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和2023哪年结婚好、2024姻缘最旺的生肖
近年来,出生率、结婚率双双跌破新低,似乎婚姻已成为年轻人避而不谈的话题。然而,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却让人大开眼界,婚宴特别多,有人放了8天假要吃上7场宴席。
至于为何,有人指出,2024年为民间流传的“寡妇年”,不宜结婚,要结婚就早点结婚,不然又要耽搁一年,这是真的吗?
01、结婚率创新低
从今年年初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年底我国总计人口为14.12亿人,同比上一年少了85万人,出生人口为9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人口出生率持续走跌的同时,结婚率也已跌至5.22%,去年一整年只有683.3万对新人走上婚姻殿堂,比起上一年少了近100万对。
也正是结婚率的持续走低,也使得出生人口逐年下滑,从这就可看出年轻一代对婚姻已不再像老一代那么渴望。其实,我国已有近2亿人达到适婚年龄,可结婚率却逐年走跌,反而离婚率却持续走高。
很多年轻人反而出现了不婚主义,对婚姻不再充满期待,使得社会上大龄剩男剩女数量激增。那么,大家为何不愿意结婚呢?
当然,今天的年轻人思想更自由,追求个性化的人生,不再将婚姻当成唯一的生活追求,因而不婚思想开始盛行。
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7岁,要知道10年前这个数字才不过24.89岁,推迟了整整4年。
02、十一黄金周扎堆结婚
有不少网友表示,中秋国庆双节,共计放了8天假,却吃了9场酒席,且每一场都是婚宴。也有人表示,一天有五家婚宴,全家人出动也吃不过来。
很多人好奇,难道“寡妇年”真的不宜结婚吗?
03、2024年寡妇年不宜结婚?
中国文化中,对自然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观察,再加上24节气,因而产生了“双春年”和“无春年”的说法。
所谓的“无春年”其实就是在农历历法中一年内没有“立春”节气,在古人看来,“立春”代表着生机勃勃,如果没有立春,那春天万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农作物长势可能不会太好,粮食可能会减产。
因而,很多人将“无春年”称之为“黑年”、“寡年”、“滑年”。也就是说,“无春年”最初时并没有“寡妇年”的说法,可有好事者从“寡”字联想出了“寡妇”,这才使得无春年又有了“寡妇年”的说法,并根据“寡妇”二字联想到这一年不宜结婚,新娘容易成为寡妇。
而2024年就是“无春年”,也就是“寡妇年”,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农历月份是以月球圆缺变化计算的,每个月为29.53天,一年为354天或355天。而公历则是以太阳活动计算出来的,时间为365天或366天。
因农历、公历月份差别大,随着年份不断向前,差距愈加明显,四季也会因此而混乱,古人就会想办法“找齐”,使得公历、农历达到平衡,如此也就出现了19个农历年有7个“闰月”,从而补齐农历缺少的209天。
但如此一来,农历年份中,闰月年份就为13个月384天,立春节气才不过15天,384天比起正常农历年份多出了30天,如此就会导致有些年份“立春”跑到了下一年,结果就成了“无春年”。
无春年在我国比较常年,基本上2-3年就会循环一次,如2016年、2019年、2021年、2024年、2027年都是无春年。
而“无春年”对应的必然是“双春年”,也就是年初、年尾有两个“立春”,如今年就出现两个立春,第一个立春为农历正月十四,第二个立春为腊月二十五。
2024年的立春跑到了2023年农历年年尾,而2025年的立春为农历2025年大年初七,因而2024年农历年没有立春节气。
实际上,从官方数据来看,每年结婚的人都不在少数,只是最近几年结婚率逐年下滑,2022年结婚人数比2021年“寡妇年还要少。反而,2013年无春年结婚人数,为近20年的结婚人数之最。
04、双春年是否适合结婚?
有人好奇,既然民间认为“寡妇年”不适合结婚,那么双春年总该适合了吧?毕竟“春”代表着自然万物新生,一切欣欣向荣,这一年结婚必然会拥有长久的幸福。
实际上,民间对此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双春年”可能意味着两段新的开始,这一年结婚的人会容易离婚、再婚或出轨,两人感情不是那么专一。因而“双春年”也被称为“桃花年”,不适合婚嫁。
不过,无春年、双春年,每隔2-3年出现一次,按照民间说法,真正能结婚的年份少之又少。真这么执行下去,那岂不是正常的人类生活会被打乱,显然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如上一个世纪100年内,有37个年份是“无春年”,37 个年份为双春年,真正适宜结婚的只有26年,但在“无春”、“双春”年份结婚的大有人在,大多数人都能白头偕老。
其实,“双春年”、“无春年”结婚并没有什么,真正可怕的是人类的迷信心理。婚姻的幸福与否不是结婚时间影响的,反而是因人们对未知难以预测的恐惧,使得他们对婚姻态度的转变。
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就算世间再不合理的观念也无法阻挡两人白头偕老、幸福一生。
只有两人真正建立起信任、理解、支持的婚姻观念,那他们的婚姻才能长久稳定。与其担忧结婚年份的好坏,倒不如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维系彼此情感上,夫妻的尊重、包容、默契远比其他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