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历史文化、达州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达州历史文化、达州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达州历史文化、达州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夏朝时期,达州归属)

(商朝时期,达州归属)

达州地区在夏朝属梁州,殷商属雍州。

(春秋时期,达州归属)

(战国时期,达州归属)

春秋时期,达州属于蜀地,归当时的巴国管辖。进入战国时期后,公元前316年,秦国灭亡巴国,在巴国故地设巴郡,达州地区归巴郡管辖。

(秦朝时期,达州归属)

秦朝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达州地区此时仍归巴郡管辖。

(西汉时期,达州归属)

西汉时期,达州地区属于益州巴郡宕渠县管辖。

(东汉时期,达州归属)

东汉前期,仍归益州巴郡宕渠县管辖。公元96年,在宕渠县东境置宣汉县,达州归宣汉县管辖。201年,益州牧刘璋设立巴西郡,达州地区又属益州巴西郡。

(三国时期,达州归属)

三国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蜀汉政权,达州此时属于蜀汉政权下益州巴西郡宣汉县管辖。

(西晋时期,达州归属)

西晋统一全国后,把原来蜀汉地区的益州,一分为二,北部设梁州,此时达州属于梁州巴西郡宣汉县管辖。

(十六国时期,达州归属)

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代,四川地区再度出现地方割据政权——成汉。成汉在达州地区设立宕渠郡。

(东晋时期,达州归属)

347年,东晋灭成汉,此时四川地区归东晋统治,东晋仍然沿袭西晋的管理制度,分巴西郡置宕渠郡,属梁州,并领有宣汉、汉兴(即汉昌)、宕渠县三县。

(南朝宋时期,达州归属)

进入到南朝刘宋时期,升宕渠郡宣汉县为巴渠郡,属梁州,辖宣汉、始兴、巴渠、东关、新安、下蒲、晋兴七县。而后齐朝沿袭。

(南朝梁时期,达州归属)

南朝梁时期,废巴渠郡置万州,辖开巴郡、新安郡、万荣郡、东关郡等七郡。

(西魏、北周时期,达州归属)

南朝梁爆发内乱后,北方政权西魏夺取四川地区,西魏时期,改万州为通州。北周亦如此。

(隋朝时期,达州归属)

隋朝,通州改为通川郡,此时达州属梁州通川郡管辖。不过,此时大竹、渠县由宕渠郡管辖。

(唐朝时期,达州归属)

唐朝,618年复名通州。621年,于通川县城置通川总管府,辖通、万等八州。 625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631年,废都督府。712年,改通州为通川郡。758复名通州。

(五代十国时期,达州归属)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区先后建立了两个割据政权——前蜀和后蜀。前蜀和后蜀均在达州设立了通州。

(两宋时期,达州归属)

两宋时期时期,达州属于夔州路,并改通州为达州。

(元朝时期,达州归属)

元朝时期,全国实行行省制度,达州此时属于四川行省夔州路。

(明朝时期,达州归属)

明朝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此时达州地区属于四川行省夔州府,渠县、大竹书属于顺庆府。

(清朝时期,达州归属)

清朝时期,达州属于四川省绥定府,万源地区属于太平厅。

(民国、建国初期的四川地图)

民国二年(1913年)撤绥定府。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一直延伸到建国初期。这段时期,达县、宣汉、开江、万源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大竹、渠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50-1951年的四川地图)

1950年改行政督察区为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此时的达县专区下辖达县、开江、宣汉、万源、平昌、巴中、通江、南江等八个县,大竹和渠县属于川东行署区大竹专区。

(1952-1955年的四川地图)

1952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为四川省达县专区。此时的达县专区下辖:达县、开江、宣汉、万源、渠县、大竹、邻水、平昌、巴中、通江、南江等11个县。

(1956-1961年的四川地图)

(1977-1983年的四川地图)

1970年,达县专区改称达县地区,地区驻达县。

(1984-1996年的四川地图)

1993年7月5日,达县地区更名为达川地区,同时巴中脱离达川地区。

(如今的达州地图)

1999年6月20日,撤销达川地区,设立地级达州市。

(来源:达州大事件)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