活来看:好的生活是物质丰腴的生活,美的生活是精神充足的生活。那么,好的生活和美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就是简单的物质富裕加上精神富足吗?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很多文化学者和经济学家的思考。

由日本的文化经济学家所撰写的《文化时代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到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度这一概念。具体而言,人们生活的丰富度等于人们生活的丰富度除以物质的丰富度,再乘以物质的丰富度。如果从简单的公式计算来看,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人们生活的丰富度=人们生活的丰富度”,好像并没有提供更深的内涵。但实际上该书的作者想强调的是两点:其一,文化力,就是将物质财富创造为幸福的能力(通过最少的物质消耗获得最大的满足);其二,经济力,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由此又得出一个公式,“人们的幸福生活=文化力×经济力”。

(二)文化力的四个层次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从四个层次来看文化力。

其一,文化原创力。首先,从历史维度看,包括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其次,从现实维度看,是指当下正在创造的文化的新形态、新的经典性。文化原创力具有高膜拜价值和高认同价值。

其二,文化生产力。我们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那么,如何推动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我们主要从五个角度来看:一是技术角度,要有高技术的生产手段;二是主体角度,要有企业化的生产主体;三是市场机制角度,要有市场化的生产目的;四是效益评估角度,要有规模化的生产效益;五是金融角度,要有金融化的生产方式。

其三,文化创新力。一方面,要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文化品牌;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的文化升级,包括内涵升级、品质升级等,要推动产业文化化、经济文化化。可以说,文化创新力的载体就是文化经济这一新的经济业态。

其四,文化软实力。也就是通过文化来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力、号召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发展能力之一。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了部署:一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五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四)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在新发展阶段,我们的重点任务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第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也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要具备的新的发展理念。

第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追求效率更高、供给更有效、结构更高端、更绿色可持续以及更和谐的增长。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既要关注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多样化发展、文化高品质发展的趋势,也要看到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把握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十篇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第三十四章到第三十六章内容分别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这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回应了新发展阶段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民生关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需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大兴盛的精神动能,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价值能量。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既要增强文化自觉,又要看到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新发展阶段需要涵育新发展动力,增强全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文化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经济增长的生产动能和产业升级的创新要素。文化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新生产要素,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活化、现代文化的创造和新兴文化的培育。“传统即是创造”,从历时性的时间维度而言,文化强国表现在对过去丰厚文化资源的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着力提炼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构建“属于我们的”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守正方能创新”,从共时性的空间维度而言,文化强国也表现为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全球共享。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塑造了公共文化服务构建政府、社会与公众三位一体的格局体系。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权利的主导者。文化发展不仅起到滋养社会生活的作用,还发挥着教化公民的社会功能。我们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大力推进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健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实现更加普惠、更加均等、更加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要完全覆盖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活动等多元形态的“公共性”营造,要充分整合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公众自主等不同主体的“共享性”机制。我们要打破不同文化行业主管部门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重复配置的区隔状态,充分利用智能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政府部门公共文化资本的有序整合,调动民间机构社会文化资本的有效协同,充分发挥公民个体文化资本的有机共生,构建互动机制。近年来,在公共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上,北京作出引领示范,推进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引导了文化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益。文化强国建设要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基础动力,以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基础保障,在文化发展领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要以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置,不断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大力满足国内消费的前提下,不断开发适应国际文化市场需要的全球文化产品。三、走向文化自强:文化强国的未来求索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在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谈了五个方面。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高度一致的。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也需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2023年6月,由中宣部主办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第一,文化为根,创意拓维。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的中华特色与开放自信的世界视野。具体来看,不仅要表现为时间上的与时俱进,也要表现为空间上的界线突破,尤其是国际空间的突围。我们要抱有开放的视野和宽阔的胸襟,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推进中华文化的世界性贡献,在充分保持中华文化主体性基础上,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携手共创人类共享的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

第二,文化惟新,创意融合。人类文明就像一条奔涌向前的滚滚长河,始终生生不息,充满生命的活力。冯友兰曾说,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为燃料,才把这真火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要坚守传统,不要陷于封闭固化的守旧思维;我们要以改革的勇气和开放的视野创造绵延不绝的新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新时代的文化结构是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它的三个点分别对应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再现、外来文化的本土创化和贴近时代生活的文化创生。

创意融合体现在创意生活、创意生产和创意生态的全面融合上。文化传承不仅表现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更表现为传统产业的文化升级,要满足生活在当下的我们的审美的价值偏好和精神需求,文化的创新要善用新技术的融合手段和新市场的融合机制。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为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载体和创意融合的便捷途径,文化数据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文化资产。数字文化成为数字社会演化的底层逻辑和思维范式,数字数据成为数字创意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的生产资料,数字平台成为数字商业创新的新模式。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数字转型的时代特征,推动数字创意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时代主流。文化强国建设要构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数字装备与网络构架,推动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数字平台的创新建设,使之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意引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对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第三,文化固本,创意开新。物质与文化相互作用、交相生辉。共同富裕的物质进步不仅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文化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的动力之源。当前,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升级,原有的社会阶层和劳动方式正在发生分化、转型和重组。新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注重民生导向,加强文化治理,更加重视不同团体、不同行业的文化培育,激发全民的文化原创力,打造新时代的文化艺术精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文化产业全要素市场,提高文化创新力,加大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平台对于个人的创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赋能作用,超级个体经济模式崛起,无论是网络短视频、直播带货,还是新地摊经济,都构成了一种新型个体经济形态。“平台+个体”成为新时代新型就业的主要形式,平台的赋能功能和个体的符号价值成为新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具有IP价值和个性符号价值的文创个体,成为灵活就业、微型创业的新型劳动者,也成为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很多新业态的开拓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各级政府大力培育创意型、社区型、工匠型、创业型的创客文化,建立创意构想与生产制造之间的转化平台,促进创意想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构建支持全民创意创业的生态体系。

第四,文化共享,创意共生。共享是数字时代的文明本质,互联网经济就是一种共享经济。文化成果的共享,不仅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普惠性和便利性,也体现为私人文化产品对社会效益和文化品质的坚持。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发展文化产业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共享在文化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创意共生。创意共生包括其主体单元、协作模式和社会环境。共生型社会的发展特点包括互为主体性、效率协同性、生产灵活性、整体多利性。文化强国的创意主体单元具有多元化、多层次、跨领域的特点。文化事业单位、大型文创企业、小微文创企业、自由文创业者等,成为文创生态体系的创意物种。这些创意物种分布在创意生态圈、创意价值链和创意产业群等社会环境中的不同位置,以共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创意纽带,以鲜明的故事和鲜活的形象为创意资本,以多元的价值演绎和复合的商业变现来实现全产业链的协作模式。

人文化成,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动力,是政治建设的内在基础,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定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向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