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0吐峪沟公路改扩建—吐峪沟主线收费站
乌市重大项目整体进展较好,完成了一季度投资预期目标。今年,乌鲁木齐市安排重大项目235项,年度投资738亿元。
一季度开(复)工重大项目200个,完成投资49.4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4个,完成投资5亿元;复工项目176个,完成投资44.4亿元。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踏春提速。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西线)项目、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东部片区供水管线工程、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工程等,一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
作为“一港五中心”建设的重点工程——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施工现场车声隆隆、人头攒动,各类机械挥舞巨臂,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施工景象。按照2023年施工计划,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完成至总体工程量的90%。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的重大项目,抢滩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3月31日,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首批162.1兆瓦风机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基地项目进入并网投产阶段。
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利用戈壁、荒漠,引入光伏治沙及“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开展风电光伏治沙、防风、固草,系统保护和修复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新能源与生态融合发展、友好发展。项目预计今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25亿千瓦时以上,年节约标煤超过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10万吨,将有效提升新疆电网清洁能源比例。
同时,天山区城西南片区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项目、乌鲁木齐市第八人民医院项目、米东区文体公园项目等,一批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将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百姓。
进入4月份,重大项目建设进入“黄金期”,各区县投资计划密集亮相、重大项目建设将掀起新一轮开工热潮。
今年一季度,在新疆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共挂牌出让探矿权32个,目前成交14个,交易金额达315亿元,为我区矿产资源交易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季度探矿权出让主要集中在铅锌、金、铜、萤石、煤层气等领域,其中包括中国最大铅锌矿——火烧云铅锌矿探矿权招标项目,该探矿权无论是招标起始价,还是成交价,都刷新了全国探矿权出让纪录。
今年一季度,全市145个交通建设项目(包括15个续建项目、130个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0万元,同比增长12.4%,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吐鲁番市交通运输局聚焦全年目标任务,成立交通投资项目专班,深入推行项目建设“晾晒比拼”机制,围绕目标抓落实,压实责任抓落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首季“开门红”带动“季季红”实现“全年红”,勇当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为吐鲁番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89公里。25个交通建设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批,60个项目进入施工图设计报审阶段,计划4月份开展施工招投标工作,5月份全面开工建设。与此同时,G30星星峡-吐峪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S12线高昌(吐鲁番)-托克逊-巴伦台、S24线鄯善-库米什高速公路3条重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均取得阶段性进展。
今年第一季度,阿克苏地区实现网络交易额47.31亿元,同比增速17.71%。今年以来,阿克苏地区把电子商务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有力工具,持续在培育发展乡村新业态、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做好“土特产”文章上落细工作举措,织密农村电商扶持政策接续、市场主体培育、销售渠道拓宽“三网”,助力阿克苏地区农副产品打响市场品牌、实现上网销售。
织密扶持政策“天网”。阿克苏地区持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旅游兴阿战略,在电商市场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传统商贸转型升级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阿克苏地区数字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3月,阿克苏地区实现网络零售额13.67亿元,同比增速20.9%。
阿克苏各地春播面积逾100万亩,其中,棉花播种50万亩、正播玉米20万亩、春小麦13万亩、蔬菜6.6万亩,以及瓜类、苜蓿、甜菜10.4万亩。
今年,温宿县计划播种棉花52万亩,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广大棉农适时开展棉花播种工作,广袤的棉田中处处是一派忙碌景象。
“现在正是出口商品车的高峰期,通关速度特别快,截至目前,今年公司已出口商品车2300余辆,贸易额达到8000万美元。到今年年底预计出口商品车2万辆,贸易额可达8亿美元。”3月中旬以来,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境车辆呈大幅增长态势,由单日最高200余辆迅速增至日均400余辆,最高单日超过800辆。目前,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货运量同比增长1倍以上,贸易额同比增长近5倍,其中,商品车出口同比增长1倍以上。
2022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外贸进出口总值86.36亿美元,同比增长42.2%,居全疆第一。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伊犁州作为向西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作用日益凸显。
伴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职业种类日趋多样,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50万人。新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是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家政服务员、护工护理员、房产中介员、网络直播员等群体,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分布于全疆14个地(州、市),以及大部分县(市、区)。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伊宁市、库尔勒市、喀什市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让当地劳动力市场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从业者们的职业认同感越来越强。