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和解读)
说起“四书五经”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今天说的是四书中的《大学》,《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
其中涵盖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原则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初读《大学》,只觉晦涩难懂,现在字斟句酌的细看去,才体会到它的境界之高,闲读《大学》几段,浅谈感受,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开篇第一句就把我震住了,这是什么样的高度?这完全是站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高度在看待“大学”之道。
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
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就是相对‘小学’而来的“大学”。
开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我们长大后学习政治哲学进而据此掌握事物的规律和原则都是为了什么,我们穷尽一生精力所学内容的终极奥义是什么?
不是为了拿学历,不是为了找工作,不是为了挣钱,而是——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意思?就是说大学的终极奥义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类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这种能把学习上升到推动人类进步日臻天人合一境界的,估计也只有我们古代的先贤了。
对此我只能词穷的说:高,实在是高!
接下来下几句也是令人深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懂得了终极奥义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这里提到了“道”,忽想起最近社会上很喜欢讲“道”与“术”的关系,“道”是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原则,“术”就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似乎一切事物都可以套用在其中。
而这句话就很好的跟我们说了一个关于“道”的规律,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上怎么才能够上升到“道”的层次和境界,要先明确目的,然后才能心神安宁,方能细细思虑,始能有所收获。
最后还总结说,一切事物都是有本末始终的,只有知道了这个道理,才能明白什么叫做“道”。
像我们平常经常说的“文以载道”“道不同不相与谋”“传道受业解惑”中的“道”字,多多少少都是与我们对世界“道”的认知是有关的。
再下面,就开始讲另外的一个重要学说:“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只是它之前还应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八个字,就是要通过学习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道理来修身养心,完善自己,进而改造国家和世界。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其靠拢的人生轨迹,而大部分人连“正心”都没走到就掉队了。
如果古代的君王正好在这个“大部分人”的队伍中,那就会祸国殃民,为减少这种情况,《大学》中也明确的说——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古人把人看的真透彻,知道不论是君王还是百姓,都是人,都有人的问题和缺陷,都应“修身正心”。
这就是《大学》的思想高度,它把阶层、名位、光环全都抹去,把所有人都拉回到一个起跑线来教育,真正“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