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

5月7日,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行赴广西南宁开展“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观摩学习活动。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

此次剧展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共上演34部大型剧目和5部小剧场剧目,类型丰富,内容涵盖革命历史、经典复排、传统文化等多个题材,展示了近年来全国话剧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和优秀人才,回顾和总结了西南剧展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行观摩了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演出的话剧《大宅门》。该剧讲述了百草厅白家老号从光绪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后近百年间的风云起落。演出结束后,观看人员就该剧主题、人物、故事、舞台呈现等进行交流研讨。

话剧《大宅门》由同名经典电视剧改编而来,如何将7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浓缩为近3个小时的戏剧,其改编技法非常值得学习和思量。编剧采用“冰糖葫芦式”戏剧结构,以主要人物白景琦贯穿全场,并在每场戏中,选择了不同时代的典型事件:清末时的摘匾、八国联军入京时白景琦和黄春在后花园定情、民国时的卖假药事件、抗战时的日本人索要秘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私合营。通过一个人,反映一个家族,折射一个时代,充分体现了编剧对“小切口折射大时代、小人物抒发大情怀”剧作法的稔熟。其次,该剧虽然于2013年首演,但在今天看来,舞美设计依旧可圈可点。其丰富的舞台支点,为导演时空切换的灵活自如、场与场衔接的干净利落,奠定了良好基础。演员常玉红一人分饰三角——仇家女黄春、窑姐杨九红和抱狗丫头香秀,让观众没有似曾相识之感,实属不易。第三,百草厅老匾作为重要道具贯穿全剧,从摘匾、匾背后行商的诚信意义到最后匾作为棺材盖这一处理,表现一个时代的结束,极富象征意义。

从最初晚年的白景琦手提灯笼在院子里碰到了幼年的自己,到最后两人相依相偎坐在棺材上回溯共同的一生,从起点到终点,话剧《大宅门》给人丰富的人生况味和生命体验,同时使观众在这如梦似幻的情境中反思人生、感受历史、体味时代,充分体现了戏剧本体的魅力所在。此外,京剧的带入,锣鼓点的敲响,恍若时代的号音和命运的遭际,令人心头一紧,富有代入感。但因时间跨度长、主要人物多,平均用力之下,该剧也未能很好解决情节的主次关系,导致人物形象不够鲜明,尤其对二奶奶和三叔的人物形象铺垫不够。场与场之间均由郭宝昌老先生的说书形式引起话头,随即通过表演具体讲述,不知是否是刻意追求间离效果,但令人感觉多有违和,整体表演风格不够质朴,内心戏略显不足。

此次剧展,为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科研人员提供了难得的观摩学习机会,有助于增强专业素质、拓展文化视野,从而进一步提升戏剧审美水平和创作科研能力。后续,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行还将观看《觉醒年代》《骆驼祥子》等经典剧目。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