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飞船有哪些舱构成、载人飞船都叫什么名字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载人飞船有哪些舱构成、载人飞船都叫什么名字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开始执行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带着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去天宫出差6个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意义非凡,无论对航天员来说还是对天宫空间站来说都是如此,因此深受瞩目。

载人飞船有哪些舱构成、载人飞船都叫什么名字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将采取快速交会对接,很快三名航天员就会和空间站中等待的神舟十航天员来一次太空大会师,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次,同时在轨人数也将再次打破纪录,从0到1,再从1到2,最后再到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相信未来随着深空载人探测的进行,人数还会不断增加。

此次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乘组无外乎其它,真的是一次梦想之旅。首先担任指令长的是二次飞天的费俊龙,2005年10月他和聂海胜执行神舟六号中国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当时太空飞行的时间大约是5天左右。此次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时隔17年再次飞天,在采访的时候费俊龙说过一句话:从第一次太空飞行到今天,自己的体重从来没有变化过。这就是17年的坚持,只为了最佳的状态再入太空。

而对于神舟十五号的02号航天员邓清明来说,可能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因为作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1998年就已经入选训练,但是在神舟十五号之前邓清明从未执行过飞行任务,曾经距离飞天最近的一次是神舟十一号,但也很遗憾落选。

24年无怨无悔的坚守,成就了邓清明今天随神舟十五号一飞冲天圆梦太空,这是一次关于梦想的故事,如果你不相信坚持就会有回报,不妨看一看邓清明的人生经历。

最后便是张陆,作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最后一位出征太空的他来说,也有12年的坚守。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最后一棒,同时对于航天员来说,也是中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全部完成太空梦的时刻,至此中国第一批和第二批在役的16名航天员已经全部完成了太空飞行,未来载人飞行任务中的老带新可能就要有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来参与了。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带着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停靠在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届时中国空间站的最大构型三舱三船构型就完成了。核心舱、问天舱和梦天舱再加上神舟十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从轴向来看核心舱长16.6米,神舟十五号飞船长9米、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长10.6米,总长度接近36米。

而径向梦天舱和问天舱的长度都是17.9米,最终的长度就达到了40米左右,而三舱三船的总重量接近90吨,未来中国空间站如果可以继续扩张,还会增加三舱,最终将变成6舱结构,那更是一个庞然大物。

除此之外,天宫空间站上同时停靠两艘神舟载人飞船,也是忠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次,当然未来都将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太空轮换任务交接。

除了三舱三船的最大构型之外,真正令大家关注的还是神舟十五号对接核心舱前向口后,神舟十航天员迎接他们的场面,届时六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不妨猜一下它们是会师在核心舱还是在问天舱?

六名航天员在轨共飞1-2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神舟十三名航天员将返回地球,而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将在空间站执行6个月的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农历新年以及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他们都将在空间站上度过。

但也不用担心,天舟五号已经把应景的食物例如饺子、元宵等带了上去,当然一定还会有春联一类的物品,因为在采访的时候介绍,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都是准书法家的水平,他们应该会把自己的写的春联带上空间站这个新家吧!

在神舟十五号在轨期间,他们还会迎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到来以及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到来,而神舟十六号的航天员或许就要更好猜测一些了,可能就是张晓光、刘旺以及第三批航天员中的一名载核专家了。

就像是费俊龙采访时候说的那样:中国空间站就像是一个新房间,至于这个新房子能不能住?到底怎么住就要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来检验了。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最后一棒,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进入运营阶段的首棒,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神舟十五号的主要任务包括六大项:

01、验证空间站三舱构型的长期驻留能力;

02、完成15个实验柜的解锁、安装以及调试工作,同时完成40余项科学实验任务;

03、进行3-4次出舱任务,完成梦天舱暴露平台的实验载核的安装;

04、验证货物气闸舱的工作,完成天地协同6次货物进出舱任务;

05、完成常态化平台测试、工作以及运营维护;

06、航天员需完成在轨锻炼、训练以及演练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在神舟十六号乘组入驻空间站的时候,就是中国空间站正式运营的时期,实验项目将占据主要任务,各种安装任务将减少。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意味着未来的载人飞行任务就是中国空间站的正式运营了。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说法,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相关载荷将于明年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这也意味着将会有外国宇航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这真的是中国航天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到有再到其它国家的主动申请合作。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