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450万;江苏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450万人
“企业有时做数字技能培训时会发现,一些专业找不到老师……”
“我们回去后整理下,尽快按类设置一个师资库,供你们挑选。”
这是省市区人社部门“共学共进”大培训调研现场的一幕。
深入调研问需解难。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三级人社部门“共学共进”大培训调研组赴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围绕技能人才培养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目前存在的难题,探寻解决办法,同时开展项目制培训验收评审。
培训出成果,一线职工攻克20余项技术难题
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人社厅围绕省委“三进三解”要求,聚焦基层、企业、群众所盼,设计七大重点调研课题,厅领导班子成员挂帅领题、推动落实。此次“共学共进”大培训调研组到南汽进行技能人才培养调研和项目制培训验收,便是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牵头的课题调研内容之一。
在南汽集团车间,一台台机器人设备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如果这些机器人“生病”了怎么办?
现场,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车身车间维修工徐阳自豪地向大家晒出了自己这一年的“成绩单”:“以前我们遇到机器人设备故障,只能等待技术专家来维修,去年公司申报了政府补贴项目制培训,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结构及参数、机器人设备维修等知识和技能。现在我不但能进行机器人设备维修,在机器人腕关节等关键部位维修时,还能用国产化零部件进行替换。”
和徐阳一起报名的职工还有许多。“我们去年4月向南京市人社局申报了机器人自动化改造技术培训,分5期组织100名设备维修一线职工参加培训。”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培训负责人介绍,培训过程中还攻克了20余项技术难题。通过对机器人设备国产化改造,提升了自主可控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维保成本,也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听完介绍,顾潮表示,企业要力争从一线工人中培养专家,让技师和工程师一起来进行技术攻关。
联动调研共谋良策,企业晒难题部门现场回应
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联动调研,共商共议,共谋良策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省人社厅推动高标准调查研究的一大创新尝试。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大家抛出问题、群策群力。
△座谈会现场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鹏坦言,公司在“智改数转”中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师资是个问题,“比如,国内高校很少有研究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老师;帮助产业工人提升数字技能培训时,一些专业也找不到老师。”
听到这个问题时,顾潮现场给予回复:“我们人社部门承担了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的规划和培养,其中不乏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加上100多所技师学院师资以及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博士后。”随后,他给何鹏吃下一颗“定心丸”:“这些人才中可能有你们需要的老师,我们回去后整理下,尽快按类设置一个师资库,供你们挑选。”
未来加快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加快技能人才培训迫在眉睫。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全省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183.1万人次,就业培训上岗率为40%,职工培训稳岗率为86%,创业培训合格率为90%,全省技能劳动者达到14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47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975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29.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32.8%。
座谈会上,顾潮表示,各地人社部门要以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求解思维,紧盯制造产业、数字经济、“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紧盯江苏省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重点集群,加大项目制培训推进力度,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的支持,更好发挥政府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用好用足用活这一培训形式,不断健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工作模式,完善培训学员“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企业提供岗位“订单”的工作链条,提升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稳就业、防失业、促创业中进一步彰显价值、发挥作用,加快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现代快报+记者 徐苏宁
(南京人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