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轻罗小扇扑流萤—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银烛轻罗小扇扑流萤—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银烛轻罗小扇扑流萤—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立秋之后是处暑,处暑一过,北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热天了。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正是一年之中最舒服,也最丰饶的时候。这个时候,一个美丽的节日也如期而至了。什么节日呢?七夕节。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是古代中国的“女儿节”,在唐宋时期,这也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呢!在这个节日,我来跟大家分享一首杜牧的《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这首诗的题目是《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这在传统中国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民间节日,叫七夕节。这个节日来源于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民间传说,所以,最近几年,有商家宣传说这就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不是呢?我个人不同意。

  为什么?因为如果是情人节,必须是一对有情人共同参与的节日吧?比方说之前提到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就有点儿情人节的意味,因为这一天晚上不宵禁,大家都出来赏灯,青年男女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见面,这就是所谓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但七夕不一样,七夕是专门属于女性,特别是女孩子的节日。公开的活动,就是女孩子们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唐朝有个小神童叫林杰,写过一首《乞巧》诗:“七夕今宵望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那才是七夕节的正解,如今也选进了小学生的课本。这个活动根本没有男孩子参加,也不允许男孩子参加,所以若说它是中国的女儿节,还差不多。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人们又觉得它和爱情相关呢?因为牛郎织女,正是人们心中的一对佳偶。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牛郎织女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形象代言人,他们本本分分,苦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却免不了受外界打压,经历种种的磨难。这不就是普通老百姓经常体会到的生活困境吗?更重要的是,尽管他们遭遇不幸,被迫分离,一年只能相见一次,却还是彼此守望,彼此忠诚,这就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坚贞的爱情,当然会让古人,特别是在婚姻之中处于弱势的女孩子们羡慕。所以七夕节公开的活动是乞巧,但背后,女孩子们也都在偷偷地祈求爱情。什么样的爱情呢?“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的祈祷,谁都希望它实现,但是,生活又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我们今天讲的这首《七夕》,其实是一首七夕梦想幻灭的诗。怎么写的呢?

  先看第一句:“银烛秋光冷画屏”。所谓银烛,就是白色的蜡烛,而画屏,则是画着图案的屏风。秋夜之中,银烛高烧,摇曳的烛光,让屏风上的图画都显得幽冷。这句诗写得真好。好在哪儿呢?本来,银烛和画屏都是美的、华丽的,象征着富贵人家精致而奢侈的生活。但是,诗人加了一个名词“秋光”和一个形容词作动词用的“冷”,一下子,感觉就变了。为什么?因为秋天本来就是凉的,银烛象征着黑夜的到来,而秋夜还要更凉些。秋属阴,夜又属阴,银烛的银色还属阴,全是阴性的、冷色调的,这样的冷色调和画屏华丽的暖色调撞色,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违和感,这就是所谓繁华背后的冷落凄凉吧。这句诗一出来,整首诗的基调也就奠定了。

  就在这样既华美又幽冷的氛围中,主人公登场了。怎样登场呢?“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场景从室内转到了室外。一个美人儿,从画屏后走了出来,正拿着轻罗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想想看,这场景多美呀,中国古代有用美人的服饰来代指美人的传统,比如《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是“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华美的服饰,本身就是美人的外在象征。这首诗的美人,既然拿着轻罗小扇,应该本身也像轻罗小扇一样轻盈俏丽吧?而扑流萤又是那么可爱的动作,那么富有女性气息,像是夜间版的宝钗扑蝶。可是,仔细想想,这句诗真的只是美吗?还有深深的寂寞吧?为什么?因为轻罗小扇和流萤都太有象征意义了。

  扇子本来是夏天纳凉用的,此刻已经是七夕,秋风凉了,怎么还会出现扇子呢?秋扇见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最常见的意象。当年,汉成帝的班婕妤失宠后,曾经自比秋扇,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从此之后,秋扇见捐,也就成了美人失宠的代名词。

  那流萤又是怎么回事呢?流萤意味着荒凉,意味着人迹罕至。古人一直以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这当然不科学。我们如今都知道,萤火虫之所以容易出现在荒郊野外杂草丛生的地方,是因为它害怕光。但是,就算古人不懂光污染,他们也至少看到了一个事实,人少的地方,萤火虫才多。如今,这萤火虫居然飞到了美人面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人这里,一定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呀。比如刘禹锡《乌衣巷》的第一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一句话就透露出朱雀桥的冷落,因为如果桥上车马簇簇,肯定不会长闲花野草。同样,一句“轻罗小扇扑流萤”,也透露出美人深深的失意,她的画堂,已经好久无人来访,她就像秋天的轻罗小扇一样,早已被人抛弃。她挥动着轻罗小扇扑打流萤,本来是静极思动,要打发走这寂寞的时光,可是,她越是动,越凸显出这地方的寂静;同样,这场景越是美,也越凸显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

  扑着扑着,美人累了,坐了下来。于是,也就引出了后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天阶,是指皇宫里的台阶。到这里,真相大白了。原来,女主人公是一位宫娥,怪不得她身处的环境那么华丽,而她本人又是那么寂寞!她坐在宫殿的台阶上,夜越来越深,天越来越凉,她不想回屋,因为屋子里是“银烛秋光冷画屏”,她原本就是受不了那一份清冷才出来的;可是,外面同样冷,如果说秋夜像水一样凉,那么,皇帝的恩情就像冰一样冷吧。

  正是在这样凄清的环境里,在这样凄凉的心境下,宫娥抬起头来,久久地望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深宫寂寞,本来对时间并不敏感。可是,这是七夕呀,牵牛织女相会的日子,想来,这宫娥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应该也乞过巧,也暗暗期待过爱情吧。如今再过七夕,怎能不让她心生感慨!牵牛织女远隔天河,还能一年相会一次,而她和皇帝呢?却是咫尺天涯。这样看来,倒是牛郎织女更值得羡慕呢!这里有没有哀怨?有吧。有没有期盼?也有吧。可是,诗人却什么都没说,一腔心事,尽在这“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字之中。这就叫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像一颗青橄榄,越嚼越有味道。

  这首诗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两首都是宫怨诗,时间都是秋夜,场景都是台阶,动作都是望天。所不同的是,李白的诗玲珑剔透,真如水晶心肝玻璃人;而杜牧的诗则是以丽写哀,是着色美女。无论哪一首,都当得起“清丽隽永,妩媚风流”这八个字。如果一定要比,到底哪个更好呢?个人觉得,还是李白更好。为什么?因为李白结在了“玲珑望秋月”上,秋月是非特定意象,它的象征意义更丰富,涵盖的情感也更广泛。你可以理解为宫娥望幸,也可以引申为一个人对于理想、对于爱情、对于一切美好事物和美好情感的追求,真是千人千解,耐人寻味;而杜牧结在了“坐看牵牛织女星”上,牵牛织女是特定意象,它的象征意义更明确,涵盖的情感就相对窄些,你只能理解为对爱情的追求,因此就没有那么高、那么飘。但是,话又说回来,毕竟这首诗的题目就是《七夕》,爱情的坚贞,婚姻的忠诚,不也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一个永恒的话题吗?

  在古代,宫廷里过七夕最热闹,又是张灯结彩,又是指天誓日。但宫廷里的感情却又最稀薄,即使得宠如杨贵妃,最后也不免“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命运,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相比之下,每天为柴米油盐操心的贫贱夫妻可能没有“七月七日长生殿”那么浪漫,但却更容易心意相通,至死不渝。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