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亭午夜风的亭是什么意思—自非亭午夜风的亭是什么意思?
今天读完了《三峡》这篇文章。文章虽短,但有些修辞手法却着实不少,比如“合叙”这种修辞。
其中一句,原文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逐字注释为:
自,连词,假如,如果;
非,副词,不是;
按:自非。连词性结构。是假设连词“自”与否定副词“非”的结合形式。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个小句,表示对某种条件的否定或对某种情况的排除,后一个小句则表示结果。相当于“如果不是”、“除非是”。见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P513。
亭午,正午,中午;
夜分,夜半;
不,表否定;
见,看见;
不见,看不见;
曦,日色也,代指太阳;
月,月亮;
可译为:如果不是中午或夜半,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这样译,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细思考,总觉得不妥。
另外一句,原文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逐字注释如下:
素,白色的;
湍,急流;
绿,绿色的;
潭,潭水;
回,动词,回旋;
清,清波;
倒,动词,倒映;
影,(景物的)影子;
《教师教学用书》译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这样译,看起来还是没有问题,但就是觉得不妥。
还有的人认为:
“素”和“绿”是形容词,“湍”和“潭”是名词。而“回”和“倒”是动词,“清”和“影”是名词。动词是可以作形容词区别用的,似乎也可以译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的景物影子。”
我想起八年级上册,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有一句是“兵革非不坚利也”。
还想起九年级上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其中有一句是“风霜高洁”。
最后,九年级下册,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查《古书疑义举例五种》,P7清朝俞樾把这种现象定为“错综成文例”,说: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如《论语》“迅雷风烈”;《楚辞》“吉日兮辰良”。皆是也。
P222我朝杨树达把这种现象定为“两词分承上文例”,说:古书中有以二词分承上文二事者,说者往往误解,此读古书者所不可不知也。《魏豹传》云:“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颜师古注云:“楚遣项它,齐遣田巴。”
查“合叙修辞法”:合叙又叫并提、分承,其特点是将两件相关的事“合二而一”地并举在一个句子里来表达,但在理解时却要从文意入手分别找出句中有关的词或词组直接的相互搭配关系。从语法上来说,即是在一个句法结构里,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合的词组(或单句、分句),它们的组成成分分别搭配,构成两套(或两套以上)平行的语法关系,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
回到前文。
一、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应该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译为:如果不是中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夜半,看不见月亮。
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应该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译为“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绿色的潭水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注:急流是没有办法倒映景物的影子的,只有平静的潭水才可以。
三、兵革非不坚利也
应该理解为“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
译为“兵器不是不锋利,甲胄不是不坚固。”
四、风霜高洁
应该理解为“风高霜洁”。
译为“(秋凉)风大(冬至)霜白。”
五、“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即
应该理解为“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
译为“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