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gdp增长率走势图_中国近十年gdp增长率走势图分析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中国近十年gdp增长率走势图_中国近十年gdp增长率走势图分析

中国近十年gdp增长率走势图_中国近十年gdp增长率走势图分析

未来十年(2022-2031年)中国大陆的实际GDP增长率将从2012-2021年的平均6.7%放缓至平均5.0%。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向消费倾斜的再平衡、与西方的竞争不断升级、债务负担增加、人口疲软、政策议程转变以及脱碳和增长之间的潜在权衡。

• 此外,我们认为,风险偏向下行,增长潜力取决于供给侧改革能否成功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外部环境也将发挥关键作用。中国大陆经济正在从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加依赖国内消费、服务和创新的更具可持续性的新增长模式。在过去十年中,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刺激政策引发的投资激增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失衡,包括工业产能过剩、债务增加和信贷使用效率低下,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

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不能长期依赖外需拉动增长,因此需要内需发挥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随着经济再平衡和全球化达到顶峰,我们预计未来十年的年均增长率可能会放缓至5.0%,而上一个十年的年均增长率为6.7%(2012-2021年) 。从支出方面对GDP增长细分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2009-2020年)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其占GDP的比重大致稳定在42-44%左右,而在同期,平均每年为总体增长贡献3.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同期私人消费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2.9个百分点,而截至2021年,私人消费在整体GDP中所占的份额仍相对较低,不到39%。

长期结构性放缓 中国(大陆) —— 实际GDP增长,%同比涨跌(1995-2031)

尽管自2011年以来,由于采取了刺激消费的配套措施,私人消费的份额略有上升,但其增长一直无法抵消出口和投资等其他领域的放缓。因此,实际GDP增长持续放缓,从2010年的10.6%降至2019年的6.0%。消费在经济中所占比例低,部分原因是对工业和出口部门的巨额补贴,以及不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这导致家庭储蓄上升到GDP的20%以上。仍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开发

中国 — 私人消费,占GDP的百分比(1961-2021)

出口依存度在2006年达到顶峰

中国—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占GDP的百分比(1978-2020)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将继续增加,而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下降。此外,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出口的推动力将继续减弱。 自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拉动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30%以上下降到2019年的17%。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以下七个因素将在未来十年影响中国的增长潜力 。 首先,由于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中国也将无法像过去那样依靠进口技术来提高效率。中美之间的竞争将影响中国大陆的长期生产力增长。除了先进的芯片,在未来十年,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对关键技术和战略项目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这将减缓中国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增长的速度(尽管这也会刺激中国的国内创新)。

其次,中国采取以内需拉动经济活动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可能意味着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导致经常项目顺差收窄,净出口贡献也会减少。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许多发达经济体的债务水平上升,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全球增长将放缓,这将对增长造成压力,从而对中国的出口需求产生影响。

第三,跨国公司(MNC)的回流以及许多主要经济体寻求摆脱中国的供应链多元化,可能会导致未来十年中国的投资和出口增长放缓。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预计中国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削弱其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生产领域。这可能会导致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市场,例如越南和印度。虽然通过使用技术有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抵消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但北京与西方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和竞争可能会导致未来技术进步放缓,同时也会增加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成本。

国内债务快速增长

中国— 国内债务,占GDP的百分比(2006-2021年)

不断上升的债务问题限制了消费者的支出和投资。

第四,中国居高不下且仍在上升的家庭债务负担 —— 到2021年底占GDP的62% —— 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阻碍提振私人消费,尽管这一比例以全球标准衡量并不高。同样,中国高企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可能会限制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发展。我们还预计,中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行业的重大敞口将在未来几年对其资产质量构成风险,这可能会限制整体经济的贷款增长。

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顶峰,人口结构恶化

中国— 劳动人口(左轴)和老年人口(右轴)(1978-2050)

人口顺风将变成逆风

第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老龄化社会将对未来几年的增长构成挑战。可领取养老金人口(60岁及以上)从2005年的11%增加到2021年的18%,并将增加到2030年的25%和2040年的 0%。可领取养老金人口比例的急剧增加很可能伴随着降低的储蓄、投资和生产力。抚养比上升也将拖累产能增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很高,2021年达到64.7%,这意味着农村向城市迁移对生产率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推动作用今后将无法复制。

第六,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势头将放缓,因为政策制定者将重点放在共同繁荣和安全问题上,这两个问题都在中国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写入宪法。特别是,中国企业部门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如金融自由化、放松对国内移民户口制度的管制、土地改革和改善资源配置的创新,可能会变得更加零散。对国有企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也可能退居二线。

制造业份额下降

中国— 制造业和服务业,占GDP的百分比(2004-2021年)

最后,正如2021年和2022年所见,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承诺可能会导致更高的能源成本和暂时的电力短缺。反过来,中国作为制造业中心的产业能力和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已经看到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下降。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一部分,北京的目标是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认为,这可能会导致对服务业的更多关注。尽管如此,当局估计,中国每年将需要GDP的1.5%-2.0%(即2.2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包括研发和碳减排技术,以实现2030年的碳峰值目标。这可能为总体增长提供一些支撑,并与向更可持续增长模式的过渡相吻合。

前景风险

我们预测的风险倾向于下行。如果改革步伐慢于预期,外部环境也比预期差,可能会进一步拖累中国的平均长期增长。中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将在决定其长期增长潜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在经济改革上倒退,在关键领域的技术进步方面没有取得重大突破,那么这可能会进一步拖累经济效率,并进一步降低其潜在的产出增长。

对外贸易 和 投资展望

2023 年中国经常帐户顺差收窄

主要看法

• 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3,104亿美元(占GDP的2.4%),同比增长56.0%,创同期名义最高纪录。

• 尽管表现强劲,但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仍预计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将从2022年的2.1%收窄至2023年的1.8%,原因是全球宏观经济放缓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拖累对中国大陆商品的需求。

• 此外,主要经济体将供应链从中国转向多元化,以及对国内消费的关注,也可能会对中国的净出口造成压力,导致长期经常账户顺差减少。

初步数据显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从2022年第2季度占GDP的1.8%扩大至2022年第3季度占GDP的3.2%或1,440亿美元。2022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3,104亿美元(占GDP的2.4%),按名义计算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6%。强劲的表现部分是由于商品顺差扩大,2022年第3季度同比增长47.6%至2008亿美元。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发布的最新初步数据,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仍预计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将从2022年的2.1%收窄至2023年的1.8%。我们预计,在2023年至2031年期间,经常账户顺差将进一步缩小至平均占GDP的1.1%,原因是持续向更多消费驱动型增长的再平衡,以及跨国公司的去全球化和回流。

在外部方面,我们预计主要发达市场(DM)的增长放缓将影响对中国商品出口的需求,从而影响商品贸易顺差。特别是,我们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3年底出现轻微的技术性衰退,而欧元区将在2023年收缩0.6%。这两个市场合计占中国出口的32%左右,疲弱的增长前景将拖累对中国大陆出口的外部需求。此外,从长远来看,主要经济体将供应链从中国转向多元化可能会减少对中国出口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内方面,中国向更多消费驱动型增长的再平衡可能意味着进口增长快于出口,从而导致贸易和经常账户顺差进一步收窄。

发达市场增长放缓将拖累中国大陆出口

全球 —— 中国大陆出口和发达市场进口,以美元计算,%年同比(2000-2023年)

我们还预计,尽管中国的初次收入赤字从2022年第2季度占GDP的1.9%缩小至2022年第3季度占GDP的0.7%,但其初次收入账户仍将出现逆差。尽管由于利率上升的环境,中国大陆海外投资的收入在短期内将有所改善,但这将被主要发达经济体日益恶化的增长前景所抵消,这将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利润造成压力。未来几年,许多市场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审查力度加大,也可能会减缓中国企业收购外国项目股份的步伐。

2022年第3季度,收入赤字收窄导致经常账户余额增加

中国— 经常账户余额,占 GDP 的百分比

同时,我们预计中国将在2023年上半年之前逐步放松其严格的边境限制。这将支持未来几个季度出境旅游和教育服务需求的反弹,并导致服务贸易逆差上升,从而导致经常账户顺差减少。

外部展望

中国数十年的经常账户顺差使其积累了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截至2021年底价值略低于3.2万亿美元。然而,中国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其资产相对于负债的较低回报率,意味着其整体净外部头寸仅处于适度正值区域。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国际投资净顺差占GDP的比重约为13.7%,低于2008年的32.2%。未来十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很可能会保持小幅顺差。尽管中国正寻求经济再平衡,向消费倾斜,但进展将是缓慢的,因为储蓄率在近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中国正在努力实现技术自给自足,从长远来看,将逐渐减少对半导体等相关产品进口的依赖。中国还将寻求控制债务增长,这意味着未来10年投资增长将放缓。

货币政策展望

中国 大陆 利率 保持 不变,但 仍将维持 宽松的货币政策

主要看法

• 中国于2022年11月15日部分展期到期的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贷款,并连续第三个月将利率维持在2.75%不变。

• 公告发布后,我们维持一年期MLF利率到2022年底将降至2.65%的预期,同时预计2023年政策利率不变。

• 由于经济仍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包括不断上升的新冠感染病例和仍然疲软的房地产行业,我们认为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中国(PBoC)于2022年11月15日进行了价值8,500亿元人民币的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并将利率维持在2.75%不变。自2022年8月上次降息后,这是利率连续第三个月保持稳定,基本符合市场普遍预期。7天期逆回购利率也维持在2.0%。由于价值1.0万亿元人民币的MLF贷款于同日到期,该操作导致通过该工具净提取1,5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公告发布后,惠誉解决方案仍预计MLF利率到2022年底将下调10个基点至2.65%,原因包括经济势头减弱、通胀仍处于低位以及美元普遍强势逆转等三个原因。展望未来,我们预计2023年的政策利率不会发生变化。

为解决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的问题,央行和中国银于11月13日联合出台了16条支持该行业的计划。今年迄今为止,10月份房地产投资数据显示同比收缩8.8%,而前一个月的收缩幅度为8.0%。尽管主要用于包括抵押贷款在内的长期信贷并与一年期MLF利率松散挂钩的五年期贷款最优惠利率已在2022年8月降至4.30%的历史低点,但我们认为抵押贷款利率和借贷成本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此外,继10月份消费通胀同比放缓至2.1%的七个月低点,部分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疲软和高基数效应,我们现在预计2022年的核心通胀和生产者价格通胀继续表明价格压力缓解,2022年10月PPI同比收缩1.3%,核心通胀维持在0.6%的低位。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认为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10月份同比上涨7.0%)可能会受到政府稳定价格政策的限制,其中包括从中央储备中释放猪肉库存。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由于通胀数据弱于预期,美国加息预期回落将为中国在短期内进一步降息提供更多空间,而不必过分担心货币稳定性。截至11月15日,人民币已从11月4日的约7.26元/美元的14年低点大幅反弹至约7.04元/美元,这得益于风险情绪的改善,以及北京宣布的新措施,包括放松部分新冠疫情限制和支持房地产行业的计划。

前景风险

我们利率预测的风险是平衡的。不利的一面是,新冠感染病例的增加和重新实施严格的新冠感染控制措施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出现更多下行波动。尽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但如果信心依然疲软,房地产行业可能会进一步走弱。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促使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从好的方面来看,央行可能会选择在2022年12月维持关键利率不变,因为它会使用其他政策工具来支持经济,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便利,以及承诺的补充贷款以引导利率走低。

货币政策框架

近年来,尽管信贷和货币供应大幅增长,但中国(PBoC)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整体消费者价格通胀,其通胀管理的可信度在新兴市场中很高。通货膨胀率在2011年达到平均5.4%的峰值,此后逐渐呈下降趋势。我们预计,由于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相对于历史水平将有所放缓,通胀增长在中期内将保持相对温和。我们预测2022年至2026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4%。

财政政策和公共债务展望

随着刺激 政策 缩减,中国大陆的预算赤字将在 2023 年收窄

主要看法

• 现在预计,中国的一般政府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5.2%扩大至2022年的8.5%,然后在2023年缩小至5.4%。

• 政府在2022年前9个月增加了基础设施支出和支持增长的支出,以抵消其“动态清零”战略带来的阻力,但我们预计随着经济复苏,支出将在2023年缩减。

• 与此同时,受减税、土地收入下降和经济复苏缓慢的拖累,收入将在整个2022年收缩,但随着经济回暖,这一趋势也应该会在2023年逆转。

• 我们预计,一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66.4%上升至2022年的71.1%,然后在2023年企稳,反映出2022年经济将重新依赖债务融资的基础设施来推动增长。惠誉解决方案现在预计,中国的一般政府预算赤字将从之前的7.8%扩大到2022年GDP的8.5%。根据财政部(MOF)的最新数据,今年前9个月,政府总收入同比下降11.5%至19.9万亿人民币,而政府总支出同比增长8.0%至27.1万亿人民币,导致7.2万亿人民币的赤字(占2021年GDP的6.3%)。一旦新冠措施在2023年放宽,我们预计将逐步撤销与大流行相关的财政措施,这应该会导致税收收入的恢复和支出的减少。这可能会使2023年的预算赤字减少至5.4%。

自2022年上半年以来收入收缩

中国 — 年初至今的政府总收入和支出,同比变化% & 十亿人民币

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收入将收缩7.5%,这将受到减税和土地出售减少的推动。今年前9个月收入下降11.5%,主要是由于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措施,约占GDP的4%-5%,其中包括3月份宣布的2022年2.5万亿元人民币的减税和增值税(VAT)退税。此外,政策制定者在5月份将增值税减免额度进一步提高了1400亿元,达到了2.64万亿元,并增加了600亿元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收入增长疲软的部分因还在于土地出售收入疲软,今年前九个月土地出售收入同比收缩28.3%,至3.9万亿元。我们认为,由于房地产销售低迷和融资渠道有限,许多开发商仍面临财务压力,土地收入将继续疲软。

然而,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势头增强,我们预计收入将反弹,同时中国房地产行业也将触底反弹。总体而言,我们预计收入在2022年全年收缩7.5%后,2023年将增长11.0%,而2021年的增长率为8.7%。鉴于政府在9月的会议上提出建议,预计当局将在2022年底提前加载2023年特别债券发行配额的一部分,我们认为2022年第4季度支出仍有上升空间,2023年将有所放缓。此前,国务院8月宣布了价值约1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0.9%)的19条刺激计划,其中包括用于特定项目和基础设施支出的资金。

因此,我们预计,2022年支出将增长5.8%,然后在2023年下降0.5%,而2021年下降1.0%。为支持经济复苏,自2022年初以来,当局加大力度加快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额为4.2万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比2021同期高出70%。

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持续上升

中国 一般政府债务,占GDP的百分比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继续加重

鉴于2022年的巨大财政赤字,我们预计,一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估计值66.4%上升到2022年的71.1%,然后在2023年趋于稳定。这也意味着将比2019年大流行前的水平增加13.9个百分点,突显出债务积累的快速速度,这不太可能是可持续的。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幅回升

中国——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年初至今,十亿人民币(2019-2022年)

债务负担的增加也将由地方政府承担。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8月底,地方政府未偿债务总额为34.8万亿元人民币(占2021 GDP的30.5%),高于2021年底的30.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6.8%。鉴于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7.6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在2022年9月至12月期间,各省仍可能发行高达2.8万亿人民币的更多债务,可能将债务水平提高到GDP的33%左右。

结构性财政状况

政府债务: 中国的债务市场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根据官方估计,2020年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41.7%,地方政府债务约为25.7万亿元人民币,使政府债务总额达到GDP的60.5%。中央政府开始加强对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工具的监管,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几年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可能会继续上升,但速度要慢得多。

未来几年仍将居高不下

中国- 总债务和财政平衡(2020-2031年)

财政赤字: 多年来,中国的财政赤字一直在扩大,2010年至2019年平均占GDP的2.8%,而2000年至2009年为1.5%。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寻求稳定放缓的经济,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2022年至2026年平均占GDP的6.0%,因为支出所占的比例仍然高于收入。政府 支出 占 GDP 的 比例 : 由于大流行,2020年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飙升至35.5%,但我们预计这一比例将放缓,到2031年将达到30.1%。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政府将寻求遏制地方政府的违规支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支出方面。尽管如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发展加速,中国可能会通过增加福利和医疗保健支出,推出一个更庞大的社会保障网络。

财 政 和 公 共 债 务 预 测 ( 中 国 2020 - -2025 )

主 要 观 点

• 我们认为,人民币的大部分下行压力已经过去,预计短期内将在人民币7.00-7.20元/美元区间内横盘整理。

• 我们现在预测,到2022年底,人民币将达到7.10元/美元,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当稳定,到2023年底将达到7.00元/美元。

• 鉴于政策制定者可能专注于金融稳定,人民币不会再被高估,经济活动的回升应该会提供额外的支持,2022年人民币贬值的许多因素在未来几个季度不会显现出来。

短 期 展 望 ( 三 到 六 个 月 )

自我们上一次于2022年9月2日发布的人民币最新消息以来,由于美元走强(由于美联储(Fed)鹰派)以及中国经济的逆风导致人民币走软,10月中旬,人民币大幅贬值,跌至7.32元/美元的低点。到目前为止,2022年,人民币已贬值11.3%,平均值为6.71元/美元,这是二十年来贬值速度最快的一年。在我们之前的预测中,我们预计到2022年底,人民币将达到7.00元/美元,但风险将上升至7.20元/USD。由于该单位跌至7.30元/,因此这一假设略为乐观,今年年底可能会达到7.10元/美元左右。

然而,我们认为,大部分疲软已经过去,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将大幅横盘,可能会有轻微的升值倾向。事实上,人民币仍然受到严格管理,我们认为,当局不再愿意看到人民币再次大幅贬值,同时,人民币不再像以前那样被高估。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反弹,货币政策将不再那么温和,特别是在美联储紧缩周期结束之际,这将有助于为人民币提供支持。

横盘趋势,未来交易略有走强

中国汇率:人民币兑美元

2022年人民币走弱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美国和中国货币政策出现分歧,这给低收益货币带来了下行压力。由于中国经济面临来自房地产行业的重大挑战,以及政府的零关税政策,中国(PBoC)仍然非常鸽派,这给汇率带来了下行压力。鉴于这种经济疲软,政策制定者愿意暂时接受较弱的货币,因为在国内形势严峻的时候,这有助于促进出口部门。今后将不再是这种情况。长 期 展 望 (6 6 至2 24 4 个 月 )

我们认为,贬值压力已经过去,这使人民币在2023年渐趋稳定,单位均价为7.10元人民币/美元,但年底为7.00元人民币/美元。这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经济活动反弹、美国利率见顶以及中国仍然强劲的对外部门。此外,该货币的估值要好得多,表明下行压力较小。尽管房地产行业面临挑战,我们预测中国实际GDP增长将从2022年的3.6%降至2023年的5.0%,因为同期美国经济从1.8%大幅放缓至0.3%。中国的复苏和相对于美国的增长表现可能会导致外国投资的增加,并为人民币提供支持。这意味着,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即将结束,中国在未来几个月内将不再那么鸽派。这反过来应该会缓解人民币的下行压力,甚至可能会出现上行压力。

政策制定者不太愿意看到货币再次大幅走低。近几个月来,中国一直在更加积极地管理货币,以应对贬值压力。在经历了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的货币大幅下行压力期后,人民币与中间价存在较大偏差,但偏差已明显收窄,特别是随着央行实施多项政策以帮助管理货币包括固定汇率以帮助抑制进一步的下行波动。

虽然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将从2022年的3.1%放缓至2023年的2.0%,这应该会对中国的对外部门造成压力,但我们认为中国的经常账户和贸易平衡将保持庞大。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保持在每月约800亿美元的水平,这比2019年和2020年的平均水平约300-400亿美元多得多。由于疫情的限制措施最早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3月,我们预测中国的经常性账户赤字将保持宽泛,仅从2022年占GDP的2.0%略微收窄到2023前 景 风 险

我们对人民币预测的风险是大致平衡的。在下行方面,与全球金融状况有关的金融市场压力上升,或住房市场可能继续对该单位造成下行压力。外国人继续减少对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而房地产债券指数也仍然低迷。此外,美国经济放缓幅度超过预期,也可能对人民币造成压力,因为资者纷纷涌向美元等避险资产。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经济复苏优于预期,或者美联储不那么鹰派,那么在资金流入增加的背景下,人民币交易可能比我们目前预期的要强。有迹象表明房地产行业正在趋于稳定,随着投资者重返该行业,人民币也可能面临上行压力。

10 年 预 测

中 国 大 陆 的 结 构 性 放 缓 将 贯 穿 未 来 十 年

主 要 观 点

• 随着储蓄率下降、经济自由化进程逐步推进以及人口增长放缓,中国大陆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将比上个十年慢得多。

• 这些动态将导致未来十年实际GDP平均增长5.0%,而前十年为6.7%。

• 私人消费将成为主要表现者,2022-2031年平均增长6.5%,并且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大陆近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增长繁荣,其基础是通过经济自由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口趋势形式的主要支持顺风提供了额外的支持,使储蓄能够快速积累。未来十年的增长将比过去十年慢得多。不断恶化的人口状况(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拖累经济活力,导致2022年至2031年的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为5.0%,而此前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6.7%。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尽管速度很慢,但这将导致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为消费相关领域带来巨大的机会。

较 低 的 投 资 率 , 增 长 较 缓

人们普遍认为,为了鼓励未来几年可持续的高增长率,中国必须降低投资率并促进消费。纵观历史先例,2011-2020年投资占GDP的平均比重过高,为43.0%。然而,正是这种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让经济在过去十年里增长如此之快。储蓄率和投资率的降低意味着增长的放缓。对于高投资率造成的国内失衡,问题不在于高投资本身,而在于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从理论上讲,如果所有投资都能获利,高投资率并无不妥。

国家的高度参与导致了过度的非生产性投资,以试图促进总体增长。这是以牺牲私人消费为代价的,其后果可能是未来几年的增长放缓。对 即 将 到 来 的 经 济 放 缓 的 政 策 反 应 将 至 关 重 要利用补贴、提薪和消费贷款来促进消费的政策,或通过提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网来说服消费者降低储蓄率,都是针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症状而并非其原因。需要进行广泛的结构性改革来重新平衡经济并确保可持续增长。我们认为,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错过了加快经济改革的关键机会,因为它专注于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工具提供创纪录的贷款。这些政策导致房地产和投资泡沫开始破灭,导致经济放缓,破坏了本世纪初的增长潜力。

效 率 提 升 将 难 以 实 现

农业土地改革和户口登记制度的放松管制、通过允许更多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进一步为城市移民释放劳动力,提供了提高生产力的潜力。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重庆市政府启动了一项试点计划,赋予在该市工作的农民工非农业身份的权利。尽管此后进展缓慢,但我们预计这一政策将在长期内继续推广,从而支持进一步的城市化。然而,只有当城市的企业家能够创造出足够的利润来保证扩大他们的劳动力时,城市化作为增长动力的想法才会奏效。从长远来看,这将取决于政府是否愿意进一步扩大经济自由。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未来十年的进展将比过去缓慢。

一 定 程 度 的 金 融 自 由 化

继续对银行部门进行改革,重点是减少对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的贷款,这将有助于通过改善资本的分配来提高生产力。对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延迟了这些类型改革的潜力。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一般资本市场改革的前景——开放资本账户并允许灵活的汇率。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进展,近年来允许了更大的货币灵活性,并逐步放开了外国金融投资。我们预计将取得进一步收益,改善资本配置。

国 企 放 开 要 循 序 渐 进

除了允许价格自由化和扩大对外贸易外,国有企业向私人竞争开放也是提高生产力的一个因素。然而,这些特定的改革可能是渐进的。与银行业一样,尽管政府宣布取消限制任何单一非国内股东在任何中国大陆银行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的要求,但大型国有银行还是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不太可能允许私营部门进一步大量参与国有企业主导的行业,因为这会对其对经济杠杆的控制水平构成风险。

最 低 工 资 的 上 涨 和 社 会 保 障 将 损 害 增 长 前 景

为了促进消费,中国似乎专注于提高最低工资和增加社会福利制度的规模(例如,增加医疗和养老金支出,以及加强社会住房建设)。虽然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些政策可能是可取的,但我们不认为它们是提高消费支出的关键;相反,这些政策可能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增加本已沉重的税收负担以及降低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就经济中的需求构成而言,这些政策将有助于降低储蓄率,进而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尽管它们将以降低增长潜力为代价)。

人 口 红 利 耗 尽

在过去的十年中,劳动人口平均每年仅增长0.1%,对经济增长的支持比以前少得多。在未来十年,我们预计劳动人口将以平均每年0.3%的速度减少,与前十年相比,这将成为一个直接的阻力,特别是在预测期结束时,我们看到劳动年龄人口的收缩将加速。

全 球 宏 观 展 望

下 行 势 头 将 开 始 加 速

我们对2022年全球增长的总体预测与10月份的3.1%基本持平,但我们对2023年的预测已从2.1%下调至2.0%。我们的预测表明未来一年全球增长将急剧放缓,我们仍低于2023年约3.0%的普遍预期。全球增长减速将主要由发达市场引领,2022年的增长将从2.5%开始放缓到2023年增至0.5%,而新兴市场(EM)同期将从3.9%略微加速至4.1%。这种增长加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复苏,这提高了新兴市场的平均水平。

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市场,面临多重不利因素。首先,过去几个季度通胀持续急剧上升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利率将保持高位,金融环境相对紧张,这将抑制商业和消费者活动。其次,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涨,特别是欧洲持续的能源紧缩意味着购买力和利润率将继续受到压力。第三,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在2023年将普遍更加严格,尤其是在美国,共和党可能会在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这将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多阻力。

2022 年第三季度增长好于预期,但 2023 年更加悲观

我们现在预计,2022年德国(1.5%至1.8%)、意大利(3.5%至3.8%)、葡萄牙(5.9%至6.5%)和瑞典(2.6%至2.8%)的增长将更为强劲。相比之下,我们对加拿大(3.6%至2.8%)、法国(2.6%至2.5%)、中国香港(-0.2%至-2.4%)和挪威(2.8%至2.5%)的看法略不乐观。在2023年,我们下调了10个市场的增长,同时保持对其余发达经济体的预测不变。特别是,我们将法国的增长预测下调了0.3%,至-0.5%,以反映外部条件的恶化和核电行业持续问题对电力供应的风险。我们现在还预计德国将出现更深的衰退(-0.7%至-1.2%),原因是能源价格高企和金融环境收紧对私人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造成了更大的不利影响,以及不利的外部背景抑制了出口需求。

在发达市场欧洲,我们也下调了意大利、西班牙、挪威、丹麦和瑞典2023年的增长预测。我们预计意大利将收缩0.7%(10月份为0.5%),原因是持续的通胀压力、紧缩的金融状况和疲软的外部需求前景。这些下行因素也将拖累西班牙经济,我们现在预计西班牙经济在2023年仅会小幅增长0.2%,低于之前的0.5%。在北美,我们将加拿大2023年的增长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至1.3%。作为能源净出口国,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在2022年的飙升已经转化为2022年更强劲的国内需求。但是,这种经济顺风可能会略有减弱,因为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团队预计,到2023年,布伦特原油和亨利港天然气的平均价格将分别下降4.8%和7.1%。出口收入受到轻微打击,美国经济急剧放缓将对加拿大经济造成压力。

最后,在亚洲发达市场,我们将对中国香港2023年的预测从之前的2.9%上调至3.1%,部分原因是2022年收缩幅度更大(从之前的-0.2%变为-2.4%)导致基数效应降低。

欧洲新兴市场:战争和能源危机将继续拖累增长

我们预计2023年欧洲新兴市场仍将严重落后,收缩幅度将从0.6%加深至0.9%。这一收缩的最大驱动力将是俄罗斯GDP下降5.0%。即使不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我们预计该地区其他地区的增长也将从3.7%放缓至1.1%,低于其他新兴市场地区。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