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程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五个方面,要是有一项没有做到,就成就不了学问。要广泛的学习,要对学问呢详细地询问,要慎重的思考,要明白地辨认,要切实的力行,这边是这五者是学习的必备过程,缺一不可。其实我们在《四书》中也有记载,《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他们作讲述都是一个意思。首先,博学是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才能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知。 “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单纯的知识积累并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学习,还需要有审问的过程“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这不仅仅只是对于学术方面,在面对生活方面也是一样的,对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就要追问到底。审问即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疑问,通过追问和质疑,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慎思是在博学和审问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它需要我们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进行判断和评估。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当然在虚心请教别人的同时也要分析观察,加以思考,看看对方所言是否属实,以及对自己是否具有帮助,从而达到“慎思”这一阶段。明辨则是对各种观点进行明确的分辨和判断,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变我们的行为和生活。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并运用它。“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