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思故乡上一句,举头望明月全诗是什么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低头思故乡上一句,举头望明月全诗是什么

中国的古代诗歌,共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诗歌,一个是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诗歌,到了唐代,这两类诗歌,分别为两个伟大的诗人继承、发展并传诸后世。《楚辞》一类的南方诗歌发展为李白为代表作者的浪漫主义诗歌;《诗经》一类的北方诗歌发展为杜甫为代表作者的现实主义诗歌,读中国诗歌,这两类诗歌不可错过,而连绵不绝的唐诗山峦里,李白、杜甫两位更是必读而绕不过去的两座唐诗高峰。不读李白、杜甫,不能算是读过唐诗。学读唐诗已经20多首,今天我们终于读到了李白,让我们先读他一首知名度最广的五言绝句:《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个版本是明代版本,这也是我们在小学课本里老师要求背诵的版本,当然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其实,这首诗还有一个更早一点的版本即宋版本,全诗如下: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说这首诗的版本争论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人。

低头思故乡上一句,举头望明月全诗是什么

(李白像)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伟大”二字用以形容诗人,中国历史上并不多,前面是屈原,唐代还有一位是杜甫,可见李白地位之高),李白还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唐代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后人又把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这是李白的出身,李白五岁始发蒙读书,十五岁已有诗作多首,同时因为诗作水平较高,开始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由此开始从事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开始好剑术,喜任侠,好交友。

十八岁那一年,李白开始了他长达六年的读书隐居,在大匡山(在现在的四川江油境内)长期隐居,在四川省内游历,学剑、修道,读书,二十四岁的李白决定离开四川,离开之前,他重游峨眉山等蜀中名胜,见识大增。二十五岁那一年,李白走出了蜀地,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二十六岁这一年,他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同年又结识孟浩然。当然,此后的游历生活中他又认识了同时代大量的著名诗人(几乎同时代诗人都与他有交集)。二十七岁时,李白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出身与经历并不仅仅是以布衣而行天下的,正是由于这些综合条件的凑合,才最终成就了敢“令高力士脱靴”和“天子呼来不船”的李白。李白深受黄老、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他大量的代表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而唐诗的普及版本里,李白的名诗更多,《静夜思》只是其中流传最广、争议最大的一首思乡诗而已。写这首诗时,李白二十六岁,正是他壮游天下出川傲游的第一年,也正是他思乡之情最为炽烈的一年。726年,9月的扬州旅舍秋意初显,思乡情绪随之而生,26岁的李白在同时同地还作有一首《秋夕旅怀》,这两首诗,情绪该当是一致的。

(诗意图)

我们说这一首诗有争议,一是上面的明宋两个版本的争议,至于两个版本哪个更加高明,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审美是一件极多元而个体化的感受,只有喜欢不喜欢,不好说高明不高明。我们或者可以想象,这一首诗也许还有很多版本。只是传下来这样的两个版本罢了。

第二个争议是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的一个“床”字。关于这个“床”字,大致的解释有这样几种,都能说得通,因此有争议:1、就是井台。水井边沿处的平滑处;2、专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目的是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我们查《说文解字》解释“韩”字就是“井垣也”,即井墙之意。3、“床”即“窗”的通假字。这首诗显然写于一个明月夜,很可能就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很可能身处室外,在室内随便一抬头,多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4、取汉语里“床”的本义,就是坐卧的器具,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床。5、当代的收藏家马未都等人认为,这里的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就是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因为有这么多的分歧,争论遂起。这些争论因为“床”字字义理解上的差异,而导致对于这首诗理解上的差异,其实,仅体会这一首诗的思乡之情,无论这里的“床‘是指向什么,都是上佳作品。

(举头望明月与举杯邀明月的李白情绪是不一样的)

这首诗并没有李白惯常用的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语言风格上像好是白居易,千百年来,这首诗如此广泛地吸引着各类读者。全诗因“疑”到想起“举头”,从“举头”到“低头”有两个动作,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一幅月夜思乡图淡淡绘出,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皎洁的月光照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朦胧胧地乍一望去,在恍惚迷离的心情之中,这床前月光仿佛是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但心神稳下来之后再一看,身体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而是月色。一地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明月正挂在窗前,秋夜如此明净,秋月格外皎洁,异乡分外清冷,愁思更加熬煎,眼前客景的萧条,让李白低头审视自己的年华流逝。凝望着天空的月亮,想到的是离开一年多之后故乡的一切,他想到家里的亲人、朋友,想到家乡的明月、秋窗……想着,想着,诗人的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到沉思之中去了。

诗无达诂,无论我们如何读这首诗,如何解说这首诗,都不可能完全准确代入诗人当时的情绪之中,无论怎么理解,似乎都有言外之意没有表达出来,这也许正是诗歌的好处。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完这首诗,很快,李白就要成家了,家庭生活使他暂时忘却了游居他乡的愁思,他雄奇瑰丽的诗风正在生成。

(【唐诗闲读】之24,图片来自网络)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