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行相远正确解释,性相近,性相远意思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略论孔子的学生观
王营
如何看待教育对象,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孔子一方面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是相近的,只要提供适当的教育,每一名学生都是可造之材;另一方面,他又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两方面看似相互矛盾,然而在先师孔子身上,却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首先,孔子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是相近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第十七),人后天之所以在社会地位、个人成就等方面出现较大差别,是由于后天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培养,乃至个人不同的努力程度造成的。比如,相同智力水平的孩子出生在农村贫困家庭、不能接受良好教育,与出生在城市富裕家庭、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相比,其人生道路和轨迹绝对不会一样;同样,相同的家庭环境,同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将来取得的成就也会大相径庭。应当说,孔子的这一观点,符合现代学生观。
以此为出发点,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 的教育主张(卫灵公第十五),他想为每一个受教育者创造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第七)。即使“互乡”这种不开化地方,如果孩子想接受教育,他也不推迟: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述而第七)。
其次,孔子承认学生之间存在性格、智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先进第十一)。他称赞颜回好学上进,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罕第九);赞扬子路正直勇敢,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公冶长第五),又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颜渊第十二);盛赞子贡有经商才能,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先进第十一)。
孔子认为,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必须通过刻苦的学习和磨练,才能有所成就,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第十六)。
孔子并不相信“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虽然被后世称作圣人,却并不以天才自诩,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第七)。然而孔子却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阳货第十七)。“上知”因为太聪明,所以认准的事情,就坚持到底,孔子对道“一以贯之”,就是“不移”的具体表现;“下愚”因为太愚蠢,又“困而不学”,所以“愚而好自用”(《中庸》)。据此,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第六)。
再次,孔子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第九),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并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将来都能取得大成就,有的人可能四十、五十无闻,终生碌碌无为;有的人可能只开花,不结果,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罕第九)。因此,教育并非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孔门弟子而言,孔子一生收徒3000余人,但真正名扬后世也只有7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