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主持人教案、课后服务解说词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课后服务主持人教案、课后服务解说词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打造线上生命课堂

——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语文团队

线上教研优秀案例

一、活动背景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我们迎来了“加长版”的假期。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是对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的提前检阅。为了更好的落实空中课堂学习,提升教师互联网+教育的信息运用能力,创新教研机制,增强学科团队教研实效,东光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导处组织语文教学团队开展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打造线上生命课堂》为主题的空中课堂教研活动。学科团队课前借助平台积极研讨集体备课,课中于钉钉直播观摩课例师生共舞,课后视频会议在线研讨互助提升,花开的教研精彩不断。

二、教研准备

(一)课前“三定”

教导处事先确定线上教研方式、教研主题和内容依托、研讨主持人和参与人,并通过大家熟悉的微信群提前发布活动通知:

1、教研方式:

课前微信交流明确任务

教研平台集备确定分工

钉钉直播课例集体观摩

视频会议研讨互助提升

2、教研主题: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打造线上生命课堂》

内容依托: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3、活动主持: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 高雪晴

参与成员:

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研团队

三年级语文学科组所有教师

教导处全体成员

(二) 资源支撑

1、课程资源:在教研活动之初,通过微信群转发优质资源及备课材料,进行资源共享,相关人员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这些资源有的来自于学校资源库,有的是老师们平时的教学积累,有的来自于学生的特色资源)

2、技术资源:我校是河北省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示范校,上学期对老师们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网络平台应用培训及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为我们特殊时期的线上教研提供了在线支撑和技术保障。

(三)平台选择

由于微信、钉钉、教研平台是大家都熟知而且每个人手机上都必备的软件,它用起来比较方便、快捷、稳定,因此我们的线上教研决定采用“微信课前交流、教研平台集备、钉钉直播课例、视频会议研讨”的方式分步进行。

课后服务主持人教案、课后服务解说词

三、教研过程

(一)微信课前交流

1、确定人员分工:

活动发起者教导处,活动主持人三年级教研组长高雪晴,网络集备主备人孙晓蕾,记录员崔蒙蒙,参会人员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和三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

2、明确教研意义:

本单元导读用简洁明了、如诗如画的语言介绍了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文,以及学习本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每篇课文的主题与本单元主题相得益彰,我们把孩子们的听说读写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单元的导读作用。

但是特殊的线上教学现状打破了常规教学授课的传统模式,线上教学的局限性,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很困难。所以本次教研目的是通过“微信群研讨、教研平台集备、钉钉直播观摩、视频会议反思”的模式,在教学研讨—实践—反思中把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交流分享,大家互评互议,互帮互教,从而使我们的线上教学更加高效。

3、发布教研任务: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高雪晴老师提前在年级教研群里发布课程安排,并温馨提示大家按时参加观看。

4、观看教材解读:

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托,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的载体。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保障线上教学效果,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教研组长高雪晴老师组织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观看教材解读文本视频:

5、做好笔记反思:

老师们认真观看学习,用心做好笔记,并结合班级学情和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进行反思:

(二)教研平台集备

1、发起集备,参与评论:

教研组长在“网络教研平台”发起教研活动,组员参与修改备课 ,评论区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最后由主备人形成主备教案。

2、集体交流,共同进步:

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佩之心,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老师们不仅认真地做好笔记,而且还结合线上教学实际将自己的感悟发到群里供大家学习和磨课,就“浅谈传统文化——如何在课堂中渗透”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徐双静老师这样说:本单元按从远到近的时间顺序,从传统节日——制造(纸的发明)——建设(赵州桥)——文化(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不同角度认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既让孩子们学习先人的智慧,又能启迪孩子们结合当下,对华夏民族长期以来对人类所做贡献加深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学习动力。

王美晨老师这样说:第九课《古诗三首》向孩子们介绍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节日习俗,并在第九、十课的课后设计了《活动提示》,为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做好铺垫。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根据活动提示,让孩子们线下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做成手抄报或者资料卡,再开展传统节日的线上展示活动。

杨桂智老师这样说: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魂。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等,不光对我国,同时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更多的传统文化,对于孩子们搜集的传统节日、习俗、文化贡献等做成手抄报全班分享,让孩子们切身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周新英老师这样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怎么过,有哪些有意思的好玩的地方,有些孩子并不是特别清楚。借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节日习俗,通过空中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比如以端午节为例,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吃”上入手,告诉孩子们南、北方风土人情不同,习俗也不同,每一项习俗所代表的意义都将成为学生关注的的焦点。所以说学生不是不喜欢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关键是让学生怎样去喜欢。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很有必要的。

张娟娟老师这样说: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在课前可以布置孩子们搜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课上展示,同学们讨论。这种集“自主、合作、探究”为一体的学习方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进而激起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课后布置传统节日手抄报的练习,旨在提高学生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集体备课环节在整个教研流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经验的老教师能从教学实践中为大家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有着新思想的年轻教师能从教材解读的多方面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同思想的相互融合,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灵活多样的线上教学模式让大家眼前一亮,受益匪浅,使老师们在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又有了别样的创新。

(三)钉钉直播课例

1、课例观摩:

教研组长高雪晴老师在钉钉直播上进行《赵州桥》课例展示,其他老师进入直播课堂观摩学习:

2、 师生共舞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钉钉直播、解疑答疑等线上学习模式,并且在钉钉群的家校本、乐教乐学中布置作业寻找问题。师生隔着屏幕进行线上学习,对于学生是全新体验,对于老师是全新挑战。电脑、手机、电视齐上阵,只为保证一节高质量的课堂。

(1)在学习中寻找“诗意的芬芳”

(2)透过笔尖感受“文字的温暖”

(3) 在绘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视频会议研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课前集备交流、课例观摩学习、课堂教学实践,老师们收获满满。在教研组长高雪晴老师的引领下,依托钉钉视频会议,语文教研团队和三年级组老师们畅所欲言,积极讨论。在这次不同以往的教研中,大家发自肺腑,有感而发,你一言我一语,将教研活动推向高潮。

在教研中我们有反思:

郑志新老师说:一堂好课它应该是有缺陷的,完美就失去了提高的机会,我的课堂中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1、经验尚浅,把握不足。进行备课时,在教学准备这一方面可以加大知识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的丰富课堂。2、在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对于时间的把握还不够,造成后面的教学内容草草了事,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有时学生生成的知识应该及时给予点评。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加以践行,从而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韩清慧老师说:教学之后,两点感受颇深:一是教师要有放手让学生阅读的勇气,要敢于打破“反刍式”教学方式,走出替代学生阅读的角色,把阅读的时间交给学生,要敢于把阅读的文章交给学生。二是教师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善于兼收并蓄,做生活的热爱者,善于归纳整合,做知识的敏感者,善于思考创新,做教学艺术的追求者。

教研组长总结:1、通过教学实践及作业反馈,发现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课堂容量较大,学生讨论问题不充分、不尽兴,领悟不深透、不全面。在今后的教研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匹配问题。2、今后要继续加强本组网上听、评课活动的开展,及时反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有针对性的改正、完善,弥补不足,从根本上提高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

教研团队意见:1、专业引领,交流成长:本次活动以集体研讨、听课评课的方式进行,老师们以此为契机,将课例研讨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探索教学策略,有思考,有交流,有创新,有收获。2、定期研讨,创新形式:在研中磨,在磨中教,在教中学,我们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新范式,努力打造深度学习的生命课堂,将这种“双线四环教研模式”推广应用到各个年级学科。

四、教研收获

教研服务于教学,教学立足于教研。“在线教学”是全新的模式与挑战,需要发挥团队的教研力量,集体备课,任务分工,资源整合,策略共享,不断优化在线教学方案,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我校作为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示范校,在空中课堂实施阶段时刻不忘在教学中应用,在教研中引领。在冯振前校长和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我校正在进行“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摸索整合“双线四环教研新模式”,为教育教学创新教研机制,增强教研实效,提升教研水平。(“双线”:线上+线下 “四环”:课前交流+网络集备+课例观摩+课后研讨)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模式探索有创新,线上教研春满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们将一如既往,群策群力,在交流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讨,在研讨中创新,让线上教研之花美丽绽放。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