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有—供给侧结构性是什么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造业供给质量的界定是理论分析的起点与前提,首先基于政治经济学,界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然后明确制造业供给质量的属性与维度。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内涵解析
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要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做支撑,与西方国家供给侧管理偏重流通领域不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着力于生产领域,且除了总量平衡,更强调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也并非仅在于提高生产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生产关系与利益关系的调整,破除影响经济创新升级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实现创新驱动下的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本质: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市场主体中生产者、消费者、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利益关系调整,实现结构优化、动力培育与产业升级。
基于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变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与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等问题,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密切相关。
由于政府与市场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政市边界尚未完全明晰,存在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矛盾与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实现利益高水平均衡。利益的自然属性是需要,利益关系是人们由于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因需要而产生的,“人则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他单单指望别人发善心给以帮助,那是徒劳的,如果他能求助于他们的个人利益,并使他们相信,他希望他们为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这样就可靠得多了”。可见,利益是需要的表现,人的需要发生变化,那么利益关系自然也将发生相应变化。
我国当下的现实情况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随着消费升级,人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高级化等特征,而供给却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需要,导致政府与市场各主体利益关系失衡。
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在要素市场化进程中,通过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优化供给以满足需要。利益的社会属性是制度,通过制度的作用,需求将转化为利益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要素市场的制度性变革,必然引起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变化,改革是在打破既有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利益关系,因此“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必将导致既得利益者奋起反抗,引发利益关系失衡局面。
现阶段由于利益关系失衡导致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要素错配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又将涉及不同主体既得利益与预期利益的重新组合,必然使利益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甚至引发恶性利益冲突。
一方面,改革过程将使既得利益者遭受严重损失,如部分过剩企业由于不能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要求,而不得不面临破产或倒闭等;另一方面,由于创新的预期利益短期内无法实现,也将导致部分企业在新动力培育过程中难以支撑到最后,将使企业生产面临巨大困难。
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创新制度供给调整利益关系,推动政府与企业在要素配置上的深度合作,激发市场配置要素的潜力与活力。利益关系总是遵循着由相对均衡到相对失衡,再到相对均衡的客观过程。
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及收入水平有限,利益关系呈低水平均衡状态。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而企业生产无法满足升级的消费需求,因此利益格局发生改变,引发各利益主体行为博弈,导致生产端的劳动、资本、创新等供给侧要素结构扭曲。
(2)着力点:生产端与供给端的发展方式转型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生产必然是核心环节,要从生产源头优化供给结构,只有生产的产品质量过关,才能顺利达成消费环节这一“惊险的跳跃”,实现供需均衡。同时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必须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为前提,促进生产结构适应消费需求。因此可以从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中探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生产决定消费即供给决定需求,马克思的生产首要性理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是由于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2)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是由于生产通过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同样的,供求关系中供给也决定着需求。我国现阶段经济下行以及结构性问题严重,仅靠需求侧刺激显然已经不起作用,正如近年来国家通过降息降准想刺激消费,但效果不明显。
在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较低,而需求旺盛,且资源及劳动力丰富,企业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更倾向于依靠数量规模投入的传统动能生产。维持传统动能生产的突出特征是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因而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和增收能力。
但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当下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阶段,企业维持传统动能生产阶段造成了诸多结构性困境亟待解决,导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产力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因此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培育新动能的突出特征是强大的资源节约能力,“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在资源有限和劳动力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新旧动能转换伴随着生产力阶段的转化,是从资源依赖的规模生产阶段向创新引领的效率生产阶段的转变,也是发展阶段从初级向更高级阶梯迈进的必然逻辑,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又能反作用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大量未开发的资源,以及沉淀在农业中的富余劳动力,是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借由投资和既有生产技术将资源和劳动结合,工业生产得以开展起来。对传统的农业国家而言,富裕的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是工业化的强大支撑基础,工农业收入差距则成为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源。
在此生产力水平下,开发资源和增加劳动者收入,创造并积累发展资金,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目标,因而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推动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消费角度来看,在生产力发展初期,市场购买力由于劳动力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持续增长,从而对产品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长,表现为工业劳动力数量增长带动市场规模持续性扩张的过程。
(3)目标:实现创新驱动下的质量提升与结构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解决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主要可概括为实体经济的“三大失衡”:一是实体经济供需失衡,二是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失衡;三是实体经济与房地产业失衡。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仅广泛涉及发展质量,更深入质量问题的本质,坚持“人本观”。
“我们需要的经济发展究其本质而言,不是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应当且必然是‘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经济发展面临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升级的美好生活需要,虽然“我国供给体系产能十分强大,但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亟待提升。
对供给侧结构改革命题而言,在逻辑结构上呈现递进关系,正是由于生产端的供给质量低下,导致供需结构不匹配,无法实现市场出清,达成需求均衡,因而必然要求对供给结构实施改革。政治经济学中商品价值链转移过程,更好地贴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