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苏轼并称-辛弃疾和苏轼并称为什么
在文学史上,提到两宋文人,就不得不说“苏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字,其实就代表着宋代词坛的最高水准。苏是指来自蜀中眉山的苏轼,辛是指济南府的辛弃疾。两人相差了近百岁,却一同扛起了两宋词坛一片天。
但是多年来,很多人都说辛弃疾跟苏轼完全没法比。他们给出了很多理由,比如苏轼出自书香门第,诗、词、散文、书法样样精通。而辛弃疾则是武将出身,他能步入仕途是因为在沙场上的良好表现,所以很多人自然就觉得他的文学功底并不算扎实。
再加上两人存世的作品数量也确实没有可比性。苏轼一生共有362首词,2700多首诗存世;而辛弃疾诗基本已佚,词作存世600多首,诗词总量不及苏轼。但这些,就真的能证明辛弃疾完全比不上苏轼吗?不一定。本期笔者就分享两首词作,大家一看自见分晓:
为何把这两首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首先,它们是同名词,都是《西江月》,同一词牌在格律和工整度上是很方便比较的;其次,写这两首词时,其实他们二人都是处于人生不得志时。苏轼词写于因“乌台诗案”被贬后,是一首千古名作。而多年后,辛弃疾也是被罢官闲居村里时,睡不着写下了这首同名词。同样的人生境地写的词作,是很能比出二人的心境格局的。
苏轼的这首《西江月》应该写于中秋佳节之际,提起他的中秋词,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应该是《水调歌头》,毕竟只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安慰了很多人。但事实上,东坡也有伤愁的一面,这首《西江月》就是如此。
词的上片,苏轼开篇就感叹“人生几度秋凉”,而后再用风、叶、月、去等多个意象,道出了藏于眉间心上的万千愁苦。全词最有名的便是首句,一场与几度相对,仅一个“凉”字就意境全出,十分巧妙!
虽然苏轼词已经很有水平了,但相比之下,辛弃疾的词作却明显更胜一筹:
首先,从遣词上,辛弃疾的作品更接地气,将看似土里土气的一些事物,写出了美感,这一点是苏轼词中没有的。稻花香里说丰年,以蛙声入词,这种写法一般文人都没尝试过。可是辛弃疾这么一试,稻花香就成了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对象,那一曲蛙声直到现代朱自清还在《荷塘月色》中用了。
其次,从意境上来看,辛弃疾这首词也美得很!清风起,明月爬上枝头,惊飞枝上的鹊鸟,仅开篇这14个字,就是大手笔。此情此景下,睡不着的辛弃疾行走在田间地头,看着天上寥寥星辰,哪怕是几滴山前雨,也没打扰他的雅兴。这首《西江月》如同一幕电影长镜头一般,一气呵成,令人叹为观止。
再次,从词的格局来看,这次辛弃疾也是完胜的。同样是不得志,同样是对月咏诗,辛弃疾词中无一句抒情,却一句一转折,其内心的闲适跃然纸上,最后一句颇有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相反,苏轼这首词却略显愁苦了。
仔细分析后,这两首词其实是高下立判的,辛弃疾这首词水平远在苏轼词之上。显然,讨论高手的水平,咱们不能仅凭一两首词作就下定论。苏轼豁达半生,但再洒脱的人也会有一时伤愁之时,我们不能就此就说苏轼不如辛弃疾。但凭这两首词,确实可以打破辛弃疾完全比不上苏轼的说法。虽然辛弃疾不是苏轼式的文坛全才,但他写词的水平并不弱,他的很多词作是能和苏轼相媲美的。后世文人将他们二人并称为“苏辛”,也没有任何问题。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