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老矣尚能饭否-宁波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当我吟咏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正欲登斯楼也。凑巧风云突变,秋风秋雨飘然而至……似乎也在点染辛弃疾的另一首绝妙好词《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镇江北固山,雄峙江滨,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大江东去,一望无际。缅怀千古,遥想当年,遛马试剑,英雄难分伯仲;骑羊定计,孙刘决策破曹;斜阳草树,掩映寄奴曾住;两度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孙权、刘裕两位雄才伟业,令辛弃疾无限向往同仰慕。
伫立北固楼头,辛弃疾抚今追昔,心潮起伏,晀望滚滚长江,一种英雄君临天下,荡胸生层云之感涌上心头,激起词人满腔豪情,披襟长啸,先后挥笔写下《永遇乐》和《南乡子》,堪称中国文学宝库的“北固双璧”,北固楼(亭)从此名扬天下。
辛弃疾早年组织过抗金义军,矢志收复中原山河,终不能展其宏愿,郁郁终生。满腔悲愤,寄之于词,慷慨激昂,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毛泽东诗词受辛词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辛弃疾胸中充盈的爱国热忱和辛词中洋溢的豪放派词风。辛弃疾一生为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不懈追求,毛泽东则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和自由幸福而奋斗终身。俩人作品充满了对“英雄”“好汉”“男儿”“风流人物”的礼赞,彰显建功立业、重整山河的理想抱负,唱响的都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铿锵之声。
伟人毛泽东对这两首辛词非常喜爱,多次圈画。 据史载,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由南京飞往上海,飞越镇江上空时,毛泽东触景生情,吟诵了辛弃疾这两首著名的“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首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另一首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抵达上海不久,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挥毫题写了“北固楼”,三字上下呼应,笔力豪放酣畅,笔法浪漫瑰丽。随后,又饶有兴趣,笔走龙蛇书写了辛弃疾的“北固双璧”,俏俊飘逸,风驰电掣。如今,这两幅书法作品就悬挂在新建的北固楼大厅,登楼观景,首入眼帘,赏心悦目。
此时此刻,站在北固楼上的我,默念着辛弃疾的词句,感受词人的诗心与才情,我爱着这纵横开阖的气势和委婉寄情的深沉。泪眼蒙眬中,北固楼上那位凛然面北的战将、那位豪情万丈的诗人、那位壮志未酬的老人,仿佛在与我灵魂对话,一种俱怀逸兴壮思飞的雄浑豪迈油然而生。我其时想,这便是称为“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的风骨和魅力所在。
毛泽东是军政兼通的革命家和军事家,还是诗书合璧的浪漫主义诗人、书法家。指挥驾驭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的阅历和素养,给他的诗词和书法融铸了斗争的精气神,血性方刚,气吞河岳,蕴含哲思,独领风骚。而辛词情思敏锐,笔力峭健,气格豪壮,于秀美清婉之中不乏英雄豪气,非常契合毛泽东睥睨千秋、叱咤万物、指点江山、气势如虹“真书家自风流”的大境界。
观瞻毛泽东书写的辛弃疾“北固双璧”,大戟、笔挟风雷、热情磅礴、奔放洒脱,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潇洒而又浪漫地展现了他的战斗精神和理想抱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宋元以来,游走于世间的才子名士,如欧阳修、苏轼、米芾和陆游等等,曾在此诗酒唱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让山有清姿,水生柔骨,而我更偏爱辛词的慷慨悲歌。
说实在,北固山这个“小山岗”比之泰岳之雄伟,衡山之奇秀,黄山之峭丽,华山之险峻……的确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光就辛弃疾的两阙名词、毛泽东汪洋恣肆的书法,便成就了“北固楼双绝”,让北固山的独特地位瞬间凸显,化为一座凝聚爱国豪情的英雄丰碑,将北固山推上无可匹敌、千古“词山”之巅峰,冠绝古今。(汤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