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日本上半年GDP;2023日本上半年汽车出口量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2023日本上半年GDP;2023日本上半年汽车出口量

国内自媒体注意到了日本内阁府在8月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扣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增长率为1.5%,换算成年增长率为6.0%。但9月8日,内阁府修改数字的第二次速报(增长率为1.2%,换算成年增长率为4.8%),关注的人却不是很多。

日本经济是否进入2023年以后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日本是否就要走出失落的30年?恐怕个别自媒体是过高地评估了日本的经济状况,甚至大大超过了日本政府、国民对其国家的期待。

确实,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到今年第一季度,再到第二季度,日本连续三个季度让经济出现正增长,尤其是今年的第二季度,按9月8日修订的年率计算,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美国(2.4%)及欧元圈(1.1%),形势喜人。

2023日本上半年GDP;2023日本上半年汽车出口量

日本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

首先是出口,日本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尤其是汽车方面,从日本自动车工业会发表的数字看,4—6月轿车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为96万台。8月,日本汽车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7%,为35万4697台,维持了持续增加的态势。斯巴鲁公司回答日本媒体提问时说,该公司生产的汽车约80%用于出口。出口对象国中,美国占了70%,从财务省公布的贸易数字看,仅6月一个月出口额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不仅出口旺盛,日本国内汽车销售同样红火,丰田一个季度的营业利润突破了1万亿日元。

第二是大量外国游客进入到日本,提升了日本国内消费的热度。日元的贬值也推动了外国游客赴日旅游。今年第二季度赴日旅游消费比一季度增加了8.1%,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如果是汽车出口及境外游客的大量涌入,带来了日本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那么这种促进增长的要素是否能在2023年全年得以维持,还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还是看日本汽车的出口。当美国通胀严峻,尤其是汽油价格大幅度提升后,节能的日本汽车,尤其是日本的混合动力车在美国等地就有了非常好的销售成绩。但美国、欧洲等汽车的主要消费国,并没有改变在2035年以前淘汰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燃油车的计划,日本生产的燃油车短时间内能够热销,但并无今后长期维持的前景。日本汽车企业依旧没有向电动车等新能源车转型的意愿,更愿意在燃油车方面使用早已经折旧完的生产线,生产比电池车要便宜很多的燃油车,保证现在能赚取到充足的效益。但是,对新能源车、新技术的投资严重不足,最终会在今后数年内拖累日本经济。

入境游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好处自不必说。和2023年第二季度比,进入第三季度后,日元持续贬值。从日元汇率月平均值看,1美元在6月兑换141日元,到了9月基本维持在147日元的低价状态,10月的个别日子突破了150日元,贬值幅度相当大。这让愈发多的外国游客进入到了日本,他们的消费缓解了日本国内消费动力不足,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刚刚结束的2023年十一长假,本该是中国游客大量访日的极佳时期,但排放核污染水让不少中国游客止步不前。日本媒体反复炒作中国游客涌入日本,游客对核污染水并无偏见,在日本尽情吃喝等,但真的让中国游客能够顺畅地进入日本,需要增加航班,降低交通费用,更需要在排放核污染水方面与中国进行沟通。排放核污染水在今天的日本是政治正确的重要标志,是日本核安全的象征,日本在核污染水方面的政策现在及未来均不会发生变化,这让中国游客大量进入日本有不少困难。

消费疲软及牵引经济发展的技术革新不足

从去日本采访,与日本相关研究人员的交流情况看,日本国内通胀严重,工资提升有限,这带来了消费不足。出现通胀后本来应该多少有了投资的环境,但依旧在日本看不到设备投资热潮。

也依旧是从内阁府发布的数字看,日本国内消费受通胀及工资提升有限等方面的影响,不仅没有出现超过疫情前的消费态势,食品消费反而减少了1.9%,白色家电等耐久消费品也减少了3.3%。今年第二季度的日本设备投资仅提升了0.03%,企业并未通过设备投资来改善劳动条件,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非常有限。

进入2023年以后,日本政府加大了对半导体企业的补贴,一些能够生产高端芯片的半导体工厂开始在日本建设了起来。但是和以往的设备投资不同,半导体等尖端产品是绝对不能出口到中国,不能与中国企业有任何关联。中国是半导体产品的最大消费国,主动断绝和中国在高技术方面的往来,意味着半导体等尖端产品的投资不可能拓展中国市场,回收投资成本会出现很大的困难。

日本有先进的电池、电动车、IT通讯、尖端材料、先端医疗等方面的技术,但这些基本上都属于经济安保严格限制与中国往来的内容,也因为经济安保的限制,让企业不能展望未来市场,在投资时疑心疑鬼。

除了汽车生产及入境游以外,日本在消费、设备投资及出口方面止步不前。过去的30年因技术革新、市场开拓上的不足,造成了经济上的失落,现在更有经济安保作茧自搏,日本想实现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很大。

陈言 人民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 执行院长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