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对知识的认识;王阳明是谁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王阳明对知识的认识;王阳明是谁

王阳明对知识的认识;王阳明是谁

知识只是你记住了书里的话,是死的,没有态度的东西。而智慧,则是在我们心中得到印证,得到体悟的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懂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 by 圈姐

作者 | 未知 出处 | 网络

愚人求知识,高人悟学问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王阳明认为,一般人读书只是记得书中的话,这是在学知识。

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但这“知识”对你有没有影响、触动?这个就难说了。

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在自己心中印证了书中的道理,这就是读书以发明本心,这样得来的才是真正的学问。

可以说,在王阳明眼中,知识只是死的,没有态度的东西。

而学问,则是在我们心中得到印证,得到体悟的知识。

这里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没有在自己内心,印证过,体悟过。

所以,有些人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读过很多书,但做起事情来却不靠谱。

因为这些道理在他心中只是知识。

不管是读书还是修行,我们都应改搞清楚我们是在学知识,还是在体悟道理,做学问。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就是学知识,当然是越学越多;而为道,就是体悟学问,自然越来越少。

王阳明告诉我们,学问的最后就只有体悟良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生活中经常碰到这种人,他们有很多知识,知道很多道理,但却从未按照那些道德箴言,那些知识去做事。

王阳明认为,他们其实是不知。

比如一个儿子自以为知道什么是孝道,但是现实中经常虐待自己的父母。

这个儿子其实并不知道“孝道”。

所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真正学问到家的人,知道了一个善的道理,是马上就会身体力行的。

如老子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一个人如果真的体悟到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

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

有诚才有智慧,无诚只是小聪明

王阳明认为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

做事情,必须要先有诚意,然后才能在事物上格致,否则就会无从下手。

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讲究一个“诚”字。

而这个“诚”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坦白。

我们经常谈到智慧和聪明的区别,在王阳明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以诚为本的,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世。

而那些“聪明人”,与诚相反,以巧诈为本,所谓的聪明都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

所以,王阳明在家训中告诫后辈说:毋说谎,毋贪利。

人如果做不到诚这个字,那么他的智慧很容易就堕落为一般的小聪明。

《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

在这一点上,王阳明、曾国藩与古人不谋而合。

曾国藩以“钝拙”自居,以“拙诚”破“机巧”,这使他练就了深谙世事却又不为世俗所扰的超然本领。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拙诚”不仅是修身之要、相处之道,更是立业之本、成事之基。

虽然“拙诚”,有时候看起来会眼前亏,但是终究是为未来打下了基础,最终会有更大的收获。

这是一切目不见睫的“聪明人”所不屑的,

而确是任何成大事者所必备的素质。

古训: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纵观古今成大事者,为人处世皆有妙方。

先贤的人生经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

总结起来,古人的人生智慧,都凝结在这九个字里。

事不拖

是人就会有惰性。

谁都有累了、乏了的时候,免不得想要停下来偷会儿懒、歇一歇。

但做事最怕的就是一个“拖”字。

今日事就该做到今日毕。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珍惜今天的人,怎么能把握好明天?

遇事只会拖延,拖着拖着人就老了,拖着拖着事就黄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我麻痹中虚度光阴,小事拖成大事,好事拖成坏事,易事拖成难事,到头来只落得个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警策世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勤勉,岁月不待人。

做人,一定要惜时勤勉;做事,一定要雷厉风行。

勤则世上无难事,拖则易事也难成。

别再给自己找理由了,想清楚就马上付诸行动。

一旦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事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话不多

《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沉默寡言的人往往行事稳重、吉人天相;辞费滔滔的人往往暴躁浮夸、树敌招祸。

所以,管住嘴,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弟子规》中说:“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意思是,话不贵多,而贵于精。

讲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巧言令色,耍嘴皮子功夫。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写到:“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墨子有个学生名叫子禽,子禽曾经向老师请教:“多言和少言,哪个更好呢?”

墨子回答道:“青蛙和苍蝇,昼夜不分地叫个不停,弄得自己口干舌燥,然而却没有人愿意倾听它们的声音;而报晓的雄鸡,只在黎明时高歌,天下的人却都闻鸡而起。

这样看起来,多说话又有什么益处呢?重要的是说话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有情绪时,过后再说;没把握时,求证后说;

有急事时,稳住细说;没必要时,按下不说。

不该说的别瞎说,不能说的别乱说,不会说的别胡说。

言之有物、把握分寸,才能发挥出语言的魅力。

人不作

做人,一定要懂分寸。

所谓懂分寸,就是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

分寸是一把尺,既能拿来衡量自己,也能拿来衡量他人。

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不温不火,不卑不亢;

刚柔相济,外圆内方;

有礼有节,有度有量。

当进时则进,当退时则退;当显时要显,当藏时要藏。

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端什么碗就吃什么饭。

行事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阅尽千帆淡泊宁静,饱经沧桑世事坦然。

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拿捏,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来源:心灵的圈子,作者未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编:李雅河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