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送别感受到诗人对离别亲人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送别感受到诗人对离别亲人

古诗词中,思念爱人的诗句有哪些感动了你呢?

是李白的“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是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还是纳兰性德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最让我感动的,是被称为是唐朝最会写情诗的诗人李商隐,为妻子写过的这首《夜雨寄北》。这首诗仅短短二十八个字,没有出现“想念”、“相思”之类的词语,却字字透着思念,可谓是跌宕有致,语短情长。

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送别感受到诗人对离别亲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李商隐是晚唐的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在少年时便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文进步很快,他曾在诗人中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中进士,这也与令狐楚、令狐绹父子的提携有关。遗憾的是,同年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县北部)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也正是因为这桩婚姻,将李商隐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被人排挤,终身不得志。因为他的丈人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恩师令狐楚父子则属于“牛党”。

尽管如此,李商隐并没有后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他们婚后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隐的眼中,王氏是一位温和体贴的好妻子。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悉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俩经常聚少离多。为此,李商隐也写下了许多思念妻子的诗作。

写这首《夜雨寄北》时,李商隐在蜀地为官,他收到妻子的来信后,为妻子回寄了一首思念绵长的诗。最令人遗憾的,是李商隐并不知道几个月前,他的妻子已经生病离开了人世间,他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美好愿望,终究化成了泡影,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起首两句,诗人一问一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哀而不伤的情境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男子在雨夜中独坐,面对涨满秋池的雨水,心中涌动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思念之情是如此的浓烈,以至于诗人升起了强烈的归家之愿望。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作者无法确定归期。而那夜雨,仿佛是诗人心中的情感一般,绵长不断。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人的笔触转向了未来,描绘了他对与亲人团聚的憧憬。何当,即何时。共剪西窗烛,这是何等温馨而祥和的画面?诗人用他的想象,将离别的痛苦转化为对未来团聚的希望,将现实中的困境转化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词前后呼应,“共话巴山夜雨”与前面的“独停夜雨涨秋池”相对应,也回答了首句的“君问归期”,不仅诉说着自己的相思,也是让思念之人安心:无论等待多久,总会回来,与你“共剪西窗烛”。

诗人也打破常规,屡次出现叠字,首句出现两个“期”,二四句“巴山夜雨”重叠,既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也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李商隐写过许多的无题诗,里面不乏金句,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诗篇非常精彩,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描绘出了世间美好的情爱故事。

这首《夜雨寄北》却是截然相反。它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运用了含蓄委婉的问答方式,以及细腻的描绘手法,朴实无华的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份烟火人间的思念,随着秋夜的巴山夜雨,落尽离人的心田。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