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是怎样产生的,美债是怎样产生的啊
随着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已经被国会两院批准的有关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所谓《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至此,持续数月的两党争斗告一段落,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得以暂时避免。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如此荒唐的所谓“谈判”闹剧,早已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美债注定是一个永远无法还清、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的庞氏骗局。骗局被戳破,是迟早的事情,不知道的只是被戳破的时间点而已。
美债务如滚雪球般膨胀 究竟为何
王文表示,美债设定上限从1917年的115亿美元,到2023年所突破的31.4万亿美元,足足增长了2730倍,令人瞠目结舌。从根源上看,机构臃肿冗杂的政府建制、武装布遍全球的军事基地、沉重庞大的医疗卫生负担、不断翻滚累积的利息支出,是美国债务上限只能提升、不会下降的本质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分析认为,美国债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两党将各自的政治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之所以债台高筑、屡次出现债务危机,归根究底是政党轮替间,两党为了争取选票过度透支未来经济潜力,采取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导致的恶果。共和党在主导时期减税,但并没有明显削减支出;上台后增加支出,但也没有大幅改变税收政策。这导致了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不得不采取发债的方式来填补缺口。从债务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看见美国目前存在的政治衰败、治理失灵的状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前高级顾问杰弗里·萨克斯表示,2022年,美债务膨胀至24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95%。根据布朗大学沃特森国际和公共事务研究所统计,从2001财年至2022财年,美国用于发动战争的开支达到了惊人的8万亿美元,超过了那15万亿额外债务的一半。美国政府对发动战争、增加国防支出已经成瘾。而军费并非美国政府预算面临的唯一挑战。日益陈旧且膨胀的医保体系也增加了财政负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指出,长期以来,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就很大,靠发国债来过日子,最近几年债务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一个是因为三年疫情的影响,支出在扩大,但税收跟不上,另外美国政府最近一直在不断加息,这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如果将债务上限比作美国联邦政府得到国会授权可以举债的“信用卡额度”,那么在财政支出扩大和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美国政府如今可能要“刷爆”这张“信用卡”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分析认为,为了救市,2020年起美国推出各种激进财政政策,涉及基建计划、家庭计划等多个方面,支出高达几万亿美元,这背后就需要大幅举债来支撑。与此同时,当前美国经济发展缺乏新增长点、新增长空间,这也使得“寅吃卯粮”导致的债务问题更加严重。
美债风险正在掏空美国经济透支美国信用
王文指出,对世界各国而言,考虑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溢出风险与戳破时限已被提上案头。过去将美债视为无风险投资的逻辑基点,应该重新被检视。为美债背书的美国国家信用是否真愿偿付和可持续偿付债务,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拷问。从近几届美国政府无限期地为债务融资、无休止的货币量化、进而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的政策行为看,美国国家信用并不是被重塑或提升,而是进入了断崖式的下坠进程。美元信用日趋坍塌的预期,不只是自毁于美国持续“狼来了”般的债务上限“闹剧”,更源于美国自毁前程式的任性蛮横与自私自利。更重要的是,美国债务上限“闹剧”,令美国一步步走上由盛转衰的下坡路,昭示了一个超级大国深陷“塔西佗陷阱”的前景。
刁大明分析,虽然美国尚未出现过真正的债务违约,但巨额的债务与反复出现的危机已经对美国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产生了不良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日前发布的“全美经济调查”显示,69%的美国成年人对美国当下以及未来的经济形势持负面看法,创这项调查17年历史中的最高纪录。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4月下旬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国家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此外,债务危机频繁出现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和国际市场对美国债务问题不可避免地感到担忧,削弱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信誉,消磨美债等美元资产价值,引发全球市场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信任危机。
杰弗里·萨克斯表示,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如果不调整当前政策,到2052年美国债务可能达到GDP的185%。而且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正在挑拨围绕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开战的前景。对中国敲响的战鼓正源源不断地增加军事预算,然而美国本可以轻易避免与中国的战争,前提是美方遵守支撑美中关系的基石——“一个中国”政策。中美爆发战争是不敢想象的。不仅会导致美国的破产,更有可能带来全世界的毁灭。
赵锡军分析认为,美债几乎是全球投资人都认定的一种相对安全的资产,这次债务危机将打破美债神话。美国国债在其利率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无风险收益率,美国国债收益率是其他债券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等的定价基准,更是其他实体利率的定价之锚。如今这根锚发生了巨变,大批以美债利率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利率会发生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指出,美国国债上限无止境的提升,是极不正常的,它成为对国际经济的剥削和掠夺。如果美国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和发展的矛盾,美国国债违约的可能性就永远存在,而且只会越来越高,未来必定会产生“火山爆发”一样的严重后果。
刘英认为,从多项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前景令人担忧,衰退阴云更加密集,并没有烟消云散。本次债务上限危机的影响可能不大,但避险操作大概率会如期出现,比如特定期限短端国债收益率因违约风险而上行、美元指数波动加剧等,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当前,美国政府债务率已远远超出了国际,这就需要美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治理方面进行更深刻的调整。
美债问题频现世界应该去“风险化”
王文指出,当前,天下苦“美”久矣。数十个国家官方声称要推行“去美元化”政策,更有所谓“美元信用坍塌导致美国崩溃”的论调在国际舆论上流行。如何借势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实现货币多边主义国际机制的建构,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均衡化,减少对美依赖,是各国金融决策者们必须要考虑的重点议题。
对中国而言,认识美国债务上限“闹剧”的实质及未来继续恶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是美债的最大持有国之一。动态调整、长短结合地持有美债,是防范债务上限危机溢出效应的重要方法。中国应更加精细化地配置全球金融市场的资产组合,不仅让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更要让美债持有的减增成为对外博弈的有力工具。
刁大明认为,对国际社会来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任重道远,各国都希望实现经济的稳定向好,而不是陷入衰退。美国债务危机输出全球通胀,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风险,将难以避免地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面对美国带来的持续的不确定性,国际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框架朝着更加符合国际潮流的方向持续改革和发展,以应对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各种风险,确保世界经济行稳致远。
刘志勤表示,许多国家都要考虑先逐步“去美债化” ,后“去美元化”。虽然不会是短时间有效,但长远看是必要的,必须的。因为“去美债化”,和“去美元化”,就是G7 集团说的“去风险”。凡是和美国沾边的(技术,资产,信息,安全),似乎都是“高风险”领域 ,绕道而行十分必要 ( 至少在近十年内如此)。世界也看清楚了,正是美国自己,才是世界真正的“风险中心”,且看美国如何让自己“去风险”吧!
(本文整理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刊发于《当代世界》期刊2023年6月的文章《美债上限“闹剧”无止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刊发于5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文章《越陷越深的美债危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5月25日撰写文章《万一美国美债“违约”成真 ,世界如何“去风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前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杰弗里·萨克斯刊发于5月20日美国新闻网站《共同梦想》的文章《美国“沉迷于战争”导致债务危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锡军5月9日接受银柿财经采访内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6月4日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全球财经连线》记者采访时内容。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