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躁则不能前一句是什么-险躁则不能冶性还是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意译:治国治民能够顺从天道而做到替天行道,没有比俭啬更有效的了。俭啬,可以说是快捷的进入修道正途的有效方法。能够快捷的走上修道正途,就一定能极度重视德性的修养;重视德性的修养,则会依道而行,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胜任的;没有什么不能胜任的就深不可测;德行达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就可以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了这个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即是所谓的让根基牢固不可撼动才可以长生久视的道理。
食物,永远是芸芸众生与天地神灵沟通最直接的通道。一餐一饭,一筷一碗,吃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与天地结缘。正因如此,你的碗里,也藏着你一生的福报,碗净福至,俭以养德,易经中说:“君子以节饮食。”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俭与侈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影响,在“百善俱兴”与“百恶俱纵”的强烈对比中呈现得淋漓尽致。曾经有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古代很多富贵人家,位高权重,春风得意,但常常在教育上栽跟头,子孙后代开始骄横跋扈,不知勤俭自律,只知奢侈享受,不但不能继承发扬家业,还把祖宗千辛万苦打拼下来的家业消耗殆尽。
小家如此,国家又何尝不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坚实基础;汉文帝崇尚勤俭,“露台惜费”,力戒奢侈,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几乎老少皆知,成为提醒人们珍惜食物的名言警句。但它似乎并未警醒所有人的节约意识。尤其随着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更是高达38%。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整治举措推动餐饮浪费现象有所改观,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但浪费现象仍屡禁不止。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以节俭来淳养自己的品德,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不变的行为准则。元代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说:“俭者,美德也。人能尚俭,则于修德之事有所补。”意为崇尚节俭,有助益于修身养德。
政治家曾国藩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要求族人在勤俭耕读上做好文章。文史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俭能立名成业,侈必随落自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朴素为美”。诗人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写道:“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败于奢靡。”
在儒家看来,“节俭”对于个人、家庭、国家都具有积极意义。孔子视节俭为不可或缺的品德,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以往两千年间对中华民族的熏染是广泛而深刻的。民间普遍养成节俭的风尚,认为浪费行为“暴殄天物”,是要遭报应的。墨子则在《墨子·辞过》一文中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表达了节俭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正如李商隐在《咏史》中所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纵观历史,小到家庭,大到邦国,多是兴于勤俭,衰于奢靡。节俭于个人,是自觉修养的精神美德;于家庭,是持家立业的重要基础;于国家,是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节俭和浪费的态度,折射出其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昭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景。”
勤俭节约是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葆有的精神品质,更是当今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在物质充盈的新时代,提倡勤俭节约的作风非常必要而紧迫。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粮食危机更是为我们警钟长鸣。
用先哲的训诫时刻提醒自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身体力行、点滴践行中养成生活好习惯,为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作贡献。
俗话说:“人无寿夭,禄尽则亡。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即便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纵有家财万贯,也会因浪费而用尽。纵有良田万亩,也会因消耗而折损。要求孩子珍惜一粒米,不是仅仅为了省下几个饭粒,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纯善感恩的心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获家庭更幸福,事业更成功!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谆谆教导!
感恩大家的帮助,愿大家身体健康,心想好事成。
愿所有众生喜悦、安康、幸福、富足、丰盛、一切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