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改口时婆婆说什么话(改口给公婆说什么)
最近有新娘在婚礼纪 app 社区频道里发帖子询问大家关于第一次喊公婆爸妈的感受。
一时激起千层浪,跟帖数一度达到 400 多条,看来这看似不重要的小地方也困扰了无数新娘。所以今天小犀姐就来好好聊一聊「改口」这件小事情。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改口,小犀姐特地在婚礼纪社区找了 100 位新娘做了一个小调查,最后发现基本上这 4 个场景比较多一点。
1.领证后就改口(20%)
@思咩咩
当初领完证后,我们双方父母意思就一起吃顿饭庆祝一下,因为现在也正式代表成为一家人了。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对着婆婆喊“阿姨”,她就假装生气板着脸说:“都领证了怎么还叫阿姨啊,快叫声妈来听听。”所以我们俩就从那会儿开始改口了。
广州 @RoomVision婚礼摄影
2.第一次上门的时候改口(5%)
@可可
我比较特别一点,是当初第一次上门时候改口的。不过因为之前我和男朋友就同居了,所以开视频的时候互相都已经见过对方爸妈了,是等到基本定下来的时候才上门拜见父母,改口也就那么顺其自然了。
3.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时(10%)
@Alisa
我们俩先是互相上门拜访了对方父母,过了半年左右我们都差不多认定对方了,想着让四位老人也见个面好了,于是安排大家一起吃顿饭。
老公家里是北方人,吃饭时候婆婆给我夹菜,然后说了一句:“闺女,多吃点,这顿饭妈请客。”当时我脸羞得通红通红,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公给我解围,端起酒杯敬了我爸一杯,说:“爸,来,我敬您一杯。”
从那之后我们俩就改口啦,一直到现在。
北京 @汇爱婚礼
4.婚礼当天改口(65%)
@走心
之前我们也担心过这个问题,身边问了一圈人,最后还是依照风俗在婚礼敬改口茶、拿改口红包的的时候改口的,之后也就一直这样用爸妈来称呼他们了。
从这 100 位新娘的统计中发现,超过一半的新人都是在婚礼当天的仪式上完成改口的动作,也就是敬改口茶和拿改口红包时。那说到这两个环节,其实也有一些事项可以拧出来说一下。
杭州 @MATSA VISION
改口茶简单来说就是新人向父母敬的一杯茶,当父母喝下这杯茶,新人从此就要改口,不能再喊什么“叔叔阿姨”啦,而是喊“爸爸妈妈”了,而这杯茶其实也很有讲究。
改口茶一般会选用桂圆红枣莲子茶,也是为了讨鸿运当头、开枝散叶的好彩头。但是莲子要注意,一定要是完整的一颗,也不要去皮,毕竟去皮后的白色和婚礼的红还是有点格格不入(当然还有别的选择,具体要以当地风俗习惯来定)。
杭州 @邀月工作室
1.敬茶的顺序:新郎先向岳父敬茶,随口改口;接着敬给岳母,然后改口。等新郎敬完后,由新娘对公婆重复一遍上述行为。
2.敬茶时的姿势;敬茶时,茶不能太满,以七分满为最佳,不然溢出来就尴尬了。不能单手拿茶杯,要用双手捧住茶杯中下部分,上半身鞠躬,一方面表达诚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父母坐着就可以接到茶杯。
3.茶具选择:茶具一般要避免寿字、青松等元素,毕竟是婚礼的主题,这些祝寿的元素还是不要出现的好,最好是喜鹊或者凤凰等元素,颜色要么素雅一些,要么就喜庆一些。
重庆 @亚诺主题婚礼会馆
拿常见的婚礼改口茶来说,父母往往是喝一口茶示意,新人接过茶具交给一旁的礼仪。父母拿出红包或者首饰作为回礼,现在首饰已经逐渐淡出选择了,基本都是红包,表示对新人的接纳与祝福。
而改口红包到底该给多少,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很明确的答案,就像之前小犀姐做的份子钱调研一样,每个地方、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小犀姐同样也对改口红包做了一个调研,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万里挑一
上海、陕西、东三省,媳妇、女婿的改口费都是10001,代表万里挑一。
不仅要万里挑一还要长长久久
北京、天津、安徽、山西等省份的习俗是婆婆给媳妇10001,代表万里挑一,丈母娘给女婿9999,代表长长久久。
杭州 @唯依
万里挑妻和万里挑儿
河南郑州给儿媳10007,代表万里挑妻,给女婿10002,代表万里挑儿。
数字吉祥好彩头
四川、重庆没有万里挑一的说法,按各家情况给改口费,普通家庭一般给888,壕一点的给8888,主要是数字激励能讨好彩头。
浙江改口费没套路
有嘉兴土豪父母各给26800,也就是两个人收到了107200,光改口费就收了十万,也有丽水父母给3900,还有湖州给10000的,没有固定风俗。
竟然还有新娘不要改口费
阜新新娘@米粒:我昨天结婚,没要改口费。不是条件不好,是觉得都是互相给,给我了,我爸妈也得给他,弄那么复杂干嘛,婚礼当天红包里都是空的。结婚了,要把日子过好,这些都无所谓,都是走过程,老公有几个走心的环节能把我感动哭的,都是跟钱没关系的环节!
杭州 @Deni-vision婚礼摄影
讨论回到文章开头新娘的提问,虽然她看似在问大家第一次改口是什么感觉,但看她自己的情况,应该是更想知道现实中不习惯改口该怎么办,希望下面这几位新娘的建议可以起到一些小小的帮助。
@奇琪kiki
我刚结婚时也这样,但又怕老人心里不舒服,在和老公商量后,决定趁两位老人出去逛街时,我下厨做了一桌子菜。
等晚上吃饭时,我就和他们说自己心里的想法,说我其实很尊重很喜欢他们俩,但由于性格原因,所以需要一点点时间来调整改口喊“爸妈”,现在只能是尽力用爸妈来称呼,但可能暂时还是“叔叔阿姨”会比较多一点,希望他们俩可以理解我一下下。
公公婆婆知道我性格,所以也没介意,还给我解围说没事儿没事儿。后来时间慢慢过去,现在结婚两年了,早就不知不觉中习惯喊“爸妈”了。
芜湖 @壹玖捌柒摄影工作室
@小海螺
我这个建议感觉只适用于少数人,哈哈。因为我和老公是先上车后补票,但我又的确觉得喊“爸妈”有点别扭。所以我就干脆憋啊憋,憋到孩子出生了,我就随着孩子喊“爷爷奶奶”,反正各种场合都能应对,丝毫没有违和感,哈哈哈哈哈~
@晓失
虽然婚礼上就改口了,但平时因为不住在一起,所以就算别扭也还好。后来我怀孕住院那阵子,婆婆和我妈两个人轮流来医院陪我,各种鲫鱼汤给我大补。
然后有一天下午时候,婆婆趴在床边睡着了,我想让她去隔壁空床位上休息一下,看着她操劳的样子,突然觉得喊“婆婆”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轻轻拍拍她肩膀拍醒她,然后说:“妈,你去床上躺一会儿吧。”
后来老公和我说,婆婆那天晚上回去特别开心,公公问她也不说,反正就是乐呵乐呵的,之后慢慢的我也就习惯这么称呼了。
其实婚后改口这件事情,可以说重要也可以说不重要,或许在有些人概念里觉得喊了“爸妈”才像一家人,但有的人就会觉得既然进了一家门,不必在意这些小地方,只要和睦幸福就好。
总之无论哪种论据,它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家”这个字更丰富饱满,“一瓦顶成家”,柴米油盐下,家人齐乐才是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