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对道家的意义_姑射山上的神仙
道教是中国最大的本土宗教,产生于汉朝。从各种史料中可以看出,道教思想吸收了先秦的道家思想、黄老学派的思想和方术迷信等。关于道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太平经》的产生,另外一个是道教宗教团体的出现。目前的史料得知,道教最早的宗教群体是齐国黄老道,而最早传播《太平经》的是齐地的甘忠可。可知道教的产生和齐国的文化有着非常的深的渊源。那么齐国为什么有产生道教思想的土壤呢?
一,齐国田氏和道家渊源道教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道家。道教将老子奉为教主,将《道德经》奉为经典,并主张清静无为、修身养性、阴阳转化等观点。可见,道教和道家也是有着一定的渊源的。在先秦的道教思想中,就隐约存在了一些养生方面的神化思想,这些思想无疑和道教追求长生的养生术有着联系。
老子
而齐国却是战国时代道家思想的传播中心之一。进入战国以来,齐国发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也就是从陈国的后代田氏取代了齐国姜姓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而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的创立者正是陈国的老子。而田氏在齐国不仅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还将之确立为了官方思想。齐国的田氏(包括孙氏)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如孙武、田穰苴、孙膑等,他们都十分强调道在军事上的运用。
稷下学宫
齐威王时期,在临淄开办了稷下学宫,其目的在于为田氏代齐做辩护。齐国统治者一方面宣称要继承黄帝的事业,另一方面主张继承老子的思想,因此产生了“黄老学”。到了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里聚集了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重要的学者。稷下学宫的繁荣扩大的道家思想影响力,使得黄老学派的思想在齐国生根发芽,影响了后世一代代的学者。
二,齐国的阴阳学派和方术士道教和阴阳学、方术有着诸多的联系。在道家的阴阳观的影响下,齐国在战国产生了阴阳家,其主要的代表人物为邹衍、驺奭。他们将道家的阴阳的哲学观和五行的元素观结合,对道教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在《孙子兵法》中,就已经将阴阳和五行提到“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早期道教经典中也充斥着阴阳五行思想。如《太平经》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老子想尔注》言“和五行,令各安其位”。
而道教的另外一大特征是五行思想与鬼神信仰相互影响,这是是道教的鬼神系统和理论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关于鬼神思想,在齐国十分浓厚。齐国拥有大量的方士,所谓的方士就是尊崇谶纬思想而推奉神仙方术之士,而方术士也称为道士。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多次听信齐人方士徐巿、侯生、卢生等的言论,并派遣他们去蓬莱、方丈、瀛洲等所谓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寻找仙药,以求长生。
徐福
汉代以来,随着天人感应思想的传播,鬼神思想在社会广泛流传,而方术也更加受到了重视。汉武帝即位之后,“尤敬鬼神之相”,重用神仙方士, 大搞祠神求仙活动。当时的淮南王刘安的门客等便根据齐地的道家思想和方术士学说写下了《淮南子》,《淮南子》主张“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
齐地的神仙方术道教的迷信活动和神仙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行
道家学派十分重视养生之术,因而特别重视医学。《庄子·刻意》载有“导引之士,养形之人”,云其“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也就是叙述的是早期道家的养生之术。《史记》记载道家的张良功成后和赤松子游,“乃学辟谷,导引轻身”。而齐国在战国时代是道教的活动中心之一,在道家的影响下,齐国的医学得到了迅速的进步。
《养生导引图》
战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扁鹊也就是齐国渤海郡一带人士。扁鹊之后,齐地又有淳于意(太仓公)等名医。《史记》载淳于意年少时期对医学方术十分有兴趣,“少而喜医方术”,后来又到了扁鹊的《脉书》,“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从《史记》记载的内容来看,《脉书》深受道家五行家的阴阳观念的影响,这对后来《黄帝内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黄帝内经》托名于黄帝,很显然是属于齐地黄老学派所著作。
扁鹊
道教的养生之术和医学之术和道家、方术士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的养生学、医学思想和技术都和道家、黄老学派的一脉相承。道教形成之后,医学也走向成熟。汉朝之后,最重要的医学家都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在方士医学著作《汤液经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华佗本身就是方士医家。
《汉代文化大观·道教文化》
《阴阳五行思想和齐地方术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