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细思极恐;明朝1566为什么禁播
吕芳:文官们说的‘做官要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注意到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了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这“三思”简直是官场哲学的真谛。官场权力争夺诡谲变化,就需得时时小心、如履薄冰。思危是观察了解局势,思退是主动行为如何避免危险,思变则是以退为进后发制人,这三句话层层递进,竟形成一套完整的为官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吕芳毕竟是个太监,所以他说的话并不像文官集团那样引经据典文绉绉的,更是非常生活化的阐述出人生至理。这样的台词水平不可不服。
胡宗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胡宗宪这简简单单一句话,简直道尽了官场所有污秽肮脏。明代官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有联谊之情,有派系之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背后可能站着巨大的政治阴影。在这复杂的大网中做事,往往牵一发动全身,想要自保尤其不易,又如何匡扶社稷,拯救苍生?
海瑞: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至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这些更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剧中的海瑞对于朝廷的腐败认识,显然不满足于倒严这一层面,而是直指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嘉靖帝。所以后来他上奏了后来震惊天下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直至君王之弊端,言辞激烈,鞭辟入里。只是,限于时代和文化影响,当时的海瑞只能认识到君主的无德之失,却不能发现整个政治制度的落后和封闭之处。
严世藩:皇上离不开爹
严 嵩:是大明朝离不开你爹!大明朝离不开你爹!二十年了,我不光是、罢人,还会用人。国库要我用的人去攒银子,边关要我用的人去打仗,跟皇上过不去的要我用的人去对付。
严嵩深知,要想在官场立足,首要的是要有人。所谓人有旦夕祸福,时局变幻莫测,但不管怎么变,一个王国的运转离不开人,无论是财政还是军事,只要到处都是严嵩的人,他又如何能倒?这逻辑看起来颠扑不破,是古往今来大贪官的处世之道。人脉深厚确实难以扳倒,然而也不过是增加难度而已,最终总逃不开历史的洪流,终将因失民心、失君心而自取灭亡。
嘉靖:长江水清, 黄河水浊 ,长江在流 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用长江之水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便是朕为何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
陈宝国饰演的嘉靖帝无疑是全剧最精彩的人物,他聪明绝顶,善于玩弄权术,一心修道又显得疯狂迂腐。实际上真实历史的嘉靖帝也很有争议,他几十年不上朝,一心修道,却将群臣牢牢掌握在股掌之间,一时用之,一时废之,毫不留情。
这段台词形象的讲述了嘉靖的治国之道,那就是用人,治大国如烹小鲜,嘉靖不在乎官员的清正廉明或者荒淫无道,只要能在掌控之中,只要能办事,就可以用,当然,能用之,就能废之,始终维持大局平衡。
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古往今来的名臣,如张居正,虽然是力推改革为国家做了不少实事,但个人品行未必十全十美,铺张浪费贪污受贿那也是不少,这等人难道不用?以治国而言,嘉靖有自己的道理,然而他忘了君为臣表,没有做好自身操行,过于强调玩弄权谋而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治国如何为民上。
一个聪明绝顶的帝王,他将全部的心血智慧放在掌控群臣上,这不得不说是大明朝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