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句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句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句

年,宋神宗主持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开始为期十年“王安石变法”。

整个国家陷入紧张的变法当中,苏轼在政治上反对急功近利的变法,第一个发出反对声音。自此之后,开始陷入一次次诬陷和被排除异己当中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任湖州知府,按例写谢恩奏章。被把持朝政的小人说成对变法讽刺,发动了对苏轼的迫害,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在湖州被捕,亲朋好友门生牵连众广,他自己被囚禁130天,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在受苏轼“乌台诗案”中,牵连最严重的是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居士,北宋著名诗人、画家,他官位不高,但他一生勤于写作,为人正直、豪气真情,为世人所敬重。

苏轼被贬,他指责这是“莫须有”的罪名,更被当政者不容,当时有人劝他不要说话,明哲保身,他断然拒绝。

最后,在受苏轼案牵连的1000多人中,只有王巩牵连最严重,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巩被流放期间,一个儿子死在家中,一个儿子病死途中,而他自己也几乎病死,下场十分凄惨。苏轼听闻,内疚不已,而远在滨州的王巩为了安慰苏轼,给苏轼的回信说自己正在宾州修行,让他放心。

王巩家中原养有好几个歌女,其中有一位复姓宇文、名曰柔奴,眉清目秀、蕙质兰心。王巩被流放之前,家奴歌女纷纷散去,只有柔奴一人愿意陪伴王巩流放宾州。

宾州僻远苦寒,这一去几乎就没有回来的可能,柔奴知道,但她依然跟着王巩一同踏上了流放的道路。

王巩与柔奴一起在宾州生活了三年多,王巩在宾州泼墨吟诗,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温柔慰藉。

据说,柔奴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懂医术,她经常亲自上山采药,救治百姓,被当地誉为"神医"。

后来,王巩得到赦免允许返回家乡,他和苏轼见面。苏轼发现王巩没有老病相催,反而神色焕发,性情更为豁达,十分疑惑。

他问:“定国被我连累贬谪滨州,那里瘴气丛生,你在逆境中,为何还精神不倒,技艺大进,著述不绝,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沉沦?

王巩笑了笑,叫出柔奴。

柔奴轻抱琵琶,为苏轼献歌。

王巩告诉苏轼,这几年来多亏柔奴陪伴,让他在宾州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苏轼试探地问柔奴:“岭南应是不好?”

柔奴则顺口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没想到如此一个柔弱女子竟能脱口说出如此豁达之语,对其大为感动,立刻填词: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曲传开后,"点酥娘"柔奴在京城的名声大噪,王巩与柔奴的恋情也被流传开来,成了坚贞爱情的代表。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